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祥”再度被放归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8日15:30 南都周刊

  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研究中心认为:“祥祥”外伤恢复,主要伤情恢复了80%,精神、食欲基本正常。2006年12月30日,“祥祥”再度被放归到“五一棚”地区。

  至今在不少人看来,这是个令人费解的举动。

  四川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著名大熊猫保护专家讲,尽管人工繁殖的熊猫现在已经有不少,但是大熊猫毕竟还是很珍贵,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科学试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彻底为“祥祥”治疗,而不是继续试验。

  当时,著名大熊猫专家、北京大学的潘文石教授听说“祥祥”重伤未痊愈即被放归的消息,既担心又愤怒:“骨头都被咬断,伤这么重!这个熊猫都残了!不彻底康复,还继续放在野外,这种实验根本就是失败!”

  大熊猫研究中心的解释是,这样做是基于“祥祥”伤情已基本恢复,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祥祥’产生对人的依赖性,造成野性和野外生存能力退化。”

  而一位保护区人士私底下承认:“如果把‘祥祥’再拉回来,等于说,我们的野外放归实验走回头路了。”

  有熟悉内情的人士一语道破:“祥祥”作为第一只野外放归的圈养熊猫,被当成人工繁育大熊猫的标志性事件,“只许成功”的外界期待极大。“祥祥”受重伤谁也没料到,保护区因此进退两难。

  这一步显然导致了毁灭性的后果。2007年2月19日下午,野外人员在茫茫大雪覆盖下的“转经沟”地区发现了“祥祥”的尸体,“祥祥”佩戴的项圈已经损坏。

  “它蹲伏在一棵大树旁,头低着,一动不动,大雪覆盖了它的下半身,就像睡熟了一样。”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斌眼睛湿润。

  汤纯香亲自给“祥祥”做了尸体解剖。从解剖结果看,“祥祥”在第一次受伤返回野外之后,第二次又与野生大熊猫发生过打斗,在慌忙逃逸过程中曾经从高处摔落,左侧胸腹肋部撞击在石头上导致胸腔变形,肋骨摔断,特别是胰腺严重损伤,严重的内伤对其消化和呼吸功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祥祥”终因严重内外伤痛、惊恐、衰弱导致休克、死亡。

  更好的准备

  “祥祥的死,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因此第一次放归不能说失败。大熊猫野外放归是个空白。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张和民说。

  “祥祥”的死亡,“首先是性别选择不当。”选择生态室谭迎春认为,雄性“祥祥”的经历证明,雄性个体不易被异地野生种群接受。

  其次是放归地点设计不当。“五一棚”地区属于野生熊猫密度比较大的地区,大熊猫数量已经基本饱和,“祥祥”的加入,势必造成领地和食物竞争加剧,恶斗在所难免。著名大熊猫保护专家胡锦矗说,从小在人的关怀下长大的圈养大熊猫,根本没有意识分清“敌我”,“它们可能还把野生熊猫当成伙伴呢,根本没有防御和攻击的能力。”

  目前,第二次放归试验已经出台了3个预案,将首选雌性作为放归对象。第一个预案是挑选一只雌性大熊猫放归;第二个方案是放归一个小群体。另有研究人员建议,放归一对母子熊猫。

  谭迎春说,“现在我们也在反思圈养存在的弊端。‘祥祥’接受了近3年的野化培训,仍难以克服圈养的先天不足。”

  而世界自然基金会物种项目主任范志勇也认为,保护的真正核心应该放在野外,“现在国内99%的精力用在人工养殖,投入过多了!”

  无论如何,“祥祥”的同胞们正在做更好的准备,在它之后步入危险的森林深处。

  网络转载请注明,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