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30年城市现代化变革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11:42 新民周刊
上海30年城市现代化变革之路
1983年开工兴建的上海宾馆,是当时“黄浦江畔第一高楼”

上海30年城市现代化变革之路
上海,陕西南路上的文化广场曾是群众集会场所,一度成为股票营业厅

  这是一个宏大叙事的主题。30年里“现代化”热情蒸腾,“城市化”浪潮澎湃,冲刷中国的地貌,时时改画国人的愿景。

  变,几乎是每一座城市最响亮的旋律。在北京,上海,广州……更不要说从渔村开始发育的深圳,旧貌新颜更替之快,简直让人又爱又恨。此地叙述的虽是上海故事,却不时有中国城市居民的通感。

  学者周振华在《崛起中的全球城市》中写道,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多循“单核心”至“多中心”的路径。从更广义的角度理解,多元而和谐,正是城市生活的魅力之源。从空间重塑,到建筑美学;从生活方式,到治理结构……城市如海,这里的文字,只是一瓢。

  上海天空下

  以住宅为中心的组合建筑空间,将“家”安放于人生之中心的心理图式,以住宅和居家为核心的日常生活方式:能够创造出这样的三位一体,上海的城市空间的重组,或者换一个说法,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空间性生产,真是非常成功。

  撰稿·王晓明 摄影·潘文龙

  我是上海人,从出生到现在,除了少年时代断断续续到郊区劳动过一年多,中年以后去国外长长短短居住过两三年,我一直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上海。对上海的大街小巷、中城远郊,我是积累了一肚子的记忆的。因此,和那些惊叹:“哇,这么多高楼!”的外来者不同,我一面强烈地感觉城市各处的新的景观,一面却常要想起这些地方的原来的样子。正是这记忆不断地将我引向这样的问题:上海的哪一些空间,在最近的日子里是被缩小、改造甚至差不多完全消灭了?取而代之的,又是怎样的新空间﹖

  消失的空间

  第一个大面积缩小的空间,是工业空间。1950年以后的30多年间,上海新建了大量的工厂、仓库和码头。它们不但聚集在郊区,更有许多直接就分布在市中心,甚至挤进弄堂里。除了厂房,那些在工厂密集的地方建造起来的工人新村,也是工业建筑的一部分。这些数量庞大、新旧杂陈的工业建筑,和在其中展开的从早到晚的规律的生活,一起组成了上海的社会主义的工业空间。不用说,1949年以后的40年里,它是这座城市中扩展得最快的一种空间。

  如今这些空间已经十不存一。内环高架路以内,原有的工厂差不多悉数关闭或者迁往异地了。当上海的浦东和北面的昆山、苏州等地,大大小小的美国式工业园区迅速铺开的同时,上海市区内外的工业空间,却同样迅速地萎缩了。

  另一个明显萎缩的空间,是公共政治的空间。1949年后的新社会对城市空间的一大要求,就是要方便组织大规模的政治集会和游行。因此,1950-60年代上海新造的城市建筑,除了工业建筑之外,最醒目的就是广场和一系列大型的会场:人民广场,中苏友好大厦、文化广场……不仅如此,各级政府机关和工厂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从改造戏院到新建礼堂,形成了无数大小不一的政治集会的场所。但如今,这一切都似过眼烟云,不但在人们的记忆中日渐褪色,更在城市的建筑空间中几乎被抹得一丝不剩。中苏友好大厦早已改名为“上海展览中心”。人民广场历经多次分割,大部分地面被新建筑——从气势轩昂的大剧院、博物馆,到下沉式的商业街、停车库——圈占,只留下狭长的一条供车辆通行。文化广场,则先是被改成一处巨型的花卉市场,接着又被拆得只剩一个边角,为一座新的“音乐广场”腾出地方。随着群众性集会越来越彻底地退出上海市民的生活,其他那些大大小小的礼堂、会场,绝大多数都挪作他用。当然还有别的大型聚会:演唱会、表演赛……人们也会激情投入、如狂如醉,但那已经与公共政治无关,你甚至可以说,体育场里的歌迷的尖叫,正是公共政治空间——从建筑的到心灵的——大面积缩小的征兆之一。

  还有一种空间也明显缩小了,就是以弄堂口、老虎灶、烟杂店和小马路为中心的闲站和聊天的地域。1950年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上海人的居住条件十分局促,低下收入者只有在住处附近开辟免费“休闲”的空间。太平无事的时候,这些空间里多半尽是三姑六婆、东家长西家短,但一有风吹草动,那就什么天大的事情,都首先在这里传布、变形。广播和报纸越是千篇一律,弄堂口和小马路边的流言就越动人,无权无势的升斗小民,除了这些地方,又有何处可以觅取自己相信的消息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要说,在区、街道和里弄以各种行政计划和组织活动,逐渐将上海人的业余生活严密地覆盖和管制起来的同时,这些引聚闲人、滋生流言的弄堂口、老虎灶、烟杂店……却自发地形成了一种非组织的社区公共交往的空间。

  现在不同了。老虎灶已经绝迹。烟杂店正快速地被各种连锁便利店取代。弄堂,虽是老上海民居的特色之一,也被拆得日渐稀少。那些弯曲狭窄的小马路,不是被改了道,就是被拉直、拓宽,两边原有的简陋住房也随之消失,车水马龙,废气噪声昔日的杂乱、安静、“公”“私”交错、街谈巷议……差不多一扫而空。

  新崛起的空间

  与此同时,又是哪一些新空间冒了出来、或者快速膨胀起来了呢?

  我首先想到的,是各种快速干道:地面的、地下的、高架的……它们上下交叉,互相纠结。其次是商业空间。商铺、购物中心、“大卖场”、“写字楼”、宾馆……不但面积巨大扩展,样式也愈益整齐。第三个,就是政府和国有垄断企业的办公空间,它的扩展非常特别,主要不是表现为占地面积的扩大——虽然这方面也很可观,而是表现为建筑样式的豪华升级。

  不过,扩展得最快、规模也最大的,还要算住宅空间。倘从飞机上俯瞰上海,你会发现它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晒砖场,密密麻麻排列着直立砖坯式的住宅楼。住宅空间的扩展不仅是住宅数量的剧增、市区面积的扩大,它更造出了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一种以住宅为中心的组合空间的形式。

  什么叫以住宅为中心的组合空间?你从市中心往西南、北面和浦东方向走,到那些新的大型住宅区看看就知道了:整个地区的规划,完全是以住宅为中心的,其他所有的项目:地铁站、公交车站、超市、学校、餐馆、诊所……都成了住宅楼的随从。

  当然,新的组合空间并非只在市区边缘铺开,它也在市中心持续扩展。或者把老房子成片地拆掉,像在浦东新区一样大刀阔斧地建设;或者见缝插针,先造两幢昂贵的公寓楼,然后一家一家地改造周边环境:迁移工厂、关闭仓库、推走小店、翻造商铺……这些年来,市中心的许多街区,变得越来越干净、越来越“休闲”,满眼是别致的咖啡馆、小巧的专卖店,连花店的花卉都比别处鲜亮而多姿。

  住宅空间“发展”到这一步,已经清楚地改变了自身的涵义:它不再只是“居住”的空间,同时还关乎餐饮、交通、医疗、教育……几乎所有的城市生活。因此,住宅不再只是影响上海人的居住状况,它同时还影响整个的城市空间:这条轻轨线为什么要从这里走,那座“大卖场”为什么选址在那里,这幢办公楼为什么造这么高,这一些大学为什么搬迁到远郊…… 在几乎所有重大的空间改造的背后,你都能看到以住宅为中心的组合空间形式的深刻影响。

  尽管只有十多年的历史,新的组合空间还远没有覆盖整个上海,但是它正日益成为新上海的一种主要的空间形式。房地产开发商顺理成章地跃跃欲试,要充任整个新都市空间的第一设计师。

 [1] [2] [3]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