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谈及“退休”泪水夺眶而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01:55  大众网-齐鲁晚报

  谈及“退休”泪水夺眶而出

  (1987年,村民三次推选他当村主任,他也想继续发光发热,镇里却以“眼睛不好”为由劝他放弃。)

  记:您是什么时候退休的?

  张:(表情突然凝固,眼泪夺眶而出)……

  张中兴的老伴:(一边拿毛巾一边劝张中兴)都是过去的事情了,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那时候村民连选了3次,结果都是他票多。最后镇里说选了也不算数,仍然还有人投他的票。镇里的领导当时说:“老张给我们村做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忘不了他,但是他眼睛不好,该让他休息休息了。”他眼睛虽然有毛病,但是那时候照样可以开拖拉机、骑自行车。到1990年,老张50岁,镇里说他年纪大了,又动员他让出了村党总支副书记的职务。

  张:我有遗憾啊,没有把股份合作制的形式试验到底,也没来得及对农业生产进行改革,按我的设想,把全村的粮田和粮食加工企业结合起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记:您在任的时候,当年你们企业的发展形势那么好,工人、厂长和你们村干部每年工资能拿多少钱?

  张:当时工人的工资一年一般能拿一千七八;各厂效益不同工资不同,如果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厂长拿工人平均工资的3—4倍,一年约5000—9000元;村干部一年拿个三四千。

  那时候我干了一个事,为了响应“取消干部终身制”,规定不满5年的村干部下台后没有任何报酬,满5年的,给1万元钱。对于工人,“退休后”按照工龄,标准是每年给300元钱。所以等我“退休”的时候,就发了1万元,和我一批退的都是这么多。

  “农民拿地入股是好办法”

  (在见到记者之初,张中兴首先提出来:“以前的事情我们先不说,我们能不能先讨论一个问题?土地是农民唯一的生产资料,占用农民土地办企业,是不是可以考虑让农民拿土地入股?”)

  记:现在,您再回过头来看看以前的改革,你有什么感想?

  张:我并不反对体制改革,但是我觉得不能把什么都革去。我觉得在我们村里实行的股份制还是挺成功的,既然成功就应该完善和发展,但是,你看看现在,厂子都成个人的了,贫富差距拉大了,村民也有怨言了。

  记:您对现在村里的企业被私人承包不赞同吗?

  张:不赞同。当时退股的时候,没有征求村民的同意,最后把股份手册收上去都烧掉了,退的股份也都是原始股,每户就两三千元钱。增值的那部分哪去了?你知道华西村吧?1987年的时候我去参观过,当时我们村的产值比他们少不了多少。

  记:那您对农村企业改革的发展方向有什么想法和看法?

  张:前段时间,我听广播,好像是在四川和重庆那边,在村里办企业,农民可以拿土地入股。我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如果把土地卖了,那子孙后代怎么办?这个问题已经是全国性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办法是唯一的办法,因为土地是农民唯一的生产资料。现在我打算把我的这个想法写写,向区政府提提建议。


本报记者 鲁超国 韩适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