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肖扬对学者型法官的重用常被外界提及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6日10:44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肖扬对学者型法官的重用常被外界提及。正因如此,他改革中带有的理想色彩,被一些人指为脱离现实。在耶鲁大学谈到当前中国司法现状时,他亦直言,对正义执著追求的“理想主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让位于解决纠纷的“现实主义”。 座谈会上,肖扬感谢专家们对自己十年来的帮助,坦言卸任后将有更多的时间和他们探讨问题。一位特邀咨询员给肖扬打85分,“开明、坚持”是他对肖扬的评价,也是他对下任院长的期许。 春节前,肖扬最后一次作为最高法院院长,顶风冒雪,来到北京朝阳区法院和天津宝坻市法院。这是他十年前上任之初确定的联系点。天津也是肖扬1998年就任院长后第一次外出考察的地方。 十年中,中国的法院改革多有突破,基层是这些改革的试验田。 朝阳区法院是现在全国受理案件最多的基层法院之一,他们的诉前调解和和解机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天津法院则在司法救助方面进行了探索。 随行者说,天津法院临时安排去参观偏远的林亭口法庭,肖扬非常兴奋,一一询问情况并看了法官们种的菜地。寒风中,年近七旬的共和国首席大法官向最基层的法官问候新年,并和他们合影留念。 2004年在耶鲁法学院的演讲中,肖扬主张大幅度提高法官的收入,主张上级法院的法官应主要从下级法院的优秀法官和专家学者中选拔,这些都未能完全实现。 在春节前最高法院庭长以上领导聚餐时,肖扬挨桌依次敬酒,场面令人感慨。对于老院长的离任,他们更多的议论是“这些年不容易”。 一位1998年进入《人民法院报》的记者,以媒体人的眼光见证了肖扬的十年。那一年,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向社会敞开大门,凡年满十八岁的公民可凭有效证件旁听公开审判,不久,这里又向全国电视直播庭审过程,当时的公告和旁听证作为中国法治进程的见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那是肖扬踌躇满志担任最高法院院长的第一年。 十年流逝。那场直播已经成为司法改革、审判公开实践中一个微小的事件。肖扬也在褒贬声中走到了任期的末尾。 辞旧迎新,总会在每个五年或十年结束时发生。对于法院系统的人来说,这再平常不过。 3月10日,肖扬将最后一次作最高法院工作报告。他说过,去人大作报告就是接受监督的,什么意见都要接受。这一次,不知道肖扬是否会比以往更关心报告的通过率。 这些年,不管他和中国法院做了何种努力,他们始终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不少人仍在抱怨司法不公,对法院的表现仍难满意。 一位因死刑复核权收回在毕业时选择进入最高法院的年轻人说,以后东交民巷27号院里,午后将看不到肖扬和秘书、警卫员散步的身影。 而更多人关心的是,夹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中国法院下一步将走向何方。来源: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