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99名村民因机场噪音诉环保总局获赔120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12:40 法制周报-e法网
宁波99名村民因机场噪音诉环保总局获赔120万
07戴家村与机场之间只隔了一道铁丝网。

  ⊙《法制周报》见习记者 邓益辉/文

  特约记者 孔令泉/图

  核心提示:20年来,浙江宁波鄞州区戴家村村民饱受宁波栎社机场的噪音骚扰,由于机场扩建工程由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戴家村99名村民依法和环保总局“叫板”,最终以调解方式获赔120万元。因为机场噪音与国家环保总局打官司,这在国内尚属首例。

  2008年春节前夕,浙江宁波鄞州区戴家村99名村民与当地政府达成调解协议,99名村民获得120万元的补偿,这是村民们为周边栎社机场的噪音污染获得的赔偿。

  代理此案的袁裕来律师说:“这是我承办行政案件以来,承受压力最大的案件。”

  矛盾

  机场噪音困扰20年

  宁波市栎社机场与戴家村之间,用一圈绿色的铁丝网分隔,过去20年间,270户村民们一直生活在机场飞机起落的噪音之中。

  栎社机场始建于1936年,是近代中国为数不多的航空机场之一。建国初属军用机场,1987年改建为民用机场。2002年进行二期扩建,2005年升格为国际机场。

  随着机场飞机升降逐渐增加,因为噪音与附近村民产生的矛盾也日益尖锐。特别是机场二期扩建后,戴家村村民所承受的噪声污染进一步加剧。

  村民戴裕定向《法制周报》记者描述飞机起落时的情形说:“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飞机来了,把电视声音开到最大都听不到。”人们说话时,飞机一来只能马上停下,等飞机过去再接着说。据村民统计,机场日平均起降飞机达到了84架次。

  村民戴瑞定曾在空军部队做过机械师,他说:“最可怕的是飞机试机时的声音。因为要把飞机调到最大速度,那声音特别响,而且这一调就是一两个小时,人在家里做什么都受不了。”

  由于长期睡眠受影响,30多岁的陈雪琴患了失眠症。她说:“这些年来,我老是去医院,每天睡不着,要吃安眠药才能睡一会儿。”戴裕定告诉记者,在戴家村,像陈雪琴这样经常去医院的人并不少见。

  专家分析,噪声如果超过50分贝,长时间处在这种环境里,人的神经系统就会受到影响。噪声平均每提高3分贝,能量就会增强一倍。噪声污染严重,甚至会破坏人体的听觉系统。经常处于噪声困扰之中,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有研究显示,长期在机场、铁道附近生活或者工作的女性怀孕后,婴儿智力低下和畸形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根据宁波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对机场附近的噪声测定,戴家村有100多户人家超过75分贝,即超过了国家标准。

  出路

  99名村民依法维权

  苦于机场噪音的危害,村民们不断地向有关部门反映。2002年12月,宁波市交通局作出处理意见,建议对受噪声影响的村民分期分批逐步搬迁,酌情给予一次性补偿。

  同时,机场总经理陈遵举也以宁波市政协委员的身份,2003年提交了《关于尽快解决栎社机场飞机噪声影响村民生活问题》的提案。当年7月,宁波市政府下发文件予以承诺,原有的噪音超标村庄分期分批逐步搬迁,所有政策处理要一次到位。

  可是,由于用地指标受宏观调控等原因,迁村的承诺一直未能兑现。2006年9月,机场扩建。晚上12时以后施工,挖土机、大卡车让村民根本睡不着。村民们开始到机场阻止施工,并大规模地到政府部门上访。浙江省信访局接待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应该找一个好的律师走司法途径。

  大多数村民们认可了这种方法,但只有99位村民最终选择了依法维权,并且委托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的袁裕来律师代理此案。

  律师调查后得知,机场的扩建工程施工之前,是经过环保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的,竣工验收时同样是经过环保部门验收的。他分析,飞机的起飞和降落产生的噪音是可以准确测定的,既然通过了环保部门的批准和验收,噪音超标的情况是不应该出现的。现在既然超标,说明环境影响评价有问题,村民们受到损害,就应该由环保部门承担责任。

  2007年8月8日,99名村民以“环保总局在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通过验收时,都没有征求村民们的意见,程序严重违法”为由,推选了姚东方、施国祥、戴建定、王义杰、戴瑞定5人为代表,向国家环保总局提出了复议申请。8月10日,环保总局受理了此案。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