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出击”四处碰壁 国际空间进一步缩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8日15:30 华夏经纬网

  三、“外交出击”四处碰壁,国际空间进一步缩减

  “拼外交”是2007年陈水扁当局鼓噪“台独”,打选战的重要手段之一。3月,当局“外交部长”黄志芳在其发表的年度“外交施政报告”中称,要“抱持不惜与敌周旋到底的决心”,以“战斗外交”,“主动出击拓展新的外交空间”。(台湾当局“外交部”网站)民进党选举的重要操盘手、当局“行政院副院长”邱义仁也公开表示,台湾应主动到世界各地去点火,进行“攻击性外交”。台湾当局加大“外交出击”力度的目的,一是“固守既有的外交防线”,避免“外交败绩”拖累选情;二是制造所谓“外交突破”,提振“台独”支持者的士气,凝聚深绿力量;三是将“外交出击”遭到的挫败,渲染为台湾被大陆打压,煽动台湾被“矮化”、被边缘化的悲情意识,挑动岛内民众对大陆的仇视,进行选票动员。

  在此基本思路下,一年来,台湾当局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所谓的“外交出击”:

  (一)陈水扁等当局党政高层频繁出访,加紧“固邦”,并伺机“过境”非“邦交国”,搞所谓“外交突破”。陈水扁年内三次出访,两次去中南美,一次去南太平洋,除了试图通过增加金钱投入和“感情”拉拢,挽救面临分崩离析边缘的“邦交阵地”、拉住心猿意马的“邦交国”;还想伺机“过境”非“邦交国”,以制造“外交突破”。但是,一年下来,台湾不仅“邦交危机”日愈严重,而且也没有国家愿意接受陈水扁等“过境”,甚至陈水扁在中美南想“顺访”其“邦交国”都被拒绝。

  (二)加强对非洲大陆的攻势。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快速发展,尤其是“中非论坛”的成功召开,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非洲地区的影响力。台湾当局对此极为担心,加紧展开对非攻势,并将举办“台非峰会”作为守住岌岌可危的非洲“邦交板块”的重要手段。会前,台湾当局声称要比照“中非论坛”的规模和阵仗,目标是邀集到非洲53个国家的人,争取全部都能有人与会。为确保非洲仅有的5个“邦交国”如数前来,台湾当局“外交部长”黄志芳专程前往非洲,亲自向每个“邦交国”递交邀请函。对于“邦交关系”处于高度警戒状况下的冈比亚、布基纳法索,台湾当局还分别赠予30万美元的医疗款项及65万美元的军服,以增加其出席会议的意愿。9月9日,虽然“台非峰会”如期召开, 5个所谓“邦交国”的领导人都出席了会议。但要保证非洲所有国家都有人参加的“台非进步伙伴论坛”,却只拼凑出35个“非邦交国”的技术官僚、学者、企业家及非政府组织代表约70人出席,而且不要说非洲国家参与意愿低下,就连岛内都没有人关注于此,事过没几天,就船过水无痕一般,无声无息地被遗忘了。

  (三)花重金收买“邦交”。为了提振士气,拉抬选情,台湾当局在拉美、非洲等地区四处寻找目标,不惜花重金通过个别国家,以增加台湾“邦交国”的数量。4月,台湾当局花重金诱使人口约17万、面积约620平方公里的东加勒比海岛国圣卢西亚与其“复交”。这一重大“外交成绩”令台湾当局兴奋不已,幻想再以巨额金援拿下与圣卢西亚邻近的苏里南。另外,在非洲地区台湾当局收买“邦交”的动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台湾“外交部”官员9月就公开表示,“三个月内,台湾与非洲某国可能有建交机会”。

  但是,这都只能是台湾当局的一厢情愿。而与圣卢西亚复交的兴奋也仅持续了不到二个月。6月,哥斯达黎加宣布与台湾“断交”。哥斯达黎加是台湾最重要的“邦交国”之一,哥国的离去,对台湾当局无疑是一沉重打击,不仅使台湾的“邦交国”数又降到24个,更令其担心的是哥斯达黎加的离去,有可能在台湾中南美洲的“邦交国”中引起骨牌效应,这将导致台湾在这一地区“邦交阵地”的崩盘。事实上,尽管台湾当局为“护盘固邦”,不惜重金,不遗余力,但却仍无法改变越来越多“邦交国”渐行渐远的大趋势。以台湾最重要的“邦交板块”中南美地区为例,在哥斯达黎加与台湾“断交”后,与台湾已“亮起红灯”或处于“相当不稳定”状态的“邦交国”至少还有巴拿马、萨尔瓦多、洪都拉斯、海地以及巴拉圭等。一个无可改变的现实是,台湾当局的国际活动空间随着其“台独”挑衅的升级而被进一步压缩。

  四、美加强对台管控,日谨慎处理对台关系

  一年来,台湾当局“台独”冒险活动不断升级,造成两岸关系的高度紧张,台海局势因此进入高度危险期。美日等国从其国家利益出发,高度关注台海局势发展,并随之相应调整了其对台政策。

  美国进一步加大对台湾当局的管控力度。年初开始,陈水扁当局为“拼选举、保政权”即摆出一副“不惜一切推动‘台独’”的架式。陈水扁在元旦讲话中大肆鼓吹“台独”主张,声称“台湾是世界的一部分,绝对不是中国的一部分”。1月18日,时任台当局“总统府秘书长”的陈唐山公开表示,“台湾的‘主权’问题需要解决”,“台湾早晚要和美国翻脸,要冲突一次”。3月,陈水扁更公然抛出台湾“要独立、要正名、要新宪、要发展,台湾没有左右问题,只有统独问题”的所谓“四要一没有”,进一步拉高“台独”叫嚣分贝。而民进党核心人物在争取民进党2008年台湾领导人选举候选人资格的竞争中,也是竞相比“独”、比“绿”。

  陈水扁当局为谋一党一己私利不惜挑起台海冲突的行为,引起美国的严重关切和不满,进而进一步加强对台湾当局“台独”挑衅的约束,以防止台海局势突变从而损害到美国的国家利益。对于陈水扁不断推出的“四要一没有”、“以台湾名义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入联公投”等“台独”冒险言行,美国基本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表示不支持或反对态度。尤其是对于陈水扁当局推动的极具挑衅性的“入联公投”,美国更是口径一致、态度明确、言辞严厉、持续不断地加以斥责,批评的层级也从主管官员拉高到副国务卿、国务卿。与此同时,美国还做出了一些警告性动作。今年5月,在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2+2会议”审议的美日“共同战略目标”中,美日去除了有关“鼓励台海争议和平解决”内容,此外,美国还降低陈水扁“过境”待遇,不批准对台出售F-16战斗机等。但是,美国对台湾当局一系列施压、管束动作并未起到明显效果,陈水扁当局仍一意孤行地继续挑战一个中国政策底线。12月21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出面批评“入联公投”是“挑衅”后,陈水扁仍公开表示会持续不断推动“入联公投”,丝毫没有罢手之意。一向对美百般迎合的陈水扁不再听美招呼,甚至公开反呛美国,有其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必须不惜铤而走险的因素;同时也有其吃定了美国为了遏制中国不愿也不会放弃台湾这颗棋子的赌徒心理。就美国而言,在其不断对陈水扁当局加压的同时,其在两岸政策上仍在继续玩弄两手策略,如在向台湾当局施压的同时,继续宣布向台出售“标准二型”防空导弹、P-3C反潜机等武器装备;赖斯批“入联公投”是挑衅,话音未落,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却表示,如果解放军在台湾海峡增加军事部署,美国会继续出售防卫武器给台湾等。所有这些都给陈水扁当局留下“美国不会抛下台湾不管”的想象空间。这也是陈水扁当局越来越不在乎美国压力的关键所在。

  在美国反对陈水扁当局推动“入联公投”声调不断升温的情况下,与台湾关系一直暧昧不明的日本,在处理台湾问题时也开始变得更加谨慎。近年来,日本介入台湾问题的步伐明显加快,台日实质关系也在快速提升。随着日本在台湾影响力的不断增加,岛内各主要政治力量对日本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陈水扁当局在承受美国反对“入联公投”的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就更加急于争取日本的“理解”与同情,以提振深绿支持者的士气。一年来,台湾当局进一步加大对日工作力度,当局党政要员频繁访日,加强与日亲台人士的联络,争取日本在以“台湾”名义“加入世卫组织”、“加入联合国”以及“入联公投”等方面给予支持。国民党“大选”参选人马英九、民进党参选人谢长廷也都先后赴日,与日本各方面进行沟通,都在努力争取日方的支持。

  尽管台湾当局竭力拉拢日本,但日本在处理台湾问题方面明显表现谨慎。对于台湾当局推动以“台湾”名义“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加入联合国”等问题,日本政府公开重申其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明确表示不予支持。对于台湾当局不断升高“台独”挑衅,连一向亲台的日本议员中川昭一表示,“台湾如果就算打仗也要独立,对日本来讲会很头痛”,“美、日其实都不愿意因两岸问题与中国开战”,“台海问题,台湾自己要有正确有判断”。虽然,日本国内仍有一些右翼人士积极支持“台独”,但日本政府从其自己利益出发,在处理台湾问题上会更加小心谨慎,而绝不可能随着陈水扁的节奏起舞。

  纵观2007年陈水扁当局猖狂的“台独”叫嚣和挑衅,以及在国际社会产生的反应,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摆在人们面前即:在岛内选举将临之际,已然无法正常应选的陈水扁当局正在处心积虑地挑起事端,甚至不惜压上台湾民众的福祉与前途,制造台海的紧张与危局,而其挑衅行为并不局限于岛内,妄图在国际上挑战一个中国基本事实与认知,是其“台独”挑衅的重中之重;而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陈水扁当局的疯狂举动,以及如放手让其为所欲为,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也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从世界主要国家、集团到重要国际组织,整个国际社会几乎众口一词地对陈水扁的“台独”挑衅说“不”。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准备作困兽之斗的陈水扁现在已经在咬牙切齿,国际社会和所有善良的人们必须陈水扁当局可能的所作所为抱有高度的警惕,并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加坚定的意志,阻止其的为所欲为。但有一点可以明确,那就是无论陈水扁当局如何疯狂和猖獗,国际社不可能向“台独”分裂势力让步,当今乃至今后的世界不会也决不可能有“台独”的“国际空间”。修春萍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