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选官员之路:力求在会考与会干中寻平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8日16:28 《决策》杂志

  - 本刊记者 徐浩程

  80%的受访对象认为公选“能选出好干部”或“基本能选出好干部”,并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主要为“真才实干”(占32.6%)、“综合素质”(占30.2%)等;但在回答“公选现在面临着哪些问题”时,52.8%的受访对象选择的却是“难以鉴定干部的全面素质和潜能”。这是一个有趣的悖论。

  2007年11月中旬,四川,通过公选,55名县处级干部陆续上岗。

  有别于此前历次公选,四川此次不仅打破了区域限制,更打破了身份与资历的限制———不管是官是民、不论省内省外、不限职衔高低,只要符合一定的基本条件即可报考。这一操作模式,立即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而在此前后,同样引起媒体关注并见诸报端的公选还有:

  8月20日,天津公选108名干部;

  9月24日,重庆北碚公选21名干部;

  11月1日,杭州市县区联合公选48名领导干部;

  11月16日,徐州市教育局公选3处室领导职位;

  ……

  不仅如此,各类与公选相关的网站、培训机构乃至讨论也逐年增加。显然,在一路风雨之后,无论是政界还是坊间,对公选的热情正在被极大的调动与释放。

  那么,在各界眼中,究竟是如何看待公选的呢?目前公选发展状况如何?它能否避免“考官族”等现象?能否选出好干部?针对此类问题,《决策》杂志在2007年12月开展了名为“你怎么看公选?”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把握公选发展的现状,探讨其面临的问题。毕竟,对于一项改革措施而言,在朴素的热情之外,还需要客观的质疑与理性的完善,而更深入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探索才能让转型付出最小的成本?

  调查有效样本百余份,基本覆盖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北京等省市。调查对象既包括有过公选经历的公务员,也有正在为参加公选做准备的公务员,另外还有公选组织者、专家、普通公民。

  “能否选出好官”的悖论

  公众对公选的本轮关注始于2003年。2003年10月,江苏决定以公选的方式选拔金坛、沛县两县(市)的县(市)长推荐人选,并于11月成功选出全国首位“公选县长”,公选开始走进公众的视野。

  但就公选制度而言,2003年的江苏并非首创。“最早是浙江宁波,广东广州、深圳等城市在1984年至1985年,开始进行了这项工作。”人事部人事教育司司长王志明说。

  在回顾这段历史时,王志明认为:“当时的直接原因是,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的需要,急需补充一批干部,特别是一部分专业性比较强的干部,而当时组织部门手中掌握的后备干部又不能满足需求,于是公开选拔这种方式就应运而生。”

  可见,从创立之初,为党政部门选拔优秀的官员就是公选最重要也最现实的担当。那么,公选能否选出优秀官员呢?

  根据本次调查,80%的受访对象认为公选“能选出好官员”或“基本能选出好官员”,两者分别占8.6%、71.4%;67.6%的受访对象认为公选干部“基本能够胜任工作”。同时,在回答“您认为在公选中胜出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时,32.6%的受访对象选择了“真才实干”,另有30.2%的受访对象选择了“综合素质”;并有80%的受访对象认为公选“完全能”或“大致能”鉴定官员的全面素质与潜能,两者各占2.9%、77.1%。

  这既是说,8成受访对象均认为,作为领导干部选任方式的一项变革,公选基本能选出优秀的官员,因为在公选中胜出的最关键因素是“真才实干”及“综合素质”等,并能有效的鉴定之。

  但在随后回答“公选现在面临着哪些问题”时,52.8%的受访对象的选择却是“难以鉴定干部的全面素质和潜能”。

  如果不能有效地鉴定公选干部的全面素质与潜能,那又何以能选出优秀的官员呢?显然,这里有一个悖论。这一悖论在参与过公选的公务员中表现得最明显,在这一群体填写的调查问卷中,一半以上表现出了这一悖论;而未参与过公选的公务员中,这一比例也高达40%;相比较而言,在公选组织者填写的问卷中,这一悖论表现得最不明显。

  “这反映了目前多数人对公选的一种态度:对于公选,公众在理性上能接受、与之的距离近,但感情上直觉上有质疑、与之的距离远。”相关专家如此解释这一悖论。

  “相对于其他干部选拔机制,公选对于年轻公务员来说是一次机遇。”今年10月份,通过公选从乡镇进入安徽某县直部门的一位官员告诉《决策》,如果没有公选,对于他而言,从乡镇进入县直的通道狭窄而几无可能。

  同时,增加官员选拔、任命的透明度,以扼制其中的腐败已成为各界的共识。在2007年初,组织部就已在湖南、安徽等省开展了“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

  公选显然符合这一趋势,“所以在理性上,大家都比较认可公选,希望公选能带来一些变化。”相关专家告诉《决策》,但由于考试在公选中占有的分量,以及“考官族”等现象,让公众难免在感情上对公选产生质疑。

  四川省政府顾问蒋先继在总结四川历次公选时说到,以往的选拔在组织和命题上都有一定的随意性,一些公选出的干部往往是“应试”型,“会考试不能用”。其中一件事情让四川省委组织部记忆犹新:一名官员在公选中成绩很好,但审查时却发现,该官员几乎每次公选都报名参加,自己的日常工作根本无暇顾及,“这对那些埋头苦干的实干家是不公平的。”蒋先继说。

  “我有一位同事就因为自认考试能力不行,放弃了此次公选。”公选进安徽某县直部门的该官员甚是惋惜,“尽管他有多年的基层与县直工作经验。”

  而在2000年的湖北随州,“公选”甚至一度成为时任市委书记孙楚寅排斥异己,提拔自己人的一种手段。

  正因如此才导致了“理性上距离近、感情上距离远”的心态,进而导致对公选认识的分歧。在回答“你如何评价目前公选制度发展状况”时:无一受访对象认为公选发展状况“非常好”,51.4%的受访对象选择了“好”,其余49.6%选择“不好”与“非常不好”。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