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一只被放生的“祥祥”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8日15:30 南都周刊
先驱“祥祥” 一张干瘪的大熊猫皮,躺在黝黑的冷库中。它的皮毛摸上去似乎仍带有体温,眼睛依然闪动着憨厚天真的光芒。 它就是“祥祥”。 2007年12月7日,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汤纯香说,他们准备把“祥祥”的皮毛制成标本,以纪念这个为全球首个大熊猫野外放归科学试验而献身的“先驱”。 从2006年4月28日放归,到2007年2月19日被证实死亡,6岁的“祥祥”在真正的大自然中,只度过9个月的短暂时光。 “‘祥祥’死后,我们感受到压力。有人批评,有人指责,说我们让国宝去送死。”即使这样的非议,也没动摇张和民们放归大熊猫的决心。“保护大熊猫,核心是保护栖息地种群。放归圈养大熊猫可以解决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问题,就算冒着风险,我们也要上2次放归。” 在第二次放归培训即将启动之际,第一只放归大熊猫“祥祥”死因也首度详细披露。 “祥祥”来自一个“混血”家庭。它的父亲是人工繁殖的“大地”,母亲则是从野外捕获的“20号”。2001年8月25日,“20号”一胎诞下双胞胎哥俩,大的是“祥祥”,小的是“福福”。 “祥祥”第一次睁开眼看到的不是熊猫妈妈,而是人类。大熊猫刚出生时,一般只有104克左右,像一只小老鼠。但是幼崽的体重增加很快,12个月后体重平均达到35公斤左右。 饲养员刘斌说:“它很聪明,几乎可以说是通人性。我把饲料放在口袋里,当走近它的时候,‘祥祥’可以轻而易举发现藏饲料的准确位置。” 机灵的“祥祥”在同年龄段大熊猫中脱颖而出。它长到2岁,成为第一次大熊猫野外放归的惟一入选者——和备受赞誉的人工圈养技术比较,野外大熊猫一直生活在因为人类活动干扰而灭绝的阴影中。 2003年7月8日和2004年9月15日,“祥祥”先后被放进了海拔2080米、面积2.7万平方米和24万平米大熊猫一期、二期野化培训圈。 “它和人相处的时间太长了,切断它对人的依赖,并且恢复野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起初,“祥祥”会想尽办法和饲养员接触,甚至会从低压脉冲电网下面钻出来。因为它知道,饲养员那里有充足的食物。“它就像是有感情的宠物。说实话,很不忍心把它独自孤伶伶扔在山上不管。”刘斌说。 刚独立生活的时候,过惯了饭来张口的“祥祥”,丝毫没有野外生存的概念。有一次,生态室高工谭迎春看到,“祥祥”肛门四周叮满了密密麻麻的蚂蝗,却不知道如何驱赶。 “很多科研人员都劝我说,不搞试验了吧,实在不忍心看大熊猫受罪。”张和民回忆说。 但是,经过近3年近乎严酷的野化训练,在卧龙举行的一个专家论证会认为,“祥祥”已经基本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可以择机放归野外栖息地,进入第3期试验——野外放归研究阶段。 2006年4月28日,全球首只人工圈养长大的熊猫“祥祥”正式放归野外。“祥祥”放归的地点,是卧龙保护区的“五一棚”臭水沟区域,这里海拔2700米左右,有充足的拐棍竹食源。 被放纵的死亡? “祥祥”消失在大山中。 此后大半年,研究中心通过“祥祥”项圈的GPS定位信号了解它的行踪。 中间刘斌曾两次近距离观察到“祥祥”。第一次它亲热地追过来,被刘斌躲开了。第二次,它已经熟视无睹,独自坐在山坡上大嚼竹子吃。然后,慢慢起身向远处走去。在科研人员看来,这是个好迹象。这显示作为动物的“祥祥”,正努力摆脱和人的联系。 异常在冬天出现。2006年12月的卧龙连降好几场大雪。2006年12月13日,无线电定位监测数据显示,“祥祥”出现了突然性的长距离移动。 大熊猫的习性一般是待在一个地方两三天,把竹子吃光后再动身去下一个地点,行动路线变化不大。然而当天通过“祥祥”项圈发回的无线电跟踪信号显示,“祥祥”在短时间内突然快速移动了约三四公里。 生态室主任黄金燕说:“当时我们大吃一惊!判断‘祥祥’正在遭受野生大熊猫的追打而快速逃窜。” 2006年12月22日,工作人员在茫茫大雪中找到了正在竹林中取食的“祥祥”,发现它背部、后肢掌多处受伤。次日,“祥祥”被带回野外观测站,“肩背部严重受伤重度化脓、双后脚掌部严重受伤中度化脓、第四尾椎骨处被咬断中度化脓、双耳均被咬伤轻度化脓。” 通过一段现场救助录像可以看出,这的确是一场恶斗:工作人员像抬着一张纸一样,把虚弱不堪的“祥祥”抬到简易救护床上进行治疗。“祥祥”比起放归时明显消瘦。背部左上方被连根扯掉一块手掌大小的皮毛,血肉模糊,裸露着肌肉、筋络。伤口用“恐怖”形容并不为过。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