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神舟七号关键技术已突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07:48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张国栋 姜玉泰

  神舟七号拟于今年10月份发射的消息甫一传出,便受到了国人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飞船系统原总设计师戚发轫3月11日在搜狐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神舟七号关键技术已经取得突破。

  三步走方案

  载人航天是一项庞大精密的工程,这个工程以什么起步,如何进行?戚发轫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了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方案。

  他介绍说,1992年1月,中央确定了92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前期准备时,确定了三步走的方案。

  第一步,建立一个大系统,把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天,运行一段时间,安全返回到地面。这一步通过神舟五号和六号已经圆满地解决。第二步,要建立一个航空实验室,为第三步建立空间站作一些技术准备和技术实验。“这就有很多关键技术要解决。首先,建立空间站,就需要大部件的组装。空间站在运行过程中,万一有问题要去维修,航天员就要完成修理任务。因为空间站不是一次发射,是多次发射,要对接起来。空间站有了以后,飞船作为一个天地往返的运输工具,可以和另外一个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对接,所以必须有交会、对接的技术。几个大的舱段,对接以后变成一个组合体,能够很好地运行。这些问题都要通过第二步来解决。”第三步,建立一个中国长期有人驻守的空间站,做很多地面完不成的工程、技术和科学实验。

  关键技术的突破

  与神舟六号相比,神舟七号的技术有哪些关键性的技术突破?

  戚发轫介绍说,神舟七号在继承神舟五号、六号一些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到目前为止,这些关键技术经过地面的长期准备,都已实现了突破。经过总装、测试、检查后,就可以把产品运到酒泉发射场。

  关键技术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一是气闸舱。要在飞船上建立一个气闸舱,人出去以后,不影响舱里环境的变化。二是航天服。“衣服的问题非常复杂。由于月球没有空气,就必须由环境来控制这个系统,保证衣服里面的空气跟地面的压力、组成成分都一样。天上的温差比较大,太阳照到的时候,有100摄氏度,背面照不到的时候是负100多摄氏度;另外,太空有很强的辐照,所以衣服还要防辐照,非常复杂。衣服做好了,人穿着合不合适,穿着这个衣服能不能从门里进出,能不能开关门,现在正在作实验。”

  不是最好的,但是自己的

  嫦娥一号的顺利升空让国人群情振奋、信心倍增。那么中国现在的航天科技实力究竟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戚发轫说,这些年来中国航天技术的进步非常大。我国用比较短的时间、比较少的投资,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达到了现在的水平。“现在是什么水平呢?就是世界目前正在运行的水平。”

  “比如说我国的载人飞船,是目前所用的飞船中最好的,探月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也是相当的。但是必须承认,跟他们相比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中国的第一颗卫星是世界第五,载人航天是世界第三。我们的探月,从国家来讲,可能是第五;从地区来讲,可能是第四;从第一次发射就成功来讲,可能是第二。所以说,现在我们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了。但是在一流里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但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是,我们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我们是自己的。我们是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做成功的。”戚发轫说。

  大火箭工程已立项

  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也是大家关注的话题。那么我国的运载火箭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戚发轫介绍,到目前为止,要完成第一步和第二步的任务,现有的嫦娥F火箭就可以满足要求了。但是到第三步的时候,也就是探月进行到第二步的时候,现在运载火箭的能力就不够了,就需要具有更大运载能力的火箭,“探月的时候,因为要上月球,要求就更高了。如果没有这个运载火箭,我们国家的载人第三步就不能实现,探月第二步也不能实现。从探月、载人以后的发展来看,中国需要一个具有较大运载能力的火箭。”

  “我们国家的大火箭工程已经立项,正在做。”戚发轫最后说。

  ■相关链接

  宇航员正进行舱外行走训练

  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下半年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目前飞船、火箭、宇航服等设备都已经就绪,正在进行严格的地面检查和考核。宇航员正在进行开关舱门、在舱外行走、工作等各种训练。

  (据人民政协报)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