孕育转型的新因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4日10:38 《决策》杂志

  其实,早在1992年5月,江苏宜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一次活动,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费孝通发言说:“我们的土地耕种了5000年,没有遭到破坏。我们能不能再给子孙后代5000年这样的环境?”当年,太湖之滨的宜兴在百强县中排名第14位。透过百强县的亮丽光环,“太湖悖论”引发出三大思考:百强之“强”到底是什么?现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出现什么问题?怎样的指标才能反映县域发展的实际?这些从没有像今年这样发人深思。

  以百强县面临的土地问题为例,据国家统计局计算,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十强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程度超过2/3。即便是在2005年国家控制得最严的时候,十强县的耕地面积还平均减少了5000多亩,“一亩地用掉了七分田”的现象十分突出。顺德806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面积中,只有13000公顷的耕地面积;南海1004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面积中,耕地面积不到20000公顷。

  与太湖

水危机相对应,另外一个连续三届进入百强县的山西河津,在2007年3月和7月,分别被山西省环保局和国家环保总局进行区域限批和流域限批。进而,河津被山西省一票否决,不能参与百强县评比。

  随着近两年来“环保风暴”越来越猛,单纯GDP数字上的“胜利者不受谴责”的言论越来越受到批评,这种忽略发展成本甚至不计代价的非持续性发展模式,正在日复一日的受到来自民间和中央的双重夹击。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杜志雄告诉《决策》:“一个以衡量县域GDP为主的排名方法,充其量只是说明百强县在财富创造方面是基本成功的,反映的只是经济发展这一有限领域的情况。”换句话说,百强县评比存在严重“失真”,已不是中国县域经济的真实照片。杜志雄分析认为,“现有标准下的百强,换一套新标准可能就是‘落后’。”

  从1991年开始稳居十强县的县域,早已成为全国学习的样本。实事求是地说,百强县的标杆作用和导向作用不容忽视,它们起码告诉了其他县域现阶段能够干什么。但是,太湖悖论和被异化的经济数据又引发出了同一个问题:难道全国都要继续向“错误”学习吗?

  孕育转型的新因子

  从2006年底开始,中央决策层对统计系统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一方面是促使统计工作开始转向;另一方面,也是对侧重于以GDP、财政收入为主的百强县排行榜的重大突破。

  早在2006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提出,必须完善统计制度和核算体系,切实改变单纯以GDP增长速度衡量经济发展成效和政绩的做法。为此,温总理提出了“两个抓紧建立”,即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统一、权威的节能降耗指标考核体系。

  于是,资源能源消耗统计被列为2007年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近1年的努力,11月17日,国务院下发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从明年起,中国地方省级官员将开始向中央上交节能答卷,如果成绩单未能及格将面临问责和一票否决。经过近两年的论证和反复酝酿,中央终于在节能降耗方面使出了“杀手锏”。这就意味着,按照国务院提出的“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要求,对包括百强县在内的各级地方政府来说,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已是走到穷途末路。

  此前两天,11月22日,在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谢伏瞻盘点
中国经济
时发表了自己的思考,这是他为数不多的公开演讲。谢伏瞻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四大制约因素日益加剧,分别是资源能源约束、城乡差距、社会事业滞后和对外依存度。而这四大制约因素,在百强县身上无一例外都存在着,经济发展转型是不得不做出的唯一选择。因此,杜志雄认为,百强县面临的发展阶段、发展重点和发展导向都在发生重大变化。

  然而,从现行百强县评价指标体系来看,从2006年开始,全国上下都在关注的资源能源消耗指标,并没有被列入评价指标体系。相对于另一个百强县排名———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其负责人刘福刚介绍说,在最新一届排名中,已经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环境指标列入,作为排名的参考。

  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陈耀研究员的调研发现,由于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大多数百强县的单位产值的能耗物耗正在以惊人速度增加,以致每创造1亿元GDP所需要的投资已由十多年前的1.5亿元普遍提高到目前的3亿元以上。因此,统计工作者与专家普遍认为,现行的评价体系已经不能与中央决策精神相一致,而且与宏观发展理念的转变相悖。

  因此,大家普遍认为,利用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契机,以及统计工作重点的转变,完全可以对现行的百强县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对此,中国社科院的一位专家认为,“2007年取消发布,对百强县评比来说,也许是件好事。正是由于上一次取消之后对百强县统计指标进行改进,才有了今天的巨大成功。同样,对百强县评比来说,这又将是一次改进的好机会。毕竟,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和理念都在发生改变。”

  可见,2007年度百强县取消发布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和发展理念的改变,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与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都在孕育新的改革因子。

  但转变的过程决不会轻松。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社会咨询中心主任田伯平在分析长三角从低成本为主转向以创新力为主的竞争导向后认为,“这个阵痛期至少需要两三年。但就像春蚕吐丝成茧之前要蜕皮一样,必须为成长付出代价。”对全国的百强县,乃至所有的县域来说,同样如此。■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