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台湾政局回顾 蓝绿展开决战 泛蓝暂居优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8日15:25 中国网

  2007年是台湾蓝绿阵营围绕2008年“立委”、“总统”选举展开激烈争夺、“台独”分裂活动最为疯狂、岛内政局动荡不安的一年。一年来,围绕两场重要选举的激烈较量构成台湾政局演变的主轴,蓝绿阵营内部加速盘整,蓝绿对抗不断升级。陈水扁贪腐无能、“台独”施政激起民众越来越强的反感,岛内民情持续向不利于民进党的方向发展,“台独”社会基础进一步弱化。

  一、蓝绿围绕两大选举展开决战,泛蓝选情暂居优势

  2008年的两项重要选举是攸关各政党实力消长和未来政局主导权归属的“生死存亡战”,加之“立委”选举首次实行“单一选区两票制”,竞争非常激烈。2007年,蓝绿阵营展开殊死搏斗,除组织战、文宣战、资源战等传统选战对抗外,更把司法判决、“公投”与选务机构作为攻防焦点。

  首先,司法战是蓝绿攻防的核心。一年来,陈水扁将司法视为打击泛蓝、影响选举的工具,操控司法系统选择性办案、双重标准办案。马英九因“特别费案”被起诉,一审、二审均获判无罪,扫清参选的司法障碍。台检方对涉及“特别费案”的吕秀莲、游锡堃、苏贞昌、谢长廷区别对待,技巧性地让谢、苏脱身。民进党籍高雄市长陈菊一审被判“当选无效”,但二审被改判“当选有效”。重大司法判决的激烈攻防,对蓝绿选情、政局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公投绑大选”是蓝绿选举对抗的焦点。为冲高得票率,扭转选情劣势,陈水扁当局重施2004年“公投绑大选”的故伎,极力操弄“讨党产公投”绑“立委”选举、“入联公投”绑“总统”选举。国民党提出“反贪腐公投”和“返联公投”,与民进党相抗衡。陈水扁当局操控“中选会”,通过“一阶段领投票模式”,蓝绿围绕“公投票领投票方式”展开激烈对抗。12月31日,国民党决定“立委”选举“拒领公投票”,挫败了民进党借“公投绑大选”、险中求胜的图谋。

  再次,修订“中选会组织法”是蓝绿“立院”攻防的核心。蓝绿围绕“总预算案”、“检察总长任命案”等重大人事案及涉及美台关系的“军购案”展开激烈攻防。与往年不同的是,泛蓝军在议案攻防与预算删减上有所降温,塑造理性形象争取中间选民。“中选会”是负责岛内选举事务的最高机构,蓝绿围绕“中选会组织法”展开激烈斗争。由于民进党的强力抵制,“中选会”法制化未能实现。

  由于“单一选区两票制”和选战大环境对国民党相对有利,两项选举均呈现国、民两党对决、泛蓝选情暂时领先的态势。2008年1月12日第七届“立委”选举,国民党大胜,民进党遭受建党以来的最大挫败。岛内多家民调显示,“立委”选后,“马萧配”领先“谢苏配”约30个百分点。

  二、蓝绿阵营加速盘整,“一党独大”的两党政治格局正式确立

  围绕“立委”与“总统”初选提名以及生存空间拓展,蓝绿内部斗争激烈,内部整合加速进行,呈现“团结的泛蓝对抗分裂的泛绿”的基本态势。

  民进党初选裂痕未能有效弥合,党内主控权争夺战尤其激烈。陈水扁强势介入党内“总统”初选,逼谢接受“谢苏配”,以“急独”路线牵制谢提出的“和解共生”、开放两岸经贸的柔性主张。尤其是,陈还借回任党主席之机,全面主导该党选战主轴与节奏,导致陈、谢权力之争和选举路线分歧日益突出。谢虽在“总统”初选中惨胜,但“四大天王”矛盾扩大,其他派系冷眼旁观。“谢苏配”虽勉强组成,但两阵营迄未有效整合。“立委”初选导致派系矛盾雪上加霜,战斗力最强、但在初选中受伤最重的新系消极以待,削弱了该党“拼选举”的战力。

  民进党在“立委”提名时拒不对台联党让步,策动台联党“立委”带枪投靠,导致李登辉、台联党与陈水扁、民进党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李登辉多次抨击陈水扁“欠缺信仰,没有民主观念”、“贪腐无能”。10月底,台联党自行提名“立委”参选人后,两党结盟关系破裂,双方在10多个选区全面开战,重挫泛绿选情。

  与泛绿激烈内斗相比,泛蓝整合比较成功。马英九因“市长特别费案”被起诉辞去党主席职务后,“拥马派”、“拥王派”一度围绕党主席补选、“总统”候选人提名展开竞逐。4月7日,吴伯雄以压倒性票数当选党主席,与秘书长吴敦义组成“双吴体制”,全力支持马英九。6月24日,国民党“十七全”提名马英九与萧万长搭档参选“总统”,受到各界肯定。之后,马支持王金平出任党内首席不分区“立委”、未来继任“立法院长”,马、王矛盾有所缓解。党机器的实质掌控、“马萧配”的提名,“特别费案”的无罪判决,逐步巩固了马英九的党内地位,加强了国民党“拼选举”的整体战力。更主要的是,国、亲两党在11月14日正式完成“立委”初选的共同提名,朝“实质合并”迈出关键步骤,避免了泛蓝在“立委”选举中自相残杀的局面,极大地提振了泛蓝士气。

  在蓝绿阵营加速分化与整合的同时,第三势力也相当活跃,试图在蓝绿对峙格局中寻求生存空间。由于政治理念与主张南辕北辙,各自为政,加之缺乏重量级领军人物和必要的组织基础、物质基础,更主要的是“单一选区两票制”对小党极其不利,第三社会党、红党、台湾农民党、客家党等所谓第三势力政党发展空间有限。

  从“立委”选举提名、竞选过程、选举结果看,亲民党、新党、台联党泡沫化,第三势力政党实力弱小(均未跨过5%政党门槛),国、民两大党对决态势进一步强化。总计113席“立委”中,国民党斩获81席(泛蓝总计86席),民进党仅27席,两党实力极为悬殊。国民党牢牢掌握“立法院”,“一党独大”的两党政治格局确立。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