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堃堡的心不仅在草原也在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17:19 绿色中国杂志  

  经过研究和思考,夏堃堡得知:中国天然草原面积3.93亿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1.7%,全国天然草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家畜超载。17个重点监测省区的天然草原家畜平均超载率为35%,其中内蒙古、新疆、甘肃和四川等省区超载达40%以上。过度放牧和垦殖是草原环境恶化的原因,党和政府采取诸多有效措施进行遏制,但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些破坏生态环境尤其是破坏草原的活动,借助冠冕堂皇的“植树造林,利国利民”名义,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非法集资商业造林,造成对草原的人为的大肆破坏,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但一直以来很少受到追究。

  草原生态环境的退化,是造成国土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夏堃堡认为这是我国目前存在的急需解决的最重大的环境问题。土地资源受破坏,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丧失,大气污染加剧,后果十分严重。夏堃堡建议,首先要改革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体制。我国荒漠化治理由林业主管部门牵头管理,草原和畜牧业主要由农业部门管理,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实行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最根本的防治荒漠化的有力保证。要完善商业造林等生态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战略,对于沙化的土地采取措施,防止沙尘的流动和转移。部分退化和正在退化的土地,要恢复其生态功能,改革畜牧制度,改放牧为圈养,大力发展草产业,以优质牧草饲养牲畜,打造量高质优的畜产品。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绿色草原的休养生息,将指日可待。 

  热切关注 低碳经济——他的心也在城市

  夏堃堡既把眼光投向空旷无垠的草原,也将眼光投向人流熙攘的都市。说起彭斯的名句:“我的心在高原,我的心不在这里”,夏堃堡说:“我的心在高原,我的心也在这里”。城市生态,也是他所热切关注的。他说:“实行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低碳经济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发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的使用,增加天然气的使用以及发展和使用氢能等新能源来实现。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并行,达到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的目的,夏堃堡说。

  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总数已达661个,城镇人口5.4亿人。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8%—60%,在此期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达到8-9亿。目前我国城市环境问题相当严重。从全国来说,“十五”环境保护计划指标没有全部实现,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 ,化学耗氧量仅减少2.1%,未完成削减 10%的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加剧。目前我国正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力争“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得以实现。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由之路。

  夏堃堡经过调研,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城市的一些建议。要实现低碳城市,就要实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在建立实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方面,夏堃堡说,要实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完善的“资源 - 产品 – 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让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全过程中不断循环,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清洁生产是从资源的开采、产品的生产、产品的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置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要建立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体系,推进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和省市循环经济试点及示范工程,推广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和典型经验,有机结合节能、节水、节地与削减污染物总量,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在采用最安全最先进技术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核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能,大力推广清洁煤技术。

  夏堃堡对记者说,发展低碳经济,要提倡低碳消费,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现在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同样加剧能源的消耗。2007年4月末,北京私人汽车达187.8万辆。他引述特普费尔的话,如果中国人均汽车拥有量达到美国的水平,这个世界将会出现环境灾难。另外,水资源浪费严重,用自来水浇绿地,建温泉、汤泉、水城,洗车,以及酒店饭馆弃置的食品,城市彻夜通明的景观灯,等等。都是过度消费浪费资源的体现。发达国家中占世界人口20%的人消耗了全球50%的能源,美国人均排放二氧化碳比中国多达五倍。所以,这种消费方式导致全球的温室效应。提倡实行低碳消费非常必要而及时。低碳消费,绿色生活,要落实到日常的细节上,如不用塑料袋、电器关闭不待机、拒绝一次性用品、尽量不开车,购物要有计划等。2007年12月,在英国驻华使馆联合北京青年报和搜狐网等多家媒体举办的全国民众“体验小变化,持续好生活”环保活动中,夏堃堡曾担任评委,这次活动决出的几名优胜者,曾赴英国体验绿色生活。

  夏堃堡强调说,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控制高碳生产,控制高碳产业发展速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目前中国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造成的。高碳经济的过热增长往往付出牺牲环境和资源的代价,我们应该降低高碳产业发展速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淘汰污染工艺、设备和企业的力度;提高各类企业的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和轻工等行业的准入条件,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准入条件和排放标准;制定必要的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和惩罚措施等。2007年开始,国家实施“区域限批”措施,即一家企业或一个地区出现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事件,环保部门有权暂停这一企业或这一地区所有新建项目的审批,直至该企业或该地区完成整改为止,应该扩大此措施的范围,即使因此而降低GDP的发展速度,也在所不惜。我国生产高碳产品出口,自己深受污染之害,应该作出必要的调整,大力减少高碳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并大力发展低碳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夏堃堡说,根据中国科学院《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对世界59个主要国家的资源绩效水平进行了排序,我国资源绩效排位世界的第54位,属于“最差生”之列。但我们将迎头赶上,毫不气馁,政府已制订了从2006-2010年单位GDP 能耗降低20%的指标。我们应该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引进低碳技术,扭转落后的局面。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 “巴厘岛路线图”,其中包括了一个加速向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技术转让的战略性方案。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机制,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和其它机制,引进资金和先进的低碳技术,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低碳城市的建设,促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速度,实现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应对之间的平衡。 

  夏堃堡说,令人高兴的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地各部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污染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低碳经济的概念也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所有关心绿色中国环保事业的人士,看到了希望。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