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6日09:39 扬子晚报

  (三)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大“三农”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均明显高于上年。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加快实施农村新一轮五件实事。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区域共同发展,充分发挥苏北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并进,继续推进“四项转移”和南北共建开发区,加快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加大新一轮沿海开发力度。集中力量帮助宿迁实现更大突破,推动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重点支持连云港实现更大发展,加快淮安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发挥盐城在沿海开发中的重要作用。苏中地区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高起点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形成江海联动、跨江联动的发展新格局。促进苏南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先导作用,着力推进集约发展、自主创新,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省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的作用,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动的工作格局,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加大节能减排攻坚力度,坚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加强管理“三管齐下”,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扎实推进长江、淮河等重点流域和南水北调沿线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把太湖水环境治理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省财政投入治理太湖资金20亿元以上,太湖流域各市、县新增财力的10%到20%专项用于太湖治理。提高土地利用和管理水平,继续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切实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发展用地,提高城乡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严格依法用地,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确保全省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

  (五)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加大改革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大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力度,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平等保护物权,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利用外资实行招商选资与招才引智紧密结合,对外贸易实行稳步发展与优化结构紧密结合,“走出去”实行企业主动与政府推动紧密结合,开发区建设实行集约发展与功能叠加紧密结合。

  (六)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全面繁荣各项社会事业,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努力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迈进。

  (七)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支持力度,以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艺演出等优势产业为重点,进一步整合资源,做强做大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德艺双馨的文化艺术拔尖人才。开发优秀文化产品,多出反映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

  (八)更加重视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普惠于民。集中更多的财力物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使民生问题得到制度化安排、系统化解决、长效化推进、项目化落实,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切实办好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一是切实帮助困难群众就业。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由政府实行保底就业,保持零就业家庭当年动态清零。确保城镇规划区内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享受城镇失业人员同等就业扶持政策。年内新增城镇就业85万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二是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按在校生10%比例、每年生均1000元标准发放普通高中学生助学金,按每生每年1500元标准为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全部在校生发放助学金,按在校大学生20%的比例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实现国家助学贷款应贷尽贷,确保所有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失学。三是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小学和初中分别提高到300元、500元,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适当提高,普通高校在上年基础上增加600元。增加对苏北、苏中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学生寄宿制学校的投入。今年内全部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支持高校化解债务。四是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效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困难群众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完善大学生医保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最低标准由每人50元提高到100元,其中政府补助80元,同时提高困难地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水平。五是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今年省财政投入2.75亿元,扶持建设300个乡镇卫生院、3000个村卫生室,完成2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设备装备和8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改造。大力提高基层卫生队伍素质,鼓励城市医疗卫生人员和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到经济薄弱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省财政发放补贴。六是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扎实推进做实个人账户试点,认真做好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省内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苏南有条件的地方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各市、县全面启动建设示范性养老机构,加快建设一批老年福利院、老年公寓、老年康复院等养老服务设施。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65%,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24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不低于1800元。七是落实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健全“低保”标准增长机制,今年苏南、苏中、苏北城市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330元、270元、200元以上,农村分别达到210元、140元、110元以上。实施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对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低保标准、但低于低保标准2倍范围内的生活困难人群,以及因大重病或遭遇突发灾害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由政府实施临时生活救助。八是切实加强住房保障。今年全省新增廉租住房1.2万套,新增经济适用房4万套以上,进一步稳定价格,明确政策,努力使低保家庭住得上廉租房,低收入家庭住得起经济适用房,新就业人员租得起房。九是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从今年起用3年时间,省财政投入20亿元,解决1200万农村居民安全用水问题。十是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坚持公交优先,建设以大运量公交方式为主体、覆盖城乡的公共交通系统。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建成通车农村公路80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大中桥梁1200座,建设农村客运站130个。通过不懈努力,切实做到学有所教,全面实现劳有所得,积极保障病有所医,加快推进老有所养,着力促进住有所居,使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九)切实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建设社会和谐环境,努力实现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宁稳定。

  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平安江苏建设。坚持和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健全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制度,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推行企业工资协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完善大信访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大调解机制、大防控体系和基层基础建设,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坚持实行“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认真落实“保供稳价”的各项措施,建立健全储备体系,切实保障粮食、肉类、食用油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给。进一步健全价格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依法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违规行为,遏制物价过快上涨。继续完善价格补贴办法,编制低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时足额发放物价补贴,增加对生活困难群众和高校学生食堂的补贴,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高效履行政府职责。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对微观经济运行的直接干预,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效能建设,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科学民主的政府决策机制,积极推行电子政务,进一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紧紧围绕群众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突出办事公开重点,规范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增强公开效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三是坚持依法行政,促进政府行为更加规范有序。进一步清理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设法治政府。认真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司法监督、审计监督,切实加强行政监察,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切实增强监督的实效。四是加强政风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认真践行执政为民宗旨,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实意为群众多做好事、多办实事,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带头精简会议、改进会风,精简文件、改进文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大力弘扬艰苦奋斗之风,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反对铺张浪费。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依法严惩腐败分子。切实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公务员队伍。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