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草根藏家(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17:53 SMG《七分之一》

  马未都如今最大的财富,就是眼前的这座观复博物馆,这是中国第一座私立博物馆,成立于1996年,总占地6亩,藏品上千件,以古董家具和瓷器为主,其中大多数藏品都归马未都个人所有。那么,出身于普通市民家庭,只上过四年小学的马未都是怎么拥有这一切的呢?

  马未都,1955年生于北京,11岁时辍学,随父母下乡插队,回城后当过铣工。1981年,爱好文学的他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小说,不久便被调到中国青年出版社当编辑。他和收藏结缘,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答:我当时在出版社上班,那时候上班比现在严格,八点钟就上班了,我七点半准就到了。因为当时在全出版社我是年龄最小的,我理应早到,我要打开水,要擦地,要把所有上班前的工作都准备好。

  (隔断:80年代北京街景 自行车铃声)

  (45:07)我一般都六点多就出家门了,骑着自行车路过北京一个叫御园坛公园的地方,那个公园门口有很多摆地摊的人,/每个人从各个地方,从乡下,从城里的犄角嘎拉都搬上来很多你没见过的东西。/我每天都看这些东西,在地摊上,如果买得起就买一件,买不起就看一看。

  (解说)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靠着爬格子,马未都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曾经是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之一,还和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赚了几十万块钱,这些钱都被他投入了收藏品市场。

  答:我是赶上一个好时候,没有人能像我这么幸运赶上这段时候,中国收藏最佳的时候是80年代。/你知道1966年文革开始的时候,很多人把家里的东西要扔掉,我认识一个人,他告诉我,当年他把他祖上传下来的各种首饰、翡翠趁着风高月黑之夜跑出去往垃圾堆里一扔,回家以后特别高兴,说终于把我们家这东西给扔了。/我们的父辈比我能力大,比我学问大的人多了去了,但是他们没赶上那段好时候。

  (隔断:潘家园历史资料)

  我们后面呢,我的身后这些人,我后面这些人他也没赶上,等他喜欢文物的时候,文物的价钱已经不是他能够买的价钱了。

  (隔断:拍卖市场)

  今天即便是比尔盖茨喜欢艺术品,他也不可能肆意地去购买,太贵了。那么我正好在,按照股市的说法,在股市低迷的时候我从头炒到尾,没有人拦着我,而且我乐此不疲,就这么简单。

  (实况)

  在潘家园和小商贩讨价还价

  (解说)

  所谓“一招先,吃遍天”,按照马未都的说法,他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把握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他在八九十年代收入的一批藏品,在今天已经成为天价。

  (访谈)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