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为什么是南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16:34 环球财经

  为什么是纪委?

  有个故事在南京官场中流传颇广:2006年,药房托管刚开始实施的时候,主管卫生的副市长曾收到一封恐吓信:如果搞药房托管断掉我们的财路,就会下掉你的腿。在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民风并非很彪悍的六朝古都,这类事情一向都非常罕见。

  “有一家医院药房的工作人员集中起来去找院长谈心,说如果要实行药房托管,就把药房关起来;甚至还有一些医生扬言要抱着院长跳楼。” 南京市卫生局一位工作人员对《环球财经》说。“实行药房托管等于割掉医院一半肉,医院的负责人对此反应强烈也不足为怪。”

  据有关人士透露,南京市推出药房托管有着特殊的政策背景:发起部门不是医院的主管单位卫生局,也不是医药公司的主管单位药监局,而是南京市纪委。其初衷是为了“继续深化卫生行业专项整治,遏制收送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等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而真正的“力推者”是南京市市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陈绍泽。

  一位中纪委系统的官员向记者表示,纪委在医改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是南京医改取得较大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纪委能够较超脱于医院、医生、医药公司、医药代表等利益集团和个人;另一方面,纪委远远高于卫生局和药监部门的权威和地位,也更有利于协调全局,克服助力”。

  卫生部一位负责监察工作的官员也表示,学习“南京模式”,不仅仅要研究“药房托管”等具体政策,如何让纪委在医改中扮演合适的角色,同样是需要各地研究和借鉴的。

  为什么是南京?(辅文)

  文/本刊记者 陈莉莉

  “江苏能办到的事,就是各个地方富裕了之后可以办到的事”。这是中国改革问题观察家们的共同经验。这使得江苏省的医改越发成为众所观望的焦点。

  江苏医改有两个极端,一个是宿迁“卖医院”,另一个是南京“药房托管”,处在中间的,是无锡的“管办分离”。

  在《环球财经》采访的过程中,卫生部和南京卫生系统里的人士,对宿迁的“卖医院”均表示了一些异议。

  有关人士普遍认为,经济因素是江苏产生了三个医改模式的主要背景。据统计,2005年,无锡和南京的人均GDP分别是宿迁的8.7倍和5.7倍,人均财政支出则分别是是宿迁的6倍、4.7倍。

  据卫生部的一位官员介绍,宿迁卖掉了所有的医院,想以经营企业的思路经营医院。结果医院卖出去以后,医院就得通过宰老百姓来赢利,所以老百姓就更不敢去看病了。而那些当初买医院的人,最后因还不了贷款已有几个人自杀了。

  “当时仇和‘卖医院’的思路,中央就不同意,卫生部也不同意,卫生部还专门向江苏省政府明确表示,不要那么干。后来因为‘卖医院’争议太大,本来已是‘储备干部’的仇和,仕途因此还受了点影响。”上述官员对《环球财经》说。

  对于南京医改,上述官员表示:南京市财力好,更主要的是南京市委、市政府头脑比较清醒,尤其是比较务实,他们的出发点就是怎样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他们从2005年开始就摸索着怎么做了:公立医院怎么管,医保怎么解决,医药如何分开等,现在来看,南京的医改和中央的路子基本上是一致的。“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是2006年底才被胡锦涛第一次提出来,2007年才公开说,而南京2005年就已经按照这个方案在处理一些问题了。

  对于无锡的“管办分离”,上述官员表示,离开卫生部门管理,“单独成立医院集团,一听就是搞企业,这肯定是不妥的。”

  据了解,到南京打工的农民工和南京市民享受同等的医保水平,“这样他们就非常安心了,轻易就不愿意回去。这些人做了一两年以后就成为熟练工了,和年年招新工人效果不一样,何况现在到处闹民工荒,新工人都未必招得到。长此以往,医改的经济效益就慢慢显现出来了。”陈天明对《环球财经》说。

  而卫生部的官员对《环球财经》强调,“医改做得好与做得不好,关键是政府的认识。”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