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法理台独”图谋落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8日15:25 中国网

  三、台当局“法理台独”图谋落空,“台独”气焰遭受重挫

  出于转移民众视线、凝聚深绿基本盘、避免下台后被清算的需要,2007年以来陈水扁疯狂推动“入联公投”等“台独”分裂活动,严重危害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由于祖国大陆坚决打击“台独”分裂,国际社会“反独”阵线进一步扩大,岛内民众反对“急独”操作,陈水扁当局“法理台独”图谋被挫败,岛内外“台独”空间进一步受到压缩。

  首先,陈水扁的“宪改时间表”被打乱。3月4日,陈水扁抛出“四要一没有”,鼓吹“台湾要独立、要正名、要新宪”。陈还授意“台独”分子拼凑出包括“第二共和宪法草案”在内的4类15种“台独宪改”草案,谋求“法理台独”。由于大陆和美国的强大压力,加之岛内多数民众的反对,“第二共和宪法” 等“台独宪改”闹剧草草收场。陈水扁原定2008年“大选”时进行“新宪公投复决”、下台前实施“新宪”的计划被打乱,通过第二阶段“宪改”实现“法理台独”的图谋落空。

  其次,“入联公投”嚣张气焰遭受沉重打击。陈水扁置大陆与美国反对、国际舆论强烈谴责于不顾,全方位推动“入联公投”,大搞变相的“统独公投”,增强了“法理台独”的现实危险性。在祖国大陆反对“入联公投”的强大攻势下,美、俄、英、法等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及欧盟、日本、德国、新加坡等58个国家公开反对“入联公投”。尤其是,美国反对“急独”态度明确、反应迅速、措词严厉、发言层级持续升高,为近年来所罕见。12月21日,美国务卿赖斯公开批评“入联公投”是“一种挑衅政策”。越来越多的岛内民众认清“入联公投”的危险性,反对“入联公投”的民意不断升高。

  再次,“入联”、“入世卫”图谋被挫败。陈水扁当局加大以“台湾”名义加入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力度,导致两岸在国际社会围绕一个中国原则的斗争极其尖锐激烈。在祖国大陆的坚决斗争下,第60届世卫大会以148票反对、17票赞成的压倒性优势,否决了台当局“以台湾名义加入WHO”的申请。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两次拒绝受理陈水扁要求“入联”的信函,明确表示联合国“认定”“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9月19日,第62届联大总务委员会拒绝将有关“台湾入联”提案列入联大议程。大陆连续第11次和第15次挫败台当局“加入”WHO和联合国的图谋,沉重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进一步巩固了一个中国的国际框架,压缩了“台独”的国际空间。

  第四,“去中国化”和“台湾正名”施政引起各界强烈反弹。台当局强行将“中国石油”、“中国造船”、“中华邮政”等公营企业,改名为“台湾中油”、“台湾国际造船”、“台湾邮政”。台当局强行启用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灌输“台独意识”,并改掉5000个用词,对中小学教科书全面“去中国化”。陈水扁培植“台独认同”、凝聚深绿选票的政治操作,加剧了族群矛盾与蓝绿对抗,引起民众强烈反弹。

  四、“遏独促和”的积极因素持续增长,“台独”社会基础进一步弱化

  大陆政经发展、国际局势走向、岛内民意演变,极大地增强了“遏独促和”的积极因素。一年来,岛内民意继续朝不利于民进党的方向发展,“台独”社会基础进一步弱化,“反独”阵营实力和民意基础有所增强。

  首先,大陆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对台政策更加务实自信,为遏制“台独”和争取台湾民心提供了更为强大的政治保障和更为坚实的经济基础。2007年,大陆经济快速发展(GDP增长率为11.4%),政治安定,社会和谐。而岛内经济增速放缓(GDP增长率为5.46%),政治动荡不安。大陆排除陈水扁当局“急独”挑衅的干扰,在党的十七大上正式确立对台战略新思想,冷静务实地提出“两岸和平发展”的战略主轴,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与人员往来,推出15项惠台政策措施(自2005年以来总计56项)。大陆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务实的对台政策,对于反对“台独”分裂、维护战略机遇期、增进台胞对大陆的理解与认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次,中美联合“制独”的策略日渐清晰,国际社会反对“急独”的阵线进一步扩大,强化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国际保障。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影响稳步提升,国际社会更加明确地承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独”,“台独”的国际空间进一步缩小。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持续增加,而台湾的“邦交国”仅剩23个。尤其是,中美联合“制独”模式形成,对于降低“台独”冒险性与危险性、维护台海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次,岛内社情民意加速朝不利民进党的方向转变,“本土议题”、“认同议题”对台湾民众的欺骗性有所下降,重挫“台独”拓展社会基础的动能。陈水扁、民进党执政无能,物价快速上涨,导致民众生活品质下降。陈水扁家族及民进党高层弊案层出不穷,重挫“清廉”、“改革”形象。陈水扁无视民生疾苦,“拼台独”“拼选举”,破坏社会和谐稳定。陈水扁当局的种种作为导致民众不满情绪日渐升高,“呛扁(抗议)风潮”盛极一时。陈水扁的民调满意度深陷20%以下的谷底,民进党“立委”选举惨败,“总统”选情始终没有起色,与岛内民意嬗变关系密切。

  第四,国民党“遏独”实力大幅提升,岛内民意继续朝“遏独促和”方向发展,增强了“反独”阵营的整体实力与民意基础。2008年“立委”选举,国民党及其盟友掌握四分之三席次,牢牢掌控“立法院”,基本排除了“台独”势力体制内实现“法理台独”的危险性。广大泛蓝军、工商界和中间选民对“法理台独”的危害有了越来越清醒、理性、务实的认识,反对“急独”、要求两岸“三通”直航、开放两岸政策的声音进一步增强。

  第五,“蓝长绿消”的势头有所加强。自李登辉上台至2004年的历次重要选举,岛内选民结构基本呈现“蓝消绿长”态势,蓝绿选举基本盘差距大幅缩小。2005年底,泛蓝军取得县市长选举的重大胜利,席次和得票率均大幅提升,初步扭转了“绿长蓝消”势头。第七届“立委”选举,国民党取得压倒性胜利,泛蓝基本盘稳步增长,而泛绿基本盘有所松动。

  “立委”选后,岛内政局、两岸关系将因陈水扁最后阶段的疯狂演出而仍旧处于高危期。蓝绿围绕“总统”选举的厮杀将更加惨烈,政局变化将更加复杂。

  (彭维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周刊》执行主编)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