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专家称详尽预算报告是人大监督前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4日03:18 新京报

  宪法赋予立法机关审查监督决定政府预算的权力。但是,长期以来,提请人大审议和批准的预算报告不够详细。信息的不全面及专业性,使人大的监督效果未能发挥到最佳。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在该领域进行了初步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突破。政府的财政预算,在人大的监督下越来越趋向透明。政府准备怎么花钱、钱花在哪些地方?公众的知情权也将越来越得到尊重。

  年初,财政部门和全国人大不约而同地在预算制度改革问题上先后发言。先是全国人大预算委员会召开“如何进一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与发展”座谈会,出席人士中不乏以观点激进闻名的财税与预算问题专家;随后财政部长谢旭人在部署2008年财政工作时亦强调,中国将进一步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财政预算管理。

  从1999年开始,中国政府已着手进行公共预算制度改革,但正如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谈,预算改革并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自改,只有确保人民代表大会对其作出实质性的审查批准,并且在人大审查批准期间有公众广泛深入的参与,方是改革的应走的路径。

  克服“神秘主义” 详尽预算报告是监督的前提

  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中,人大代表对预算问题多有议论。先是广州人大代表反映,要在两天内看完涉及114个部门、厚达805页、并且相当专业的预算草案,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如此根本谈不上预算的监督问题。随后上海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也开始质疑上海据说超过百亿的车牌费的去向与用途,最终是在全国媒体的高度关注之下,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陈启伟才在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2007年度新增机动车牌照拍卖所得资金收支情况。

  “这些都是预算编制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说,这一方面说明预算报告尚未克服“神秘主义”倾向,另一方面则说明目前尚有很大一部分财政收支未纳入预算收支管理。在他看来,如果观念得以打通,要解决上述问题“起码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度”,蔡定剑更为担心的是,目前大部分地方人大代表甚至还不能享受到广州人大代表的待遇,“他们拿到的预算草案可能根本没有那么细化”。

  按照本报记者采访的数位专家的共识,编制一个更为详尽具体的预算报告,是人大代表乃至公众对其监督的前提所在。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成栋就对本报记者表示,只要能打破目前预算的“神秘主义”面纱,一方面确保代表们能看到详尽的预算草案,另一方面确保他们能看懂这一草案,“实质性的监督就会自然深化”。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教授姜明安在二月的最后一天,收到了一月的北京财政收支状况。这是北京市政府在今年北京两会期间对人大代表作出的承诺,当中包括财政收入、支出的总体情况。姜明安告诉本报记者,在人代会期间,虽然北京市政府提供一份非常详尽的预算草案,但是由于审议时间太短,当中涉及的问题又过于专业,并没有太多代表就预算发表意见,“我自己也只是就熟悉的司法领域说了说。”但在其看来,将财政收支状况明细寄给代表,必然会让对预算的监督更为切实,“起码可以有时间在家慢慢看。”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