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点·下海
1983——1988年期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逐步承认、鼓励私营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因此形成了一个小高潮。随着政策调整,一些国营企业职工、知识分子和机关干部辞去公职,投身商海,开始寻求另一种人生,“下海”一时蔚然成风。
1988年,44岁的张伟从山东省石油化学工业厅辞官下海,此举当时在山东省省直机关引起轰动,张伟也因此被坊间称为“山东辞官下海第一人”。在随后20年的时间里,张伟演绎了一段“机关干部——乡镇企业老总——失业者——民营企业董事长”的曲折而又精彩的人生。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又是一个历史人物,一个不经意间闯进山东改革开放史的人物。
他就是1988年因辞官在山东省省直机关引起轰动,被坊间称为“山东辞官下海第一人”的张伟。
张伟现在的头衔是:山东迈英德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一位64岁的“年轻人”。
1988年,44岁的科长选择辞官
1988年,中国上空的太阳是如此的朝气蓬勃。
那年初,天安门城楼正式对中外游客开放;那年末,“油画人体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那年4月22日,山东省政府颁布了《山东省关于进一步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的若干规定》。
这份规定颁布不久,山东省石油化学工业厅计划财务处的一位科长从中读出了新的意义:既然允许科研人员停薪留职,那么机关工作人员的停薪留职肯定将在下一步被放开。
这位科长就是时年44岁的张伟,他递交了停薪留职报告,要下海经商。
在此之前,张伟有着和同龄人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1964年,高中毕业的张伟被公派越南河内综合大学留学。
1968年3月,包括张伟在内的部分留学人员被紧急召集归国。同年,他被下放至抚顺煤矿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
1973年初,张伟被燃料化学工业部外事局抽调参加部分援越项目。从此,他进入了化工领域,一个与他相伴一生的领域。
1988年,张伟已经是山东省石油化学工业厅计划财务处的一名科长。
“别人找关系是要升官,我找关系是为了辞官。”
虽然张伟已经决定下海,但问题来了。当时厅里许多干部向厅长建言:坚决不能开这个口子。张伟足足等了三个月,他的报告也迟迟批不下来。
张伟说:“别人找关系是要升官,我找关系是为了辞官。”无奈之下,张伟最后动用了他的特别关系。在父母的帮助下,张伟的这份报告递到了时任山东省省长的姜春云手中。尽管姜春云做了批示,但厅里还是没有批准张伟的停薪留职报告,最终张伟两手空空地离开了机关。
张伟当时的下海,既不是待遇平移,也不是停薪留职,而是彻彻底底地与机关单位脱离关系,不保留任何职务,不要任何待遇,档案也放在了人才交流中心。可以说,张伟不仅是中国第一批辞官下海者中的一个,而且是第一批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下海者。
张伟辞官的决定,让他周围的人都颇感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