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对话李金华之“审计制度”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6日13:55 东方网
南方周末:看看审计署最近十年的所作所为,您如何评价审计署的业绩? 李金华:必须首先强调,25年审计工作的业绩,实际上是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大环境下的业绩。在这个大前提下,怎么评价审计?能打多少分?我说最多70分。为什么?就是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很多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一直认为,中国审计,仍然处在初级阶段。 对话李金华之“审计制度”: “你找不到一个十全十美的体制” 南方周末:鉴于对西方审计体制的研究,民间社会曾有学者建议中国审计体制改革由行政型向立法型过渡。您认为,中国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审计道路? 李金华:应该说,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审计机关,都是独立于政府的。隶属于政府的,目前世界上最多有两三个国家。有一些原来隶属政府的现在改过来了,比如瑞典、泰国。这是一个事实。我们不回避这个问题。 那么,中国的审计体制为什么没有独立于政府,而且还取得这么大的成效?过去,每一个来访的外国审计长都问:你们中国的审计制度是不是独立的?最近几年,没人问了。最近,我当选为联合国的审计委员,全票通过,没有人提出中国审计的体制问题。这说明一点:他们认可中国现有体制下的审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南方周末:回想80年代初,我们为什么会选择行政型审计体制? 李金华:据我了解,1982年,中央在讨论成立审计机关时是有争论的,一种觉得该隶属于人大,一种认为当隶属于政府。但那时候,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刚刚恢复,而政府是个大政府。历史的条件,让我们选择了隶属于政府的审计体制,审计署对总理负责。 南方周末:1994年的审计法,为什么会规定“双重报告”,您既要对总理报告,又要受总理委托向人大常委会报告? 李金华:我没有参与这个法案的讨论。但据我所知,开始没这一条。人大最后通过的时候加上了。这是对中国审计体制的一种完善,事实上说明,审计工作不仅对政府负责,为政府服务,它也对人大负责,为人大服务。 南方周末:十年来,您访问过很多国家的审计机关,也接待过很多来访的外国审计长,您认为中国审计和西方国家的审计,有什么不同? 李金华:我们还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历史时期。我们不得不从实际出发,确定审计部门的工作。比方说,上世纪 90年代中期,我们把“打假账”作为工作重点。当时,我们审计1200多个企业,六成企业的账目不真实,所以镕基同志后来提出“不做假账”。西方发展到今天,基本不存在这个问题,或者说不是普遍问题。 再一个,就是“绩效审计”。西方有些国家是分开的,搞财务的就是搞财务,搞绩效的就是搞绩效,实际上我们感觉还是分不开的。到一个单位去,既有财务收支上的一些违法违规问题,但同时又有效益上的损失浪费问题。所以我们就把财务收支审计和绩效审计结合起来。有一些项目我们还把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环境审计结合到一起。比方说我们审计“青藏铁路”,就不仅审计它的资金使用情况,而且审计它的环境保护效果。 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审计的不同,关键在“结合”上。我们把审计和揭露经济犯罪和揭露贪污腐败结合在一起。这一点,西方有些国家觉得奇怪,你不是司法机关啊? 我们和司法等其他部门有密切的配合。我们发现线索有的直接移交,有的通过领导批示移交。非常快,效率高。 我们的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是结合起来的。不仅审计一个部门,而且审计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目前世界上大概只有中国在做,其他国家也可能会有,但是不多。 我们的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是结合起来的。我坦率地跟你讲,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结合得比较好的,中国是其中的一家。我到国外去,有的审计长跟我讲,他们最头疼的就是记者,不愿意和记者打交道。 南方周末:对比中外审计体制的差异,您如何评价两者的优劣? 李金华:现在这个制度,有我们独特的历史背景,在目前的历史条件下,也有国外没有的独特优势。 一个我们有行政决定权。我们可以依法决定没收你的非法所得,对你罚款,然后把有关人员移交给其他部门,要求追究他的责任。我最近去以色列,他们的审计长就很羡慕我们有这个权力,他们没有啊。 第二个,我们的很多问题是通过行政手段解决的。我可以向总理报告,提出建议。所以整改得就很快。这也是外国没有的。 再就是我们的审计和政府部门联系很密切。比方说纪检监察、司法、公安等等,我们可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在当前情况下,这对我们开展工作是非常有利的。 当然,中国的审计体制也有它不足的一面,比如,有些地方审计的独立性还有缺陷。 南方周末:面对我们制度的优劣,十年来,您是如何扬长避短的? 李金华:现有体制下,关键在于审计机关怎么最大限度发挥你资源的优势。怎么充分积极地去依靠党委、依靠政府,依靠人大,包括依靠媒体。考虑怎样把几方面的积极因素发挥出来。任何一个体制都是有利有弊的,你找不到一个十全十美的体制。中国这个体制呢,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缺陷的一面。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审计体制有它改革和发展的空间。我相信,到一定时候,这个体制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但是,大的体制变化是要修改宪法的,要等到历史条件成熟的时候。 南方周末:您在本届任期内,推动了审计法修正案的出台。对于修改后的审计法,有人认为还不够好,譬如说,地方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体制就没有改变。对此,您如何评价? 李金华:修订审计法的时候,很多人寄希望说,是不是能在体制上有所突破啊,是不是能够垂直啊。我跟你说,这是个宪法问题,你要变就必须修改宪法。 我们这次修订,在不突破宪法框架的前提下,增加了一些内容,把经济责任审计,也就是离任审计,写进去了,把对国家控股的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的审计问题写进去了。再一个,在手段上,对公款私存的查询啊,会计资料、资产的封存啊,搞了一些制约性的规定。我认为这是好的,权力要发展,制约也必须得跟上。光有权力没有制约那就糟了。 对话李金华之“临别寄语”: “反腐败也许还得几十年” 南方周末:您在审计署担任审计长的十年,是中国审计历史上备受瞩目的十年。现在,审计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您认为,您的继任者,您今后的同事,应该怎样应对越来越高的压力和期望值? 李金华:结合我二十多年的工作体会,我要说:审计机关要做的事很多,作为一个领导者,关键是要在法定的范围里,选择我们能做,而且经过努力可以做好的事情,认真去做,做到最好。 现在全国审计机关有8万人。我们有很多审计干部老是讲,我任务重啊,完不成啊。这些年,我一直跟各级审计局长讲,要懂得选择。你没有把握,就不要盲目去做。我们审计项目的确定是非常慎重的。选什么,做什么,为什么选这个,有的开始选的时候我们就确定了最后应该是一个什么结果。为什么审计报告这些年在社会上能引起一些影响,就是因为我们审计项目选择选得好。作为一个领导者,你不能心血来潮,不能跟着风走。所以这些年审计署也没有提什么口号,而且我也不主张讲什么“审计风暴”,重要的是你一件件地做,积少成多,必然会起到作用。 南方周末:工作是人做的,审计署的业绩和影响力,与您的个人风格不无关系。回顾您的审计生涯,您有哪些感受?一个审计人员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气质? 李金华: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我从小家里很穷,是人民助学金资助上的小学、中学和大学。对中国革命历程,对党的情感,很深厚。但我们又经历了大跃进、反右、文化大革命,对教训的感受同样深刻。 我下过农村,去过工厂,对农民对工人对社会很了解。我在工厂的时候,全厂职工拼死拼活,干一年,最多有二三百万的利润。1985年,我到了审计机关一看,有些部门,一出问题就是几百万几千万,心里很不平衡。当时我就有了一种无形的压力,用四个字来说,就是“我的责任”。 我经常讲,不要觉得现在国家形势很好了,一切都好了,要看到相当一部分老百姓的生活还是困难的。十年前我曾跟德国的审计长讲,我们的上海赶上你们的柏林要不了多长时间,但中国的农村赶上你们德国的农村,恐怕得一二百年。所以看到这些违法犯罪啊浪费公款啊,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担任副审计长的时候,坚持四个字——“尽言尽责”。尽言,就是该说的话一定要说;尽责,你要按照组织的分工完成你的任务。 担任正职的时候,感到责任重大。我曾经在全署大会上讲,我没有权力给你们增加工资,也没有那么多位置给你们升官,但我可以和大家一起去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所谓良好的审计环境,就是让审计在社会上有地位,有影响,工作有荣誉感,这么多年我也是努力这么做的。我觉得要把对国家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和对我们这个队伍的责任,统一起来。回想起来,这个目的是基本上做到了。 南方周末:在您的母校中央财经大学,在南京审计学院,您是很多年轻人心目中的楷模。您认为一个审计人员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气质?您想对那些被您的气质感染的年轻人,说些什么? 李金华:审计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气质?我想了想,恐怕还是四个字: 一个是“勇气”。要敢于在一个得罪人的岗位上去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审计确实得罪人,得罪的绝大部分都是好人,而且往往是领导。我们权力是老百姓授予的。谁授你权,对谁负责任。 第二个是“求实”。就是要说真话。你宁可不说,要说,就一定要说真话。此外,要注意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被审计单位有些意见是有道理的,正确的意见要采纳,不能说我定了就不能变。 对年轻人呢,我在中央财经大学也讲过了,你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激情,这个我也赞成。但我觉得更要从眼前做起,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做起。不能浮躁,不能急于求成。 南方周末:您曾被我们的读者投票推选为本报2004年的年度人物,也被网友和电视观众推选为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年度人物。对那些关心审计、热爱您的老百姓,您想说点儿什么? 李金华:中国审计的发展历程,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个缩影。尽管我们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们要有信心和耐心。反腐败不是一蹴而就的。也许还得干几十年。比方说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还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很多事情不是主观想象的,需要付出代价。 从审计角度讲,希望大家不要寄予太高、太急切的期望。有人问我,审计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暴露出的问题没完没了,屡审屡犯?我说,我们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相对计划经济时期,不规范、腐败、经济犯罪等问题,在转轨过程中很快就出现了。我认为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审计遇到的问题就特别多。我们要从改革和完善制度上去解决。这需要时间。 南方周末:从故乡到北京,您在审计署干了23年,现在您要卸任了,如果请您跟故乡的父老乡亲说几句话,您想说些什么? 李金华:我对家乡的感情是很深的。我的世界观,包括我的性格,都和故乡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对老家,一些能做的事情,我也一直努力在做。毕竟是家乡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所以我一直跟家乡那边的官员说,不能对不起老百姓。我不当审计长了,但也要这样要求自己。 南方周末:有媒体说,您今年夏天就要赴联合国审计委员会任职,您能跟我们谈谈这方面的情况么? 李金华:这个情况媒体不太了解。去年11月,我当选为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委员。但我是以中国审计长的身份,去竞选这个职务的。我一旦离开这个岗位,就不再履行这个职责。 南方周末:十年审计长,您个人觉得这十年压力最大的是什么时候? 李金华:压力最大的时候,就是每年出审计报告的时候。应该说大部分部门是比较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的,但每个部门都不希望一些不好的信息向公众公开。我们既要向老百姓交代,对人大有个交代,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所以这个时候是压力比较大的。 南方周末:您给您自己打多少分呢? 李金华:对我与对审计工作一样,也是70分。(笑) (实习生张涛对此文有贡献) (来源: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