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船九大疑团待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3日12:57 大洋网-广州日报

  九大疑团

  古船从广州出发?

  船员遇难或逃生?

  “南海Ⅰ号”始发港口是不是在广州?当时准备开往哪里?木质船为何千年不腐……今天,本报选取了“南海Ⅰ号”最具代表性的9个悬疑话题,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为广大读者逐一解读。

  谜团一:“南海Ⅰ号”出海后遇台风沉没?

  省考古研究所博士魏峻昨天向记者介绍,对于这艘船沉没原因,现在还缺少确切证据,在这个海域附近,没有礁石,这条船触礁沉没的可能性比较低,全是泥底,水流情况比较复杂,南海海域受台风和气候变化比较大,有可能是受海况影响比较大。

  谜团二:“南海Ⅰ号”始发港就在广州?

  对于始发港在哪里,争论较激烈,一些专家认为,在沉船上打捞出金银器、锡器和陶瓷器等文物,而出水的瓷器是中国福建、浙江、江西等地生产的,因此始发港在泉州等地。而另一些专家则提出不同观点,如此多的文物只能集中在同一个地方采购,而在宋代初年,广州是全国各地瓷器集散地,“南海Ⅰ号”可能从广州一次性采购全部瓷器,集中上船的,因而始发港应该在广州。

  对此,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曹家启有自己的观点:当时对于出海到国外的商船,其始发港宋朝政府都有一定的规定。假如发往南方或西南诸国的商船,一般要从广州出发。即便是从泉州出发,也应该先从泉州,再航海到广州,办理出国手续。

  谜团三:“南海Ⅰ号”开往西亚?

  专家们普遍认为,“南海一号”船头朝向西南240度,沉没朝向应该与当年的航向大致一样,通过这个朝向大概可判断当时“南海一号”不是从国外驶入中国,而是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另外,船上出水的不少文物具有浓郁的西亚风格,沉船上还发现两具眼镜蛇遗骨,专家认为,船上可能曾住有阿拉伯、印度商人,眼镜蛇为其饲养的宠物,据此可推测该船当年是开往印度、西亚。

  谜团四:“南海Ⅰ号”准确的沉没时间?

  有专家认为,从“南海Ⅰ号”出水的1万多枚铜钱和银锭,其中最晚的为南宋建立后20年左右,由此可以判断,“南海Ⅰ号”大约沉没在南宋初年,可能为宋高宗时期。但亦有专家认为,这个日期只能等到“南海Ⅰ号”露出真实的面容后才能确定,这是因为目前打捞上来的文物只是集中在其中一个船舱里,只有在其他船舱打开后,发现其他文物后才能下结论。

  谜团五:古沉船主人是谁?

  “南海Ⅰ号”打捞以来,出现的文字都是在瓷器的底部,分别为“李大用”、“六哥”、“林花”和“李长保”,这些应该为人名。海底探测发掘中,先后发现风格独特的金腰带和金手镯,可能都是外国商人佩戴的饰品。而这些人究竟是谁呢?船主?窑主?瓷器订户还是其他?但可推测佩戴这些黄金首饰的船主可能非常富裕。

  也有人作为了大胆猜想,认为船主可能是南宋的末代皇帝赵昺,他为了躲避元兵的围剿,很有可能从杭州出发,经过宁波,由舟山登船入海,乘的就是“南海Ⅰ号”。

  谜团六:船上人员遇难还是逃生?

  迄今为止,沉船上一直没有发现古人骸骨。专家表示,“南海Ⅰ号”是一艘木船,一般沉没速度会比较缓慢,而且整船长约30.5米,宽9.8米,船身并不算庞大,门窗不高,沉船事故发生时,船上人员想要逃离船只并不难。至于船上人员逃离后,最终能否脱险,则要看运气和当时沉船遭遇的海况了。

  谜团七:木质船为何长年不腐?

  一是“南海Ⅰ号”所沉没的水下环境氧浓度低,可以推测,船在沉没后的短时间内周围很快附着了大量淤泥,从而使船体与外界隔绝,避免了氧化破坏。对沉船周围淤泥的研究发现,淤泥内有很多生物,但没有存活的,这说明船体周围是一个厌氧状况非常好的环境。二是“南海Ⅰ号”所使用的材质是松木。根据广东民间说法:水泡千年松,风吹万年杉。这表明松木是抗浸泡比较好的造船材料。

  谜团八:能否找到指南针?

  宋代航海是中国航海的全盛时期,技术成熟,尤其是指南针,举世闻名。可惜中国古代航海之宝——水浮式指南针至今没有实物被发现。“南海Ⅰ号”极有可能在这方面实现历史突破。古船中,水浮式指南针多放在驾驶室正中间的暗楼里,一般人不能随便触动,因此随船体保存下来的可能性极大。

  谜团九:船上铁锅在佛山制造?

  “南海Ⅰ号”上不仅载有大量瓷器,还出水了成叠的铁锅,它们都是放在瓷器之上的,铁器比瓷器重,为什么这样装?对此,有专家分析,在宋代,广东佛山的铸铁业十分发达,一直到西方工业革命前,佛山都是中国最大的铁器出口基地。“南海Ⅰ号”可能是始发于广州或者福建等地,装上瓷器,然后到佛山装上铁锅等铁器。

  古船看点

  欲睹真容

  或等五年

  此前,水晶宫的建设方曾向记者透露,“南海Ⅰ号”被请进水晶宫后,将把文物考古发掘与旅游开发展示相结合,用这种方法来维持“南海Ⅰ号”的保护和发掘工作,并带动当地的旅游经济。

  看点一:

  半年后或进行文物发掘

  负责此次打捞过程文物方面工作的省考古研究所博士魏峻表示,由于技术不成熟,要打开沉箱可能要等到5年后。那在这几年当中,进入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游客只能看到一个巨无霸沉箱和“南海Ⅰ号”顶上那厚厚的淤泥吗?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我国现在进行文物发掘一般都属于抢救性发掘,就是当文物受到一定威胁的情况下进行的。比如水下沉船,由于大多存在于浅海渔业区,渔民拖网等无意识的行为可能都对文物造成损坏。“南海Ⅰ号”沉船被打捞起来后,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我们不会急于进行发掘,而市民要观看文物发掘的情况,有关部门会根据群众的需要以及市民观赏对考古发掘的影响方面去判断进度。现在预计半年左右,可以对沉箱内文物进行发掘。

  省考古所魏峻博士:虽然考古发掘不会马上进行,但在水晶宫完全建好后,会有展厅对“南海Ⅰ号”此前出水的文物进行展示,包括各种精美瓷器、金银铜铁器皿等,另外就是对“南海Ⅰ号”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相关情况的介绍。

  看点二:

  考古发掘有两种方式可选择

  对游客来说,人们最关注的还是沉箱里面还藏有什么文物,考古人员将进行怎么样的发掘。魏峻已表示,目前国内尚无此类技术将沉箱当中的淤泥固定,并将水分置换出来,随后将沉箱打开,因此贸然打开沉箱将可能散架,文物部门不能冒这个风险。那半年后究竟将怎样进行考古发掘呢?

  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现在我们考虑用两种方式来进行考古发掘。一种是由上往下式,即沉箱不打开,考古人员潜入水晶宫的水中,从沉箱上面“南海Ⅰ号”顶部的淤泥层进行发掘,逐渐发掘到底下。有记者问,不过这一方式,游客可能只能看到上面发掘的部分,不能从四方对船的面貌进行观看。

  我们还考虑了另外一种方法,就是首先将沉箱四壁上端一小部分切割一圈,再将这部分沉箱分离,然后再对分离后露出的沉箱内淤泥进行发掘。由此循环,只要在保证“南海Ⅰ号”完好的情况下,可一圈圈切割一圈圈发掘下来,这样等发掘到最后一圈,“南海Ⅰ号”也可以整个呈现出来。

  但这些方案目前仍未确定,最终需要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

  看点三:

  古船或将有“邻居”

  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张威此前曾向媒体表示,南海海域至今发现的古沉船有近百艘,水晶宫再放两艘沉船也是很有可能的。记者采访水晶宫建设单位时,有关负责人也说,目前在水晶宫内已经预留了足够的位置,可以放两三条古代沉船,届时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可能成为各个朝代沉船的展示厅。

  省考古所参与筹建水晶宫的博士曹劲:水晶宫确实已经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单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放置第二艘、第三艘沉船,是可以的。但从实际操作来说,这种可能性不是特别大。能不能再在附近找到同样一艘船,也需要整体打捞,这些都很难说,因为每艘沉船所处的水文环境、保存状况都不太一样。此外,尽管根据资料推测,阳江海域有很多古沉船,但要真正找到它们,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只能说,在设计上有这样的考虑。

  基于此,首先要确保“南海Ⅰ号”安全进驻“水晶宫”,现在不可能为一个完全未知的东西去考虑,只能说预留一定的空间,在保证“南海Ⅰ号”正常入馆和日后观赏的前提下,再去考虑其他的可能性。也许将来有一条很小的船,可能很顺利就进来了,如果太大的话,就比较困难了。

  看点四:

  将围绕古船开展文化活动

  水晶宫正式对外开放后,将如何进行开发?

  曹劲:这个问题在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中已经进行过研究,整个博物馆共有12万平方米的土地可供开发,现在只用了一部分,我们还预留了大量土地用于后期开发。水晶宫地处风景优美的十里银滩,有关方面将以“南海Ⅰ号”为主题,开展水上旅游和文化休闲活动。

  在水晶宫原来的设计方案中,有关方面还曾设计过一个巨大的透明容器,就像电梯一样,沉入水中后,可环绕“南海Ⅰ号”运行,进而全方位、多角度、零距离的观赏“南海Ⅰ号”。但由于工程造价的关系,方案被取消,看将来这个方案有没有机会实现。

  船舶、考古专家

  盛赞本报报道

  “南海Ⅰ号”打捞出水期间,本报从全国各地遴选出3位相关领域专家,组成阵容强大的专家团亲赴阳江,见证“南海Ⅰ号”出水,全面解读“南海Ⅰ号”的考古价值及文化内涵。组织专家团现场旁观“南海Ⅰ号”打捞出水的历史性时刻,这在参与“南海Ⅰ号”出水报道的近百家媒体中,还是唯一一家。

  今年已经78岁高龄、撰写出中国首部船舶通史性专著的中国造船史专家席龙飞教授,在获悉南海Ⅰ号即将打捞出水后,兴奋不已,并欣然接受本报邀请,亲赴阳江担任本报“解说”顾问。

  “全国已经打捞出水的海船中,没有一艘是完整的。《中国造船史》再版的时候,我一定会把‘南海Ⅰ号’写进去”。作为一名长期研究造船历史的专家,席龙飞非常看重此行,“你们报社请来这么几位权威专家,大家一起交流,进行思想碰撞,不管是对学术界,还是对普通市民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老教授对自己研究的造船史中又多了一个重要的鲜活素材而高兴,同时也对本报促成此次阳江之行深表谢意。

  杜玉冰,原宁夏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对中国古代瓷器颇有研究。自“南海Ⅰ号”发现之日起的20年间,一直长期关注并跟踪“南海Ⅰ号”相关动态,并与中国第一代水下考古人员张威等人,结下深厚友谊。其所著《驶向海洋》一书,专章讲述了“南海Ⅰ号”从发现到开始整体打捞的曲折历程。

  杜玉冰坦言,此次在阳江亲身见证南海Ⅰ号出水过程,并能够与另外两位其他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交流,让她获益匪浅,思维开阔了很多,对于“南海Ⅰ号”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学术就是这样,不一定非要评出个是非对错,但一定要有交流碰撞,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

  昨日下午5时许,刚从浙江舟山参加完一个学术会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部原部长郑明少将,风尘仆仆赶赴阳江。郑明表示,《广州日报》这次关于南海Ⅰ号打捞的报道,海陆空全面出击,不但气势磅礴。而且相比其他媒体,报道更权威、更负责任,更有前瞻性眼光,《广州日报》除了采访打捞局、文化部的专家学者外,还将古造船专家、航海技术、对外贸易、考古专家等跨学科多学科的专家组织到一起,组成强大的专家采访团到阳江海陵岛进行网络直播,这在所有报道“南海Ⅰ号”打捞的媒体中是一个创举,不但对读者全面了解南“南海Ⅰ号”有普及知识,更为今后文化部门研究“南海Ⅰ号”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启发。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