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移民局科长称补助款不足以调动外迁积极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9日00:16 21世纪经济报道

  调水收益能否补偿移民?

  “停建令限制了库区企业的发展,很多企业找我们诉苦,主动搬迁以后资金周转不过来,影响了产业升级和新产品开发。”李全儒对此深有体会。但是,因为中线工程总体可行性研究报告至今未批,资金渠道不通畅,移民工作迟迟不能启动,目前才开始试点。

  相比熊军的公司所面临的困难,王天有面对移民外迁就轻松多了——“我们不给国家找麻烦”,只要安置地“地方好,能致富”就行。

  “这是移民的普遍心态。”康随军说,他们的最低要求就是搬迁地好于或至少等于现居地。

  库区的移民方针是“有土安置,以农为主”,十堰市移民局对武汉、仙桃、潜江、荆门、襄樊等地的移民点做了实地考察,规划了392个集中安置点,确定外迁移民人均土地安置标准1.5亩。

  “和移民的要求相比,安置点还存在一些问题。”李全儒说,被淹库区是十堰农村经济的亮点,大部分邻近县城、集镇,种经济作物,收益好,而有些安置区在滞洪区内,种植结构以粮、棉、油为主,而且是两季稻,劳动强度大,移民不一定都能适应。

  随着移民试点工作的展开,李全儒身上的压力与日俱增。

  不过,在他们的努力下,库区移民征地补偿标准已经由最初的10倍提高到16倍(按前三年平均产值),十堰市移民局还在争取将移民外迁补助提高到8000-10000元。李全儒说,“目前补助款只规划了1000元,不足以调动外迁积极性。”

  当然,李全儒最希望建立一种利益分配补偿机制,从调水收益中拿出一部分给水源区,让移民所得与工程效益挂钩。

  “丹江口大坝初期工程效益过百亿,而库区移民却成了一个相对贫困的群体。”李全儒期望二次移民能有所突破。

  投资型移民探索

  “丹江口库区移民需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行政命令式移民,转向积极的开发式移民、投资型移民。”十堰市科技局局长严炳洲对投资型移民的解释是,库区移民以其居住权和土地使用权等作为资本入股,在工程运营中享有一定的股权。

  三年前,严主持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区际协调》的研究课题,建议探索工程横向利益分配机制。他在提交国家发改委的报告中写道,在市场化运作条件下,水源地移民资产收益持久而稳定的保障,应以水源公司为载体。

  水源公司是国务院为中线调水而设立的,负责水源地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运营。严炳洲主张在工程管理体制上,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与水源地的湖北、河南三方共组水源公司:湖北、河南以投入的水资源、土地和生态建设折算股份;长委以汉江集团的工程投资折算股份。以此实现水源公司的“政府宏观调控,股份制运作,企业化管理,水源地参与,可持续发展”。

  严炳洲的主张来自前任水利部部长汪恕诚的一次表态。汪曾著文指出,“从长远看,还是以让移民拥有一定股权的方式更为合理。”

  “投资型移民是一个很重要的新尝试,它比较稳定而且能真正体现工程投入,应该做。”严炳洲说,中线调水一定要突破这个事。

  但十堰即将开始的移民试点工作,“有土安置,以农为主”的移民方针,并没有触动并改变库区移民的农民身份。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员李津逵对三峡库区移民做过跟踪调查,他说,关起城市的大门搞移民,不但没有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还增加了流入地的生态压力。

  李津逵主张将减少库区耕地与增加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增减挂钩,让库区移民带着“地票”进城。“地票”带来的用地指标也可以货币化,变成移民进城后的福利保障。

  “在当前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的宏观形势下,城市有主动接收生态移民的积极性。”李津逵说,这样一来,移民就能怀揣着一份用地指标选择自己的去向。

  李津逵目前正在与进行土地综改试验的重庆接洽,希望“地票”移民在重庆能先行试点,然后向全国推广。

  对于丹江口库区来说,不管是投资型移民,还是“地票式”移民,都在传统移民之外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但他们能否抓住机会,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