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处理难困扰务工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22:11 《瞭望》新闻周刊

  劳动争议处理难困扰务工者

  采访中一些工人向本刊记者反映,尽管现在一些企业不像过去那样,动辄直接开除员工,但他们又面临新的难题。由于企业变相“炒人”,使得他们每天在工厂里“夹着尾巴,小心翼翼”、“忍气吞声”工作。

  “现在我们面临的最普遍的问题,不外乎一是加班时间过长,而加班费很低;二是关于合同的问题。但是,只要有谁带头提出要求,你就会被公司上了‘黑名单’,最终公司会变着法子让你‘自动’离开。”在东莞市塘厦镇一家玩具厂打工的宁志军说。

  本刊记者了解到,那些被迫“自动”离开的员工,往往没有回头路可走,只有选择维权的路子,向企业讨要加班费,追诉相关经济补偿。但由于“马拉松”式的维权之路,少则三四个月,长则两三年,让很多选择维权的农民工耗不起。“即便赢了官司,但付出了精神、时间上的巨大成本,更何况有时不一定能拿到补偿”。

  每一个劳资纠纷几乎都难以在短时间内化解,已成为珠三角地区劳资纠纷关系复杂、严峻的一个最直接原因。

  是什么造成劳动争议的“马拉松”现象?据本刊记者调查梳理,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处理劳动争议的程序冗长繁杂。以工伤为例,农民工遭遇工伤后,如果未能与资方调解解决工伤待遇,等待他们的将是工伤认定、工伤鉴定、仲裁裁决、司法诉讼等一系列复杂而又漫长的程序,最多可达19道程序,需要3年半时间。即便是一般的工资报酬、劳动关系争议案件也同样进入冗长繁杂的程序。更何况不少的案件最终还成了“无尾案”。

  二是工厂造假使得取证难。由于一些企业在工资、加班时间方面分别实行“两本账”,一本是为了应付客户和劳动部门检查,一本是真正给工人看。因此,一旦真正发生纠纷后,工厂都会拿出有利于自己的假证据,而工人往往又无法拿出足够证明,从而使得很多案件无法做到真实举证。

  三是执行难。因为劳动争议案件一般为农民工起诉财大气粗的公司或私人老板,而农民工受时间、精力和财力方面的限制,往往“等不起、拖不起”。正是基于这一点,很多老板使出的阴招就是找出各种理由,恶意使用“程序”来拖垮农民工。有的即便胜诉了,实际上也是赢了官司输了钱。因为一个几千元的纠纷,可以耗当事人一两年时间无法干活。有的老板更是抱着“宁愿给政府一百万,也不给农民工赔偿一分钱”的心态。

  四是缺少公平的调处环境。在深圳从事多年农民工维权的秦海峡说,劳动仲裁机构从理论上来说,必须依法公正裁决,但实际上在目前很多地方追求GDP的情况下,仲裁机构不自觉地偏向为地方GDP作出直接贡献的企业,更何况农民工在多数本地人眼中依然是“外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