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走向和谐》温暖的旅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4日15:13 湖南卫视

  2008年2月18日。今天是《走向和谐》通过央视荧屏走向观众的日子。

  湖南一批敏锐且富于使命感的官员、学者和电视人,对这一项目的发起要追溯到整整两年以前。这是一段"温暖而百 感交集"的旅程。对《走向和谐》的每一位创作成员来说,今天,这段"和谐"之旅抵达了终点;而在观众、在关心和关注这 部作品的朋友那里,《走向和谐》的生命才刚开始绽放。

  和谐十六字

  用简要的方式来概括电视片《走向和谐》的主旨,那就是:以电视的表现手法来阐发社会和谐思想。节目品类的特殊 性使然,在这里,思想理论的元素是先决性的:它不仅是全片着力探究的对象,而且深刻规约着作品的形态和风格。

  得益于主流文化的积极倡导,近年来,社会和谐理念的蔚然风行成就了中国一大引人瞩目的社会文化现象。稿本撰写 过程中,随着研读和探讨的推进,我们尝试着穿越社会和谐论的外在肌理,愈加强烈地感受到了它道不尽的丰饶内蕴和强大生 命力。笔者以为,社会和谐思想之所以能引发全社会如此广泛而持久的共鸣,其可贵之处在于:这一理论范型所具备的张力结 构,有效整合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内容,不仅从宏大处着眼,关涉安邦社稷,而且直面中国三十载改革事业的得与失, 贴近时代,紧扣现实,与人民大众的切身福祉息息相关。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和、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范 畴之一,崇尚和谐甚至被称作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在这个意义上,和谐社会思想就不宜做形而上学式的断代理解,而是应该 放到中华文明传承的历史视野中去看待。《走向和谐》开篇第一集,有这样一段解说——(社会和谐思想)统一了知行,既是 实践的新总结,又开辟了实践的新境界;沟通了党群,既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又反映了民众的根本意愿;贯穿了古今,既 应对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和中国当前的改革趋势,也渗透着中华悠久文明的神韵;连接着中外,既是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策,也 宣示着我们立足世界、放眼全球的外交方略和大国风范。"统一知行、沟通党群、贯穿古今、连接中外",总撰稿郑佳明先生 概括的这十六个字,高屋建瓴,浓缩了社会和谐思想的标志性特征,也精准地传达了《走向和谐》全片观照社会和谐论的价值 判断和表述立场。

  对社会和谐理论进行全景式的电视化解读,《走向和谐》是第一次。创作的挑战性是显而易见的。从草创到定稿,解 说词历经三十余次修改,才形成如今的播出脚本。应该说,它是名副其实的集体成果,凝聚着创作团队每一个成员的才华、智 慧和心血。

  "写意"和谐

  作为一档电视节目的《走向和谐》,最终要面对的是电视机前广大观众的检阅。无论是从传播的效果还是电视媒介的 大众化品性来看,理论思维/语言向电视思维/语言的转换都是创作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命题。电视片终究不能等同于报纸宣传 文章和学术论文,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术语连篇;即便是理论先行,也要"顾盼生姿"、"左右逢源",也要诉诸形象、 生动、适宜电视媒介的表述方式。这些电视写作的门道人尽皆知,可执行起来总不那么容易,尤其在面对重大理论命题的时候 。

  为了增强解说语言的感染力,在力求概念表述准确的同时,我们也试图在当中融汇一些主观色彩:其一,在单集内部 ,叙述结构上尽量做到灵便自如,没有单纯依照"史"的线索,而是围绕理论轴心,打破时空界限,根据作者的理解和表述的 需要来对史实进行自由剪裁和组合。其次,在有意味的材料间"东拉西扯",展开联想和比兴,让观众借由某些激发个体感兴 的文艺修辞,加深对于理论的形象认知。例如,将内蒙集通铁路7038号机车(人类历史上最后一辆蒸汽机车)退役和青藏 铁路开通两大事件相关联,展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话题;又比如,从900年前海口苏公祠的"东坡井"谈到900年后石 家庄岗上村浸润人心的129本《功德录》,诠释"以文化之"的神奇和文化传承的力量。其三,稿本先行的文献理论类电视 片,其得失成败,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解说词的魅力。在史实与评述、说理与抒情之间维系某种张力,赋予枯燥冷峻的哲 理以适当的情感热度,营构语言本身的陌生感和冲击力——是《走向和谐》解说语言追求的方向。

  (作者系《走向和谐》执行总撰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