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兰花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4日14:00 三联生活周刊

  2003年5月,保丰乐村在村口竖了块石碑,还请了许多上级领导来揭牌,正式成为丽江市第一个兰花村。刘学文记得,当时他出这个主意的时候,村民们还有争论,“有人担忧这是引狼入室,自家有什么名贵兰花,没法保密了。可后来名气打出去了,来买兰花的人更多了,事实证明这一步是走对了”。已经担任了20多年村民党小组组长的刘学文感到很欣慰。

  可是,正如很多村民所说的那样,“兰花的价格,我们说了不算,来买兰花的人说了算”。从2004年开始,兰市又开始滑坡,到现在,每苗“石鼓大雪素”的价格又恢复到500元左右。刘学文他们不懂股市,更不清楚兰市起伏背后的原因。只是,随着这个靠兰花生活、致富的小村落被再次抛向谷底,他们的生活也不得不跟着起了变化。

  和欣把面包车换成了大卡车,兰市低迷的时节就让20岁的儿子去跑运输。虽然兰花生意冷清,但靠着前几年打下来的底子,他仍算得上是村里的富裕户,“最起码儿子找媳妇不用愁,附近村子的姑娘随便选”。旁边的刘学文开起他的玩笑。而刘学文抓住了今年猪肉价格高涨的机会,前几年养的一头大母猪开始给他带来回报——下了两窝小猪崽,一窝就是12只。“往年一只小猪崽顶多卖几十块钱,今年能卖到四五百元。兰花不行了,就靠养猪了。”

  保丰乐村就在金沙江边,万里长江到这里才拐第一个弯。由于经常遭江水带来的洪涝,庄稼收成一直不好,每人一亩三分田地,仅够填饱肚子。想做点生意,又因为与丽江相隔两座大山,交通不便,难以成行。所以,兰花,对于每户人家来说便更显得弥足珍贵。在村子里,几乎每个人提到兰花都很自豪,甚至能分析一番原因:一来是地理环境造就了气候,靠近江水,海拔适中,一山四季,温润潮湿,附近林子里麻栎树叶腐烂而成的山脊土是培植兰花的优质原料。二来石鼓古镇自古多出文化名人,有深厚的人文气氛,有爱兰的传统。“不管哪里的大雪素都爱挂上石鼓的牌子,才能卖得响。”

  可现在,到村子里来买兰花的外地商人,几天也见不到一拨儿了。靠兰花生活的小户们开始琢磨别的谋生之道,有的到外地打工,有的养猪卖肉;而靠兰花发财的大户们则选择了静观其变,“反正兰市总有回涨的时候,趁着这个时机,正好可以专心培植,扩大品种”。和欣说他对未来充满信心。据石鼓镇镇长和经权介绍:“以往兰市好的时候,养兰是镇上的支柱产业之一;现在兰价低了,镇上不得不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旅游开发上来。”

  直到现在,刘学文还会经常回味当年兰市高涨时的情景。保丰乐村是石鼓镇第一个通电话的村子,第一个安装路灯的村子。2003年,卖兰花挣了钱的村民们,为了防盗,每家每户捐钱成立了民兵联防队,24小时巡逻。村民党小组甚至做出规定:晚上零点后,村民不能外出随意走动,以免被巡逻队误伤。为了给外地商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村民们还自发捐钱,定期请人来清理村里的垃圾。“所有这些,都让附近的村子很是羡慕,姑娘们都愿意嫁到我们村来。”

  “危险”的兰花

  虽然兰价有涨有跌,但在大多数村民看来,养兰还是一个只赚不赔的生意。“道理很简单,兰价高的时候就卖,低的时候就不卖,大不了养着,一年年地生新苗。”和欣解释道。他于2003年花40万元买来两苗名为“丽江喜荷”的兰花,现在眼睁睁看着其中一苗得了“根腐病”,一天天枯萎下来。虽然有些心疼,但还不至于绝望:“毕竟,原先的两苗现在已经长成了6苗,价格是低了不少,但总不至于赔钱。”

  在丽江市兰花协会会长陈嘉勋看来:“兰花跟人一样,得了不治之症或许是唯一的风险。”据他介绍,现在兰花培植已经成为一门相当成熟的科学,各种专业书籍很丰富,甚至养兰用的肥料和药物都已成为一个规模可观的产业。“养兰本身的风险很小,但炒作兰价又另当别论。”像“石鼓大雪素”这样的兰花只能算得上是传统名品,并不是奇草异花,市场上动辄惊人的百万、千万元天价兰花,除本身属稀有物种以外,很多时候是专门从事兰花炒作的投机资本家所造成的。虽然陈嘉勋认为随着兰市趋于成熟,早年几家大户联手坐庄的情况已经非常少见,但他也承认,炒兰现象仍有发生。以丽江为例,有人因为兰花成了千万富翁,在昆明、西双版纳等地购置别墅;也有人因为兰花身陷囹圄,被人追债。

  陈嘉勋认为兰花无所谓天价之说,“只要买家喜欢,多少钱都值”。而在兰花村,天价兰花也相当遥远,村子里最贵的兰花也不过百万元。只不过,对于村民们来说,兰花的“危险”是体现在别处而已。

  被盗自不必说,自从兰花值钱开始,村子里就发生过很多起盗案。有的不了了之,有的水落石出。村里两个年轻人,因为盗窃本村的兰花,一个被判了8年,一个被判了7年。为了防盗,村里的人家几乎家家养狗,有的养兰大户还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和即时报警系统,直接跟派出所相连。

  由于兰花不像金钱那样可以存到银行里,必须要摆在院子里才能生长。所以,平常村子里家家户户大门紧闭。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刘学文还是承认,现在邻里间串门比以前少多了,兰花成了家里不愿向外公开的隐秘财富。有的村民种植技术一般,便把较值钱的兰花寄养在相熟的亲戚或朋友家,“兰价低的时候都好说,可一旦涨价,因为兰花反目成仇的兄弟也有”。刘学文不无失落地说。-

[上一页] [1] [2]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