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之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8日10:10 三联生活周刊

  飞行城市

  福斯特热爱飞行,他有架747飞机,经常开着它到世界各地。因此他喜欢设计飞机场,知道飞机场对于一个喜欢飞行、喜欢旅行的人而言意味着什么——它是一个转换心情的地方。在他看来,好的机场,有助于将航空旅行从一个恼人的过程变成一次轻松愉快的体验。

  旅行者由交通中心进入到这个自然光线下的开阔空间,一下子就会产生愉悦的感受。“如果穿行于封闭狭促的走廊中,就会感到隐隐的焦虑。这也是为什么以往的航站楼给人冰冷和陌生感觉的原因。”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马国馨曾主持设计了2号航站楼,他说航站楼是功能性很强的建筑,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三大问题:人流,货流,信息流。

  在这个线形城市里的旅行开始了,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寻找前行方向。邵韦平说,最好的标识就是没有标识,3号航站楼本身便如同一个硕大的罗盘,指引着人们前行的道路。不仅航站楼在地理上是标准的南北走向,而身处其中的旅客如果一时无法分辨方向,一抬头便可以寻找到参照物——天花板上白色条状间隔板,全部按照南北走向来排列。更多信息指示则由T3里面1600多块航班显示屏来完成,是1号、2号航站楼总和的两倍多。信息源采用了空管信息与航空公司信息相结合的办法,在航班延误时也能及时获知信息。记者注意到,所有的信息牌都用中、英、日、韩4种文字标识,这是打造国际枢纽机场的一个细节。

  旅客办完手续,他的行李也进入了行李管理系统。这一系统采用国际上最为先进的无线射频身份识别系统,只要将行李放在行李托盘上面,它就会自动识别行李,实现行李跟踪与监控。朱静远介绍说,这一系统设在地下,占地12万平方米,好像一个大车间,行李在黄色小车上高速运转,好像“过山车”的场景。传送托盘每秒钟可以走10米,行李比人走得还快,比如从T3A运到T3B国际候机区3公里路程,用不到5分钟。

  一个飞行城市不单是交通通道,还要满足旅客的休闲、购物和娱乐需求。朱静远说,事实上,现在的趋势是,机场收入的50%以上都是非航空收入,要靠休闲、购物、娱乐等,最典型的像新加坡,机场本身已经成了一个旅游点。在T3里,计划在A区划出两个岛提供商业服务,打造时尚购物长廊和“世界厨房”。B区里整个二层的中心区都是免税区,这也将成为国际上最大的商品免税区。此外,还会开辟穆斯林祈祷室,儿童室等,为旅客提供多元化服务。

  “国际枢纽机场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旅客中转率,一般机场可以达到10%左右,枢纽机场则要达到30%以上。”邵韦平说。因此,要为国内国际中转旅客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更高的效率。对于国际旅客来说,在A区办完安检手续后,还要到B区国际候机厅,距离长达3公里。新的自动旅客捷运系统,将是必不可缺的交通工具。据介绍,它的最大发车间隔为3分钟,一次可运载160人,高峰小时单向运送旅客可达4227名。这种“小火车”穿行在地面上,与外部空间产生联系。

  坐“小火车”到达国际候机厅,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从天花板到座椅,全部变成了金黄色,这也标志着这个线形城市的旅程终点。记者注意到,跟T3A国内候机楼里相反,T3B到达层被安置于出发层的上方,而且两个区域的旅客可以互相眺望。邵韦平说,T3A里出发层在上到达层在下,是按照航站楼的流程惯例的功能化设计,更关注效率而非感受。而T3B考虑了国际旅客的心理,则是更为人性化的设计,“想象一下,对于那些初来中国的国外旅客,结束了疲惫的漫长航程走进航站楼时,便可以从高处俯瞰这人来人往的繁荣场面,不仅精神会为之一振,还会产生尽快融入其中的兴奋和冲动。”那又将是他们在中国旅程的起点。-

   “国门”之变

  首都机场的建设最早于1950年提出,当时选址在东郊的孙河地区,后因抗美援朝战争而暂时搁置。1953年,中央重新提出修建首都机场,选址在顺义县天竺村东北处。新机场于1958年3月1日启用,建成的航站楼建筑面积10138平方米,高峰小时可接待旅客230人;主跑道2500米、宽80米、停机坪8.4万平方米。首都机场项目建成后被评为北京当时的十大建筑之一。1965年,将原跑道延长至3200米,新建了贵宾候机楼。

  马国馨对本刊记者说,当时坐飞机还是特殊待遇,有钱也买不到票,要开介绍信。那时候我国还未加入联合国,航班很少,飞机就停在楼前,沿登机梯上飞机。70年代初,首都机场提出兴建T1航站楼,总的要求是修建一座新的国际候机楼和一条西跑道,目标年旅客吞吐量350万人次。周总理批示要“实用经济,朴素明朗”,由北京建筑设计院刘国昭主持设计,布局则采用了当时国际流行的“卫星式”,两个卫星厅,加几个登机楼。其后我国加入联合国,中美建交,当时轰动性事件是杭州机场的兴建——为迎接尼克松总统访华,停靠他的波音747飞机。1980年1月1日,T1航站楼及配套工程建成并正式启用。朱静远1980年进入民航设计院,她记得当年好多人来参观T1,那时候人们对交通工具的概念还是火车,这么大的航站楼,还有登机桥,曾轰动一时。

  改革开放后民航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1年,旅客吞吐量达到869.97万人次,超过了航站楼的设计能力,首都机场决定再建T2航站楼。该扩建工程预计2005年吞吐量3500万人次,航站楼主体33.6万平方米,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可达1.2万人次。新航站区扩建工程的建筑规模之大、配套项目之多、投资额之巨,均为当时中国民航建设史之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2航站楼经过4年的建设,于1999年11月1日全面投入商业运作。

  马国馨是T2航站楼的总设计师,他说,T2在当时已是亚洲最大的航站楼,但还没有加入到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竞争中。他记得当时对航站楼设计有限高,要求从老塔楼上看得见跑道上的飞机,但按限高建好了,更高的新塔楼也修起来了。另外,当时就已经在地下预留了轨道车站和线路,受投资所限没修。相比较T1的平层行进,不少旅客一开始不习惯于T2先上后下的设计,觉得麻烦。马国馨说,这是要满足进出港分流的需求,一旦客流到一定容量,混行就不符合要求了。T2采用了自然通风,2003年“非典”时充分显现出优势,里面的窗子全能打开。邵韦平说,T2也是一个设计的典型,一个功能性强、经济实惠的典型。一旦从T2转移到T3,就像当年从T1转移到T2一样,更注重建筑表现力,更注重人的感受,也意味着要走更长的路,出行效率会受一定影响。

  到了2000年,首都机场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理念越发明晰,也在据此布置航线和规划航站楼。再加上奥运会可以预见的客流高峰,新航站楼T3应运而出,被期待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国际航空枢纽。朱静远从1980年起一直在民航设计院做到院长,这次又参与T3建设的总指挥,见证了首都机场的建设历史。她记得建设部部长汪光焘说过:“首都机场的历史,代表了整个民航建设的发展史。”

  对于北京这样的特大型城市来说,作为“国门”的机场还在扩大中。未来的第二机场已经在选址阶段,新机场建设也已经迫在眉睫了。邵韦平介绍,第二机场不只是现有首都机场的补充,最终规模也会达到6000万到8000万人次的年吞吐量,又将是一个首都机场的备份版。-

  (实习记者陈晓晨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