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重点发展月球探测二期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4日08:23 中国新闻网

  中国过积极推进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签署了中俄联合火星-火卫一探测协议,中国在俄设立国家航天局代表处的工作也正在筹备之中;成立了“中英空间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确定了继续研制下一代先进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计划;尼日利亚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并交付使用,委内瑞拉通信卫星项目正抓紧研制,明年即将发射;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公约已正式生效,批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公约》的国家已达7个;我国积极倡导在联合国外空委框架下建立天基减灾的多边机制(SPIDER)已正式成立;我国正式加入了政府部门间利用空间设施减低重大灾害宪章(CHARTER),加入了国际导航委员会(ICG),同时还积极参与了机构间空间碎片减缓工作和国际深空探测战略协调机制(ISECG)以及对地观测组织(GEO)等。

  他还透露,按照中国政府批准的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相关内容,未来几年中国将重点发展月球探测二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工程等重大项目。同时,中国将继续推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风云二号03批气象卫星和风云四号新型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新型海洋卫星尽快立项;要完成资源一号03卫星、海洋二号卫星、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3颗卫星的研制发射;建立卫星直播系统,积极开展宽带多媒体、音频广播卫星的研究,保证我国研制的通信广播卫星满足国内的需求;发射专门的新技术试验卫星,验证新技术、新设备、新器件;加强空间科学研究,优先支持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自主创新项目,研制硬X射线望远镜、返回式微重力卫星;研制完成中俄联合火星探测等国际合作项目;初步建立空间环境监测体系,提高对空间环境的认识和探测能力。力争到“十一五”末,我国自主研制的在轨运行卫星数量实现较大的增长,卫星的种类、性能指标有较大提高,更多地进入业务化运行。

  他指出,未来三年,中国将完成中俄联合火星-火卫一探测项目研制和发射工作,建立驻俄代表处;落实中欧合作框架下的项目,发挥中英联合实验室技术交流平台的作用,推动中法合作项目取得实质进展,明确中巴后续合作规划,大力促进卫星遥感数据在亚太地区和非洲的应用推广;完成委内瑞拉通信卫星在轨交付及相关合作项目;正式建立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并启动实质性合作项目。积极促进在亚太地区的航天产品和服务出口;继续支持做好联合国及政府间和平利用外空的各项工作,建立联合国天基减灾(SPIDER)北京办公室,促进亚太地区的空间技术减灾工作;中国作为参与灾害宪章(CHARTER)的成员国,要完善工作机制,兑现中国的承诺。此外要进一步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在遥感、通信、导航等应用领域的合作,以及在生命科学、微重力试验、空间环境探测、日地物理等空间科学领域的研究,积极探讨夸父计划、地震电磁监测卫星的多种国际合作方式等。

  他最后说,中国政府将继续遵循“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强和扩大与世界各国在空间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做出贡献。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