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只因上海自大又自闭?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8日14:52 南都周刊
乌龟装上猫尾巴,那是什么呢?奇怪的规定(龟腚)! 乌龟装上猫尾巴,那是什么呢?奇怪的规定(龟腚)! 南都周刊记者 吴娟 从国外回到上海的陈小石因此形容这个城市“自大又自闭”。而学者朱大可则认为,这种种不合理规定的背后,是政治保守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也是上海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每次从国外回到上海的陈小石,总会非常感概这里的盛景。“我去过很多国家,很少看到这么繁华的大城市。” 无论是高楼林立,霓虹闪耀,还是淮海路上的大牌名店,还有那么多异国情调的酒吧,都能告诉你,这是个21世纪的超级城市。 陈小石在这个超级城市出生,目睹它的一系列巨变,成年后去美国学习,“美国并不会比上海更有意思,但是我感觉那里秩序很好。”陈小石所说的秩序,不是仅指治安,而是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一切有序和公平”。 他还说,这一切的有序和公平,都与政府的公共行政管理息息相关。所以他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并不具备与国际接轨的能力。 “这里有很多行政规定,显然是不合理不合法的。”他的亲戚,今年花“将近6万”取一个私车牌照。 “驾车通行权,是一项最基本的公民权利。上海的私车牌照拍卖,使其成了一种稀缺的资源。直接影响这个基本权利的行使,也增加了公民的财产义务负担。每个人都交纳税收,修建道路公共设施,为什么只有少数人能开车在上面跑?” 他把原因直接归结为,政府没有公共服务和依法行政的理念,“选择与己最有利的干预方式达到目的”。 他因此形容这个城市“自大又自闭”。还体现在众多公共政策上。去年12月,上海市发布一条法规,为抑制房地产过旺的需求,“拟实行外地人口持居住证买房”。在上海,达到一定的条件,取得居住证,方可买房。政府对此的解释是,取得居住证,说明他有居住意向,可以买房,否则就是炒房。 这一做法在网上议论纷纷,人们将此和上海一贯的“排外”倾向联系起来。加上上海政府对取缔群租房的所作所为,使多数网友认为,这是个自大又欠缺包容的城市。尤其是群租房的低收入人群,“也有在上海生活的权利”。政府一味地取缔、查禁这些“影响城市面貌,带来治安、消防等隐患的毒瘤”,还不如从提供公共服务着手,提供多种渠道解决低收入人群的衣食住行。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教授毛寿龙认为,无论是车牌拍卖,还是租房买房的限制,其中都有共同的联系,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计划经济的管理烙印。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人口流动大,在每个城市都有衣食住行的需求。在这些生活必需条件上加以限制,无疑是个封闭的做法。 对于买房这种单纯的市场行为,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政府治理的目标也是有限的。从权利层面上说,任何一个公民都能买房和租房。政府的治理应该更多地放在社会公平上面,创造一个较好的、公平的外部环境,以及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适宜于人类居住的人居环境。 同时,他认为,这种集权的行政思维,始终没有转变为公共服务,并不仅表现在上海。“所有的政府都容易犯这样的错误,选择最便利的方式解决问题。” 以限制公民权利,治标不治本的行政管理,正被人们指责为“懒政”或“滥政”。前不久,上海为管理婚介市场,规定:“一天不得安排会员相亲两次”。此举遭到人们普遍质疑。 “很多时候,政府的初衷是好的,但管理方式实在叫人难以理解。”上海市民王林说。他开婚介所有3年时间,深知其中的黑幕。“这些违法违规的现象不打击,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但怎么打击,政府应该好好斟酌。”他觉得,大可不必连相亲次数都规定下来,这只是个枝节问题。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和服务。毕竟,任何个人的问题,都有个人性和公共性两个方面。政府要管公共性的方面,而不要去干涉个人性的方面。 学者告诉我们,“懒政”的一个最主要表现,就是为了实现一个目的,可以动用一切资源,使用一切手段、乃至侵犯一切个体权利与个人自由,以求一劳永逸。遇到问题,管理者总是最先想到最省事的办法,而不是最合理、最正义的办法。 上海学者朱大可认为,这种种不合理规定的背后,是政治保守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也是上海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除行政思维单一的共性,也会出现与城市文化相应的怪规定。上海的新城市规划安排,南京路、淮海路上的国产名牌要退出此黄金地段,让位于外国名牌。很多人都感觉到了上海的区域自大,“但自大仅仅针对外地而非西方”。在行政体制和思维上,上海与国际接轨,尚需要做出巨大努力。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