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让参保人员得到更多的医保实惠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7日11:42 扬子晚报
实事二:让参保人员得到更多的医保实惠 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也是今年我省的一大民生实事。陈震宁说,去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建立了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加之此前已有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省城乡民众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病有所医、医有所保”的制度广覆盖和政策普惠性已越来越充分地显现出利民惠民的综合社会效应,参保人员的医疗负担明显减轻。今年我省将努力把更多人群纳入医疗保险,例如对目前一些地方尚未进入医保体系的破产、困难企业职工,就要多渠道筹集其参保资金,切实解决这个困难群体医无所保问题,今年还将着力推进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参保人数保持较大幅度增长。 在参保对象普遍关心的医保待遇水平上,陈震宁说,我省今年将根据统筹基金运行情况,适当提高医疗费的报销比例,规范统一门诊大病的范围,适时提高“封顶线”,并适度拓展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最大限度地减轻困难家庭、患大病人员医疗费用负担。目前,我省已在许多地方试行提高个人账户划入比例,扩大了134个目录内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这些措施将有效降低参保职工的药品费用负担。 为了引导参保居民小病不出社区,我省将把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机构全部纳入定点范围,将符合政策规定的社区卫生服务均作为基金支付项目,对参保人员在社区就医的医疗费用,既降低起付标准又提高报销比例。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探索建立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管理方式,妥善解决省内参保人员的异地就医报销难问题。 实事三:力促社会保障更快覆盖城乡 “老有所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民生“五有”中一项重要内容,针对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问题,陈震宁说,我省的养老保障事业经多年积累已具备良好基础,这具体体现在参保人数总量过千万,年增参保人数连续三年过百万,人均月养老金水平也于去年过千元等诸多数据指标上。但在制度建设上还有一些突出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民这个最大的社会群体能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是我省乃至全国在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上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我省许多地方开展积极探索,已有36个县区建立了新型农保制度,尽管各地创新实践成效明显,但整个工作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 陈震宁说,今年将继续采取农民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在苏南有条件的地方全面推进这项重要的民心德政工程。在此过程中,将推广一些先行地区的做法和经验,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探索解决城乡老年居民养老问题,把这些过去没能参保、今后也不可能参保的特殊群体逐步纳入养老保障或救助体系,让他们在晚年时光也能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对于那些因贫因病断保的再就业困难人员、大龄下岗失业人员,鼓励支持各地采取公益捐助、慈善帮扶、政府补贴引导、先垫付后回收等多种措施,帮助他们续缴保费,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他还表示,我省将坚持正常调整养老金待遇,确保全省3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水平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完善省对困难市县养老保险补助办法,进一步构建养老保险基金良性运行机制,在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当期按时足额发放的同时,力促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朱 华 于英杰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