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希望产生本土诺奖得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19:05 新浪嘉宾访谈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希望产生本土诺奖得主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

聊天视频
 视频:清华校长作客新浪谈高招政策  视频:顾秉林谈学术造假问题
 视频:顾秉林谈清华大学明年招生计划  视频:顾秉林称清华强调学生社会责任

  核心提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高考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根本诉求。对于目前争论沸沸扬扬的高校自主招生、高考平行志愿,以及各省市名校名额不均的问题,中国最高等学府之一——清华大学的校长从高校管理的角度,会有怎样的见解?在两会期间,新浪特邀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与会的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先生做客直播间。以下为访谈实录。

  精彩语录:

  〉〉什么时候产生诺贝尔奖并不是非常重要,重要的是现在起就必须营造一个能够产生诺贝尔奖的学术环境和氛围。

  〉〉一个学校的发展实际上要靠自身的努力,比如发展某些特殊的学科、特殊的方向来吸引学生,做得更好来吸引学生,而不能以牺牲学生为代价来招生。

  主持人马骧:亲爱的新浪网友,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先生。有一位网友在留言板中提问,想知道你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什么样的提案,或建议?

  顾秉林:我今天向政协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中国加强基础研究。中国人一直有一个梦,就是希望在本土能够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如何能够圆这个梦?作为大学校长,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曾经仔细地分析了国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产生的背景、环境,和在哪些领域产生的可能性。比如我们发现从1901年到2001年这100年间获得诺贝尔奖——这里主要是指物理学奖、化学奖、生命科学和医学奖以及经济学奖——有75%的奖项获得者出自大学。这就给我们一个思考,美国有很多其他的研究机构,为什么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四分之三产生于大学?于是我们分析了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对于产生诺贝尔奖的可能性,当时分析出有三种原因:第一,大学是一个追求学术、创新知识的机构,所以功利性较少,对研究者来讲是比较好的环境。第二点,在大学里,德高望重的大师,和意气风发的学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容易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第三点,大学里往往都是多学科的组成,不同学科间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可以碰撞出很多新的思想。

  这三条优势是其他机构很难比拟的。话说回来,我国怎么营造这样的氛围?怎么尽快地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呢?我认为,什么时候产生诺贝尔奖并不是非常重要,重要的是现在起就必须营造一个能够产生诺贝尔奖的学术环境和氛围。

  第一,政府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给高等教育的科研体制改革提供指导;第二,大学自身要进行改革,教育方面的改革,科研体制方面的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第三,研究者要潜下心来进行研究。所以我们国家政府和大学要营造氛围,研究者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工作,做基础研究,较少有后顾之忧。这样在不远的将来,我想我们国家的大学,也能够产生一批学术大师和一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

  主持人马骧:你觉得你提的这三方面,我们距离理想状态还有多远?先从微观上说,学校的环境?

  顾秉林: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家已经尽了很大的努力,给学校很大的支持,但是总体来讲投入还是不足的。分析国外大学成长的历史发现,它们也不完全靠国家投入,而是国家、社会,包括各种各样企业的赞助,包括校友的赞助。国家、社会、地方共同来支持大学,来搞研究。所以我们应当加大对大学这方面的投入,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觉得我们和理想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我国高教法很早就说,到2000年争取对教育的投入能够达到4%。但据我所知,现在仅仅将近3%,还不到4%,这也表明对教育的投入还是比较弱。另外在科研投入中,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相对来说弱一些。科研包括很多方面,我们对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所占的比重相对小一些,这个比例当时还没有印度的大。

  对于学校来讲,差距就更大了。学校的科研体制如何适应两类研究工作的需要?一类是自由探索式的,根据大家的兴趣从事研究工作。它主要以教授加上几个人的小组来进行研究。还有一部分工作,是大规模的、有组织的、由很多人构成的团队进行研究工作。这两方面的工作我们现在都缺乏很好的运行体制,包括评价指标。我们的评价指标往往是一年一评价,过分功利。实际上有些工作,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的工作,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所以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科研性质,不同人的发展阶段,要给予不同的评价体系,这是我们跟国外有很大差距的。

  第三个差距就要谈到教授本身,现在社会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风气已经影响到一些学校,很多人都希望很快出成果。但一般要获奖的成果,像清华大学这两个科技一等奖,都是经过十几年、二十几年艰苦的坚持和努力,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

  主持人马骧:有一位网友的提问,清华大学从事基础性研究的氛围你觉得是怎样的?

  顾秉林:我们希望能够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就是尊重个性的,使得他们能够潜心做学问的一个氛围,就要允许他们可能失败,可能走弯路,也允许他们犯一些错误。

  主持人马骧:对于学术造假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清华大学对于规避学术造假有什么举措?

  顾秉林:学术造假我们一般称为学术不端行为,里面包括学术造假,还有一些可能没造假但出现问题的。对于这一类问题我们学校有严格的规定,校委会通过了至少三个文件,对于如何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做了明确的规定。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下面有一个学术道德委员会,处理各方面大家提出异议的事情,学术争议、学术造假的问题,都是由这个学术道德委员会来处理的。

  实际上我校在十几年前就对教师师德做了明确的规定,是学校工会组织做的,每年开工会的时候都表彰师德先进分子,在教师当中有很大的影响。最近几年,我们着重抓了学术不端行为,特别是涉及到学术造假行为。刘辉是一个案例,我印象中在那之后没有再发现过像那么严重的。但一些在学位、学历、简历当中有问题的,我们也都做了及时的批评。

  主持人马骧:网友又有问题: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在读研究生为自己的导师打工。这样的情况你是否了解到?你怎么看?

  顾秉林:改革开放初期以后,我们发现国外的学生对他们的导师都是称“老板”。我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戏称,但也包含了一层意思,就是学生和他的导师之间,是有一些经济上的联系。因为在国外,研究生要想学习,他的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是由导师的科研经费支付的,他们从这种关系上出发,就把导师称作“老板”。但在美国,对师生关系也有很多明确的规定。清华大学在这件事上一直非常注重融洽、和谐师生之间的关系,每年新导师上岗,我们都有一个培训,就是谈如何处理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我们每年都印一份大约有200多页的“如何做好导师”,把世界各国好大学的好案例印成一本书给我们这些导师。

  还有一个也很好,我们已经进行了十多年,就是评“良师益友”。每年我们都组织这样的评选活动,有五到十个导师可以当选。在这种推动下,我们学校师生之间的关系尽量做到非常融洽。

  我是博士生导师。第一,在学生刚刚进入到研究生阶段的时候,作为一个导师主要是指导;第二,在研究生学习一段时间,他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以后,作为一个导师要对他进行引导;当他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他觉得能够做这些事情了,就可以和导师进行共同的合作研究。所以导师的职责是指导,引导和共同的合作研究。

  国外对导师这个工作也有很多不同的单词来称呼,比如说“顾问”、“指导”、“精神支柱”,还有我们传统中国美德的导师就是“师父”。我想你刚才说的,是不是有些导师对学生特别不好,把学生当劳动力,这种情况是个别的。一定要关爱学生,和学生做朋友,真正和学生心交心,才能把工作搞好。你谈的问题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也值得所有的导师认真地借鉴。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