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话张中兴:改革不能什么都“革”(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01:55  大众网-齐鲁晚报
对话张中兴:改革不能什么都“革”(组图)
提起“退休”,张中兴禁不住老泪纵横。

对话张中兴:改革不能什么都“革”(组图)
张中兴将自家的厂房租给别人生产纸筒,他向工人了解情况,下一步他也打算入股。

  节点·股份合作制

  胖胖的脸、花白的短发、胡子拉碴,黑色棉衣下套着一件军绿色中山装,视力很弱的张中兴说起话来嗓门很大。

  1月23日,在淄博市周村区长行社区(原长行村)一个小厂的后院内,记者专访了这个25年前股份合作制的先行者。

  周村改革是“先有长行村,后有王村镇”。周村人的创造有全国意义,解决了中国式的既坚持公有制集体经济、同时又兼顾个人财产权利的难题,这是西方人做不到的。

  ——摘自温铁军《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的基本问题》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兼乡村建设中心主任。)

  “我比总书记大两岁”

  (张中兴1964年任长行大队第八生产队小队长,除了种地外,他喜欢搞点“小动作”——发展副业,结果还搞出了一点小名堂。)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好,您能不能先给我们讲一讲您的个人情况?请问您是什么学历?

  张中兴(以下简称张):我就出生在周村长行大街,上了6年小学。1958年和1959年念了两年初中,后来村里修水库就不上学了。

  记:您今年多大年龄了?

  张:你猜猜(他顿了一下)。我都68岁了,比胡(锦涛)总书记大两岁。

  记:听说您是1975年任长行大队大队长的,任大队长之前您任什么职务?您当时又是怎么当上大队长的?

  张:我1964年被选上了第八生产队的小队长,那时候,我们村温饱问题已经基本上解决了。那时还不让办工厂,但是可以办“私坊”,比如豆腐坊啊什么的。我闲不住,就开始搞一些“副业”,当时比较好的就是喷漆、描图,加工收音机外面的木壳子。

  到1969年的时候,我们第八生产队是长行大队最富的小队,收入能比其他生产队高3倍。1974年,周村公社的书记看我喜欢搞副业,就让我任长行大队的工办主任。1975年又当上了大队的大队长。

  “工人挣的和县长差不多”

  (1974年,张中兴任长行大队工办主任时,该大队只有一台手扶拖拉机。1982年,股份合作制改革前,长行大队固定资产达到了300万元。)

  记:1974年您当工办主任的时候,村里有没有企业?

  张:(还没等记者说完)有个鸟工业啊,就有一台35马力的手扶拖拉机,别的啥都没有。

  记:那请您给我们讲讲您是如何把村里的企业发展壮大的?

  张:第一个厂就是农机修理厂,当时就只有几台破旧的机床,主要生产拖拉机的拖斗,这在当时就算是“重工业”了。后来又把描图扩大办厂,还有什么面粉厂、建筑公司、日用化工厂。1976年,你猜猜我们村的总产值比1975年多多少?

  记:(摇头)

  张:工农业总产值加在一块一共翻了15倍。1975年的时候一共是30万元,你算算就知道1976年有多少了。

  记:那时候工厂的社员干活积极性高不高?生活水平怎么样?

  张:开始按“工分制”的时候不行,那时候在地里干农活和在工厂里干活工分都是一样的。1980年,开始实行“计时”、“计件”,大家的积极性都高了,有的工人一天能挣3元钱,那时候县长一个月也就拿个八九十元钱吧。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