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我们需为进一步加深相互理解而努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15:32 人民网

  最后一个支柱,也就是第三个支柱,是相互理解和相互信赖。正因为我们是近邻,所以往往彼此应看到对方不理解自己而产生很大的心态。应该如何相互看待对方,这一基本认识也似乎发生着动摇。从日方来看,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长足发展的中国一下子显现在眼前,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该怎么与中国交往的疑虑。而中国而言,同样的面对在国际社会上力求承担更大作用的日本,也似乎产生了一种复杂的心态。我们需要为进一步加深相互理解而付出努力,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实践起来却并非容易。

  为增进相互理解,这些比较彼此之间进行频繁的交流。只有达到真正的相互理解,才能建立起相互信赖。我认为为了促成对话,理解、信赖的良性循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以下三方面的交流:一是青少年交流;二是知识交流;三是安全保障领域的交流。

  特别重要的交流领域之一,就是开始去年日中之间大规模青少年交流项目,向你们这样的青少一代正是未来的希望,明天的日中关系也要靠你们来建设。政治、经济固然重要,但为了构筑起长期稳定的日中关系,双方要从展望50年后,甚至100年后的长远角度逐步培养能够加深相互理解,尊重相互差异,相互学习的人才。正如常言所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需要坚持长期的努力,访问中国的中国高中生,回国的时候,都异口同声地说,日本并非想象的那样。发现一个全新的日本,他们通过耳闻目睹、亲身体会,消除了以往的成见或偏见,无疑增加了对日本的了解,同样的访问过中国日本高中生也是如此,一位日本男高中生在回忆起住宿过的中国家庭时,这样说到,通过非常愉快的家庭寄宿和学校交流,我感到中中国高中生和日本高中生没有什么两样,大家是那样的友爱,又是那样的活泼,等他们和我们都长大成人的时候,我想真正的世界和平就会到来了。我从心里感谢给予这次机会的人们。

  日中之间推进知识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在日中两国的年轻学者之间,不仅就日中关系,而且还就广泛的国际形势展开讨论有着重大的意义。也就是说,敏锐地察觉到世界动态和时代的变迁,从而把握日中关系发展的方向,需要具备这种视野。如果能够通过日中合作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的有识之士,造就出大批有助于解决地区及国际社会的各种问题的人才,我相信中日两国就会成为世界上值得自豪的伙伴。

  正如在开头所讲的那样,我真诚期望,肩负中国未来的同学们,多了解日本,多学日本有关的知识,为此我愿提出旨在加强北京大学对外交流的建议。也就是说,今天给我演讲机会的北京大学,旨在加强北京大学对外交流的建议,这项建议叫做北京大学福田方案。福田方案具体包括以下三点内容:第一,举办学术研讨会。在今后的两年里,暨联合国改革援助第三国联合国维和活动环境节能等全球性课题为主,邀请北京大学学者赴日本参加研讨会;第二,明年从北京大学的同学们选拔100名学生,从附属高中选择50名学生,分别到日本进行进修;第三,继续帮助日本研究中心的集中授课工作。我由衷地期待,通过旨在加强对外交流的福田方案虽然规模也许不是很大,但是我非常期望使在座的更多的同学能够走上研究日本之路。

  关于安全保障领域的交流,不久前,中国军舰首次访问了日本。这是一件对日中两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令人感到非常高兴。安全保障是立国之本,也是直接关系到两国国民感情的问题。需要通过提高透明度,把相互不信任消灭在萌芽之中,并培养出信赖的土壤。

  鉴于此,我认为有必要进一步促进安全保障和防卫领域的日中交流的对话的蓬勃开展,向双方提出与对方的国家有识之士开展交流的机会,促进广泛领域的相互理解,这点是至关重要的。这点是此次首脑会谈当中,双方交流能够达成的共识。

  以上我谈的是日中两国战略互惠关系三大之处。

  总而言之,我认为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态势,来指明日中关系的方向,开创未来这一姿态是非常重要的,我坚信,只要日中两国作为对国际社会负有责任的大国,着眼世界大局,不辜负世界之期望。甚至互利合作、互利共信的话,就可以逾越各自立场的不同,共筑起相互理解和相互信赖,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从而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伙伴。

  日中共同进行创造性的事业,双方建立起为全世界所依赖的关系,当我们想到这些,心中不就会充满希望吗?我衷心希望日中两国不相互挑剔相互间的差异,而应该成为面向共同目标、为世界而携手合作的一对真正的朋友。

  我一边对大家讲这些,一边再一次深切感受到政治家所肩负的任务之重大,以及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的无限前途。今后,日中两国关系之路,或许不会总是那么平坦。但是我认为越是在那样的时候,越应该避免被那些双方时而生气的情绪和狭隘的想法,我们政治家更是不能随波逐流,而是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将日中关系一步又一步地扎实地向前推进,给大家留下通向世界崭新未来的大陆。这也是我作为政治家的使命。把日中两国联系在一起的不单是利益和利害关系,日中两国是具有悠久交流历史的邻邦,不仅有相同的文化及传统,而且也有在交流过程当中形成的相互依靠的基础。比如说在日本演变成今日的明治维新一词,就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典那里。另外,今年文化交流年所开展的一系列交流活动,使双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不仅是因为两国有着共同基础的关系,追求人权、法制、民主主义、普遍机制固然很重要,但另一方面也证明,正是深深扎根于中日两国的脊柱和价值观同样重要。我怀着这样的心情以及期望两国国民更加珍视日中两国关系的愿望,这次我还将访问曲阜。中国的伟大作家,曾经也在北京大学治理院校的鲁迅先生,当年留学日本,与藤野先生等众多日本人相识,我想这些人的相识,对中国以后的变化无疑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一想到这些相识,这恰如日中高中生交流,给学生年轻人带来数不胜数的收获,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当中这样写到,希望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不再说下去了。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前进,共同开拓,共同缔造美好的未来吧。

  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