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雪中送病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6日13:27 央视《面对面》

  记者:拿什么照明呢?

  120:没有啊,就是看大雪,看到还有一些光,没有照明,没有手电,这些都没有。。。因为要抬着这个病人,拿着这些支架,这些管道,还有氧气,氧气袋,就是一路过来,根本上没有人能够拿出手电筒。

  00:11:56

  记者:因为连续下了很多天了,你们又走了这么一条荆棘的路,那雪和冰再加上荆棘,你们怎么往前走,怎么找路?

  120:反正就是看着这个大概的方向,我们来的时候是什么方向,然后就朝着这个方向,。。。沿着已经踩出来的脚印我们往回走。

  记者:他有知觉吗,这个病人?

  120:没有知觉。

  解说:这是彭发吉当天用手机拍下的救援片断。虽然画面质量很模糊,但是我们可以从他们疲惫的身影,看出他们经历了怎样艰难。经过4个多小时的跋涉,“120”的急救队员终于把这名伤者抬到了107国道的另一辆急救车上,这个时候,天色已经微微发亮了。

  00:14:32

  记者:到了107路上以后,路好走吗?

  120:不好走,107这个路又堵了,。。。积雪也很多,车子根本走不动。。。。有一些地方,我们一起把这个车子推开,看到有病人,他们都能理解,他们也很配合。但是我们想了很多的办法,大概走了不到两公里,完全堵死了,没有办法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请求交警支援,交警给我们派了两台车,他们车子也进不去,他们然后慢慢走路步行过去,把我们的车子跟我们一起,把所有的车子进行障碍排除。

  记者:怎么排除啊?

  120:推啊,人去推啊。。。。一辆一辆的推开,推开以后,然后又倒过来,然后交警给我们开道,慢慢就到了医院。

  记者:上了107国道,再离你们医院有多长时间,在正常情况下?

  120:正常情况下,从那边到这边是半个小时。

  记者:半个小时,但实际上那天在特殊的天气情况下你们走了多久?

  120:回来的半个小时,在交警的帮助下也走了三个小时。

  解说:1月27日上午,9点30分,被围困了16个小时的脑外伤病人终于被安全送到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

  记者:然后运到医院以后,当时病人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120:运回来以后,这个病人的情况比较的稳定,生命比较稳定。

  记者:他的家属是什么状态?

  120:他家属是一个农民,家属很感激,。。。这个病人是一个30岁的女的,他的哥哥说,我原来以为人家讲你们医院怎么怎么,他说我今天看你们以后,我完全相信了你们救死扶伤的精神。他当时要给我们下跪,我说你这个也太严重了,这个是我们应该做的。

  解说:那天上午,彭发吉回到120急救中心之后,他查了一下自己的手机,在16个小时的救护中,仅是他一个人接打的电话就有200多个。

  片花:天灾降临,无法预知未来,郴州第一大医院如何渡过难关;雪上加霜,儿童医院突然断电,23名新生儿,危在旦夕。请继续收看《面对面——黑暗中的光明》

  字幕:2008年1月31日 郴州市停水停电第五天

  解说:停水停电已经第五天了,虽然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的这台发电机只有648千瓦,但是它还是按照医院的应急预案对各科室分轻重缓急进行逐步供电。为了防止物资短缺,院长陈亚光从衡阳紧急调运了一批药品,还专门购置了矿泉水1300件、快餐面195箱、饼干60件以及相关防寒物资,以备住院病人应急所需。然而那个时候,城内绝大多数医院无法自行供电,其他医院的危重病人开始大量转入中心医院。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记者:当时有很多郴州地区的很多其他医院,都把他们的病员往你们医院转,当时你有没有选择,就是说我可以选择,你别转过来了,因为我这里已经满了?

  院长:没有选择。

  记者:为什么?

  院长:第一个我们也担心,如果说你拒收他了,一旦出了问题我就得要负责任。

  记者:你负什么责?

  院长:因为我没有收他。。。一是规定不行,第二责任不行,第三也做不到,社会上也不允许,社会不允许,应该是这样讲。

  00:24:03

  记者:但是。。。医护工作人员处在一个高负荷的运转状态,你的整个医疗设备处在高负荷运转状态。那么就是为了从这个责任上考虑,我应当接进来,但接进来如果他得不到应有的医疗护理怎么办?

  院长:我们这次调动的人员,调整调动了300多人。。。。从这个科室安排到另外一个科室,重新组建一个新的科室,医生、护士重新组建一个新科室。。。。比如说,新生儿科又成立了一个新生儿科,。。。那么我把原来的儿科护士长,尽管他以前快退休了,已经离开了这个临床岗位,又把她调过来,让她去从事这个护理管理工作,就是通过这些办法解决了这些问题。

  记者:病人越多的话,他们的工作量就越大。人在高负荷的运转下,尤其是你们医护工作人员,难免会有闪失,这个问题恐怕都要想到吧?

  院长:实事求是讲,不具备正常条件的收治状态下,总比病人得不到治疗,把他拒之门外要好。00:27:46

  记者:你有没有解释给医护工作人员,就是为什么在你们已经高负荷,已经饱和的工作状态下还要继续接收其他的病人。

  院长:解释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这是我们的责任,这个肯定要讲的,。。。第二个,我们给政府分忧,担担子,政府今后一定不会亏待我们,一定我们有困难,政府一定会伸出手来来帮助和支持我们,这个时候我们就一定要挺得住,不能给政府添麻烦。

  00:28:33

  记者:在关键时候您还没有忘了给自己留后路呢?

  院长:我是作为院长我就肯定要想这个责任。。。。我是政府任命我的院长,如果我都不这样去想,那政府要我这个院长做什么。

  记者:可是你要是真的不接的话,谁会说你吗?因为客观情况就在这儿摆着,你的确没有床了,你的确没有电了,你也没有人手了,没有人会说你?

  院长:但是我就感觉到作为一个医生也好,作为一个管医院的管理者也好,除非我把所有的办法用尽,在没有把所有的办法用尽之前,我还不会轻易这样做。不会和病人说,没电了,没水了,你走,我做不到。

  解说:陈亚光这样的做法,极大地缓解了郴州城内病人急需就诊的状况。然而,让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1月30日凌晨3点半,儿童医院供电突然中断,23名高危和危重新生患者万分危急。当天晚上,正在值班的新生儿科护士长张紫翠开始给所有的医护人员打电话。

  凌晨三点,我们就紧急召集所有的医护人员过来了,。。。因为凌晨三点的时候,那个时候又是冰雪很厉害的时候,没办法,好多人都是走路赶过来。当时我就觉得我们科室几个护士都是这样子,从四五公里远的地方。

  记者:四五公里。

  张紫翠:四五公里远的地方就是踏着,差不多齐膝盖深的雪过来的。

  解说:儿童医院没有自备发电机,高位和危重新生儿患者必须在保温箱恒温壮态下进行治疗。为确保他们生命安全,医院启动紧急预案,将这23名危重患儿全部转移至中心医院进行治疗。

  空镜三董倩现场采访

  记者:那当天晚上是个什么情形?停电的瞬间你们正在做什么?

  护士:停电的时候我们都在进行正常的治疗和护理,没有想到,没有通知嘛。突然之间停电了,然后我们赶紧有一些治疗上去了,有一些治疗我们就赶紧停下来,首先是保证那个病人的安全。

  记者:但是你可以想一下,就是说如果突然一下子没电了,那像那些暖箱里的那些小婴儿怎么办?

  护士:暖箱里面的小婴儿暂时还会有半个小时的那个余热的时间,然后我们就马上给他用衣服来饱暖,加热水袋,包棉被了,就全部都穿上衣服了像这样子一样的,他们也是放在暖箱里面。

  记者:那你给他穿衣服要用多长时间?

  护士:那我们很快的,几分钟全部穿好。

  记者:然后呢?然后就把他包起来全部送走?

  护士:那我们还要做其他的准备,还有另外的人给他们贴标记啊。

  记者:都是摸着黑干的?

  护士:打着手电筒,点着蜡烛。。。。我们一个是保证巡视的,另外一个就是保证给这些婴儿贴标记的。

  记者:要贴在什么地方?

  护士:额头上。

  记者:上面写什么?

  护士:写上床号,姓名。把它写好。

  记者:然后呢?

  护士:然后就把他包好,做好转运的准备嘛,准备好病例牌,安排人员。

  记者:那人手够吗?

  护士:我们都是以最快的速度,5分钟一个,5分钟一个,这样子来,人手确实不够很紧张。

  00:09:08

  记者:我觉得可能大多数女性都比较怕黑,那当时停电的瞬间你怕不怕?

  护士:我不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