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台湾民主进程备忘录:民众政治激情退烧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11:12 南方周末
作者: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盛治仁(台湾东吴大学政治学教授) 台湾“总统”大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慢下步伐来回顾台湾民主政治的进程,感触格外深刻。 民主的好,民主的坏,以及民主的丑陋,在每一位经历过这段过程的台湾人心中,都是点滴在心头。 台湾的政治,长期以选举为核心,其实只能说是民主发展的初期阶段。除了程序正义的选举之外,对于实质正义所应该包含的政策质量、社会正义、操守道德、思辨民主等内涵,才是真正决定民主质量更重要的元素。这些实质要素的成熟与进步是没有止境的,需要长期的养分,来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这些是台湾政治下一阶段追求的目标。 选战乱象掩盖了什么 台湾政治在过去这段时间的实践,引来许多褒贬不一的评价。由人民定期透过投票的方式决定各级行政首长及民意代表,改变了长期的威权结构及政治运作方式,在初期让人民感受到当家作主的滋味。但在一次一次的权力竞逐和更迭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当家的时间似乎偶尔才会出现,而且持续时间相当短,政治还是一种由少数人操控的工具,只是操控的形式有了改变。过去由上而下的威权操作变成了以民粹为主的动员操作。政治人物为了赢得资源分配的权力,积极寻找和利用各种可以运用的社会分歧,在选举过程中划分敌我、全力动员。每一次的选举就是一次激烈的对立,把既有的分歧辨识得更加泾渭分明。为了能够胜选,更是不择手段地竞选。 回到台湾推动民主的历史进程,选举的开放是当中最重要的元素,台湾民主的好与坏也多和选举有关。为了赢得选举,竞选过程中的负面手法和激烈对抗,甚至于撕裂族群和不择手段的招数,让外界对台湾民主形成了不良的印象。从笔者留学时期的“国会”打架,到国民党因黑金下台,乃至于民进党执政后的朝野恶斗以及贪腐失政,还有选举时的突发事件如“两颗子弹”和“走路工事件”等等,都让台湾的民主过程成为全球华人瞩目的焦点,可惜的是负面印象多过正面形象。但是在这些喧嚣纷扰的多元表象中,台湾人民在一次一次的激烈选战对抗中所累积的民主体验和共识形成,往往被不经意地忽略。 这是一个两极化社会吗 如果我们只专注于媒体上呈现的台湾,会认为这是一个对抗激烈的极化社会。如果我们只从政治人物的言行去理解台湾的民主,会认为这个体系只有权谋算计和粗鄙水平。我们不否认这些现象的存在,但希望将其依正常比例还原,并讨论这个过程对台湾民主造成的长远影响。 就极化社会来说,经过媒体长期的突显,似乎大家对台湾民意分布的模式已经形成了刻板印象,认为台湾是属于统独对立的两极化社会。这个印象当然和激烈的选举过程以及媒体选边所形成的极化论述有关。选举本来就是同中求异的过程,尽量找出社会分歧去划分敌我、创造动员能量。就新闻的运作来说,它更加强调放大冲突点,似乎台湾政坛每天充满对立,也反映台湾社会的民意结构。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或许美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作为借鉴。 美国总统选举,在2000年和2004年也都形成激烈的对抗,不但选举过程激烈,选后产生争议;而且也有明显的地域选票结构性差异。美国媒体也一样强化散布美国社会极化的印象,甚至产生了“两个美国”的论述。针对此现象,美国著名的政治学者Fiorina在2005年出版了《文化战争》(Cultural War)一书,认为这样的看法并无法反映真实的美国民意结构。他针对美国重要议题民意调查的长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从时间因素的角度来看,不但美国民意并未趋向两极化,反而在重要的社会分歧上都有逐渐朝中间温和方向集结的态势。换言之,美国社会的民意结构不但没有逐渐分裂对立,反而往逐渐凝聚共识的方向发展。选举的过程或许激烈,结果或许接近,但并不表示这就是社会极化对立的证据。美国媒体和一般的刻板印象对两极社会的描述与现实并不相符合。 作者对台湾的民意结构亦有类似的看法。虽然目前尚未完成实证资料的完整分析,无法做出明确的推论,但从初步对重要政治议题的民意结构来观察,虽然过去十余年来经历了多次激烈选战的洗礼和政治版图的剧烈变化,台湾民意不但没有越趋两极,反而更有共识。以统独议题为例,根据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长期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维持现状的受访者的比例稳定超过五成以上。另外,根据笔者研究调查的结果,虽然台湾两大政党在两岸经贸政策上有相当明确的分歧,但是台湾民意对于例如直航、开放观光以及农产品输出等问题,却都有高度的共识。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民主实践在台湾的经验,或许并不是如一般在媒体中所呈现出来的负面乱象,而是在混乱中慢慢发展出新秩序的过程。从1987年解严以来的过程与其说就是实施民主的结果,不如说是从新兴民主过渡到成熟民主的必经转型阵痛。 政治激情哪里去了 除了民意逐渐趋向温和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发展值得重视,就是政治激情的消退。在选举开放的初期,台湾民众对于政治的激情,可以说是举世罕见。选举造势场合十数万人集会吶喊的场面,不但是竞选阵营动员的利器,更是国际媒体瞩目的焦点。2004年“总统选举”的末期更是经典,民进党动员了200万人参加“牵手护台湾”的活动,而国民党则发动300万人的“换总统救台湾”游行。曾几何时,这样的动员能量大幅消退。许多造势晚会的场合即使经过动员,人潮依然稀稀落落。而选举的期程更是明显被压缩,2004年的“总统”选举早在选前一年多就启动,而2008年的竞选过程则在选前半年才逐渐加温。同样的“公民投票”议题,在2004年独领风骚,成为主导选战的最大政治议程。不管是“防御性公投”的合法合理性,“公投”的文字,“公投”正反方的辩论,以及对“公投”影响的探讨等,都大篇幅地占据了媒体的论述空间,主导了选战的走向。到了2008年,不但1月份伴随“立法委员”选举进行的两项公投案投票率连三成都不到,在“总统”选举竞选过程中,关于“公投”的讨论也远不及2004年的光景。 另外一个重要的指标现象,就是投票率的持续降低。以“立法委员”选举为例,1992年的投票率是72%,1995年的投票率降为68%,2001年略降为66%,2004年再降为59%,2008年则又略降至58.5%。十几年的时间,同一类型选举,投票率降低十几个百分点,幅度不可谓不大。这些数据是台湾民众政治激情退烧相当有力的佐证。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