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日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8日18:19 南都周刊

  特约撰稿 李雁

  12月15日,最后一位乘客,美国,终于上车,“巴厘路线图”达成!哭了! 12月14日,按计划大会在这一天结束,但由于美国阻挠,“巴厘路线图”眼看就要流产 …… 12月11日,谈判陷入僵局 …… 12月8日,第一阶段议程结束,等候部长级会议。 …… 12月3日,赴巴厘。联合国第十三届气候大会开幕。

  2007年12月15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比原定日程拖延了一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掌声中宣告结束,十余天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最终峰回路转,几近流产的“巴厘岛路线图”终于获得通过!

  “巴厘岛路线图”首次将美国纳入到旨在减缓全球变暖的未来新协议的谈判进程之中,要求所有发达国家都必须履行温室气体减排责任,规划了各国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合作……它的绘就,被视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中的一座新里程碑。

  在这份《巴厘日记》里,以观察员机构代表身份参会的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雁女士将告诉我们:“巴厘路线图”是如何在字斟句酌中达成的?在历时两周的艰苦谈判中,一直想方设法阻挠大会进程的美国最终是如何妥协的?各国代表是如何合纵连横、欲擒故纵以达到各自最大的政治经济利益的?谈判结果对地球气候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12月15日最后一位乘客上车了

  几个小时前,北京时间14:30,巴厘国际会议中心一楼大会议厅,延期一天的第十三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上,“巴厘路线图”正式通过了!

  两周时间里190国代表的艰苦谈判、两千NGO的场外宣传游说,终于、终于没有白费!我们手中的这份白纸黑字的决议,搭建出将来两年气候谈判的框架,其中有对未来减排目标的基本共识,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任务的界定,发展中国家做出的进一步行动的承诺,以及对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的加强技术、资金等方面合作的规划,对减少毁林排放的关注,等等。一直持不合作态度的美国没能顽固到底,最后一刻妥协了!

  用中国代表团的话:车架、车厢都有了,减缓、适应、技术、资金四只车轮安装到位,最后一位乘客美国也终于上车,现在上路吧!开向2009年的哥本哈根,在那里2012年后的全球气候协议将最终一锤定音!

  我得承认这车不尽如人意,窗户破着,轮胎气不满。最后上车的美国也还拧着,另有些乘客(比如加拿大、日本)总瞅着机会想跳下车。但是,我还是无法抑制激动!在这里的两周,我亲眼见证了怀抱自身利益的国家们在共同的信念指引下把这辆将驶入新时代的车拼凑成形。这个信念,就是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负责!对已经和将要深受气候变化之危的千百万地球人负责!

  现在回想,刚刚过去的艰难的12小时里,我们跨越了时代。

  当天凌晨3点,在会议中心的沙发上蜷着打盹的我被嘈杂声惊醒,发现关于“路线图”最重要段落的闭门会议结束了。本来在周围地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的人们迅速蹦起来去寻找自己国家的代表打听消息。听起来不容乐观。对发达国家应加强减缓措施,以及发展中国家在得到技术、资金支持保证的前提下多做贡献这两点,美国都不愿买账,既不肯承担义务,也不乐意给发展中国家任何好处。而原来正文中关于发达国家到2020年减排25%~40%的范围数字,则被包上两层纸,掖到了脚注参考文献里。早上8点要召开的全会将得出什么样的结果,大家心里都没底。如果美国真的强硬到底,如果欧盟继续摇摆不定,如果发展中国家的同盟被击破,两段话的坎可能使全世界的期待化为南太平洋的泡影。

  凌晨4点,带着不确定感、困惑和一点宿命论回到酒店。谈判崩溃的灰暗前景仿佛就悬挂在窗外的黑夜里,只等曙光将它照亮。事到如今,我们只有抓紧时间睡一会,然后等待。同行的杨爱伦累坏了,脑袋挨枕头立刻睡着。

  早晨8点,起迟了,不过同事短信说这会是个漫长的白天,不用着急。慢慢吃好早饭,沿着灼人的沙滩走向会场。

  9点,全会开场,这似乎是气候大会历史上开场最晚的一次,很多代表不得不推迟订好的机票。但夜里的段落仍无定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团长们被印尼外长叫出去做最后一轮的斡旋。

  9:15-13:00,发展中国家闭门讨论。其间大会主席——印尼环境部长两次犯糊涂、要求在场代表对这两段表决,印度和中国赶紧叫停,要求等到闭门磋商那边有定论。大会两度休会。会场里开始有了着急上火的氛围。真愁人哪……

  13:00,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印尼总统苏西洛突然杀到救场。潘基文措辞严厉,对会议进展表示失望!印尼总统再次呼吁各国表现出最大的灵活性。

  13:30,人终于都到齐了。大会主席首先对早上的错误道歉,公约秘书长德布埃尔(Yvo de Boer)跟着表示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谈判还在继续,他情绪很激动,两次掩面不能语,随后疾步走出会议厅……我想,一直全力推动谈判进程的他压力是太大了,特别是经过全球气候议题不断升温、对巴厘会议期待不断加码的2007年,在期望与绝望交织的时刻,座下也有人低头叹息……

  接着,开始公开较量。为了达成一个对得起世界的协议,发展中国家表现出最大的诚意和灵活性,接受了使国内的应对措施可以度量、可以向国际社会汇报、并接受核实的要求,这种承诺已经大大超过了各方的预期!印度提出加强技术、资金支持的文字,要求作为条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资金支持也应该是可以度量、汇报和核实的。

  欧盟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会场里响起掌声喝彩声!现在就看美国的了。

  这两周以来,美国一直试图阻止发展中国家各种需求方面的谈判进展,到这一刻,对于保证技术与资金支持,美国依然不愿意点头。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现任美国政府不能接受《京都议定书》里的量化减排指标,同时他们在努力分化联合国气候谈判,想另起炉灶做自己那一套不需要任何承诺的“主要经济体”会议。因此在当下的巴厘会场,美国已经毫无悬念地成为“全民公敌”。戈尔前两天来巴厘发表演说,呼吁大家干脆别再等待布什政府,并寄望下一任政府能代表美国民众日益增长的环保意识。

  此刻,美国代表开腔表态,说的还是发展中国家也得担负责任、应当尊重各国国情那一套老话,同时还声称自己要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军人物。全场对此报以嘘声、笑声。日本盟友跟着帮腔,加拿大、澳大利亚寂静无声。

  这时,精彩大幕正式拉开。由南非打头,发展中国家阵营一个个发言抨击美国。没有外交辞令,没有暗讽,一只只直拳暴风骤雨般打在美国貌似坚不可摧的防线上!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话:“我们要求美国真正做出表率作用,如同你们自己声称的那样,但如果你们没有这个政治意愿,滚开!别挡路!(GET OFF THE WAY!)”

  这一拳之狠,可谓史无前例!整个美国代表团始料未及,在全场喝彩声中就地石化!没有交头接耳,没有东张西望,他们真的是惊呆了!这还不是最后一拳,还有一长串的发展中国家排着队要尽情倾吐这两周被美国处处挡路的怨气。

  14:20,美国代表团从震惊中苏醒。副国务卿、代表团团长保拉·多布里扬斯基(Paula Dobriansky)再次发言,她说我们认识到发展中国家做出的承诺,我们自己其实也做了不少让步,我们也很愿意为保护气候做些什么,等等。

  接着,她说,回应南非等朋友的质疑,我们愿意加入大会的共识。

  一开始大家没有反应过来,随即开始醒悟,美国妥协了!美国放弃了!上千人的掌声逐渐汇成欢乐的洪流!反应比较慢的我,在后排起立,嘴巴张成O型,花了半分钟才意识到:对于“巴厘路线图”的共识在这一刻达成了!大屏幕上,主席笑得合不拢嘴!代表们站起来互相拥抱!

  14:30,我在纸上写下这个时间,主席宣布了大会接受印度、巴基斯坦的案文,“如无异议,决议就此采纳。”(I see no objection,it’s so adopted!)现在真的是每张脸上都洋溢笑容了,原以为要沉入南太平洋的图景忽然恢复闪耀。不知道是否因为我算是谈判新人,还是像这样真能达成一项大家都有所妥协、有所获得的决议实属不易,我要哭了,激动、欣慰、怀抱成就感,眼泪打着转强忍住没掉下来。我知道这只是起点,地图上的道路走起来还会很艰辛。但那是以后的事。身临决议诞生的此时此地,如同经过整夜枯燥无望的长途跋涉到达山顶、望见日出……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