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耕:五年来检察机关工作有很大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12:17 央视《面对面》

  导视:

  两会重要议程——审议两院报告

  公正与效率,5年来,全国法院取得了哪些进展?

  董倩:这个历史性的进步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

  张军:我们过去五年受理的案件数3000多万件,是改革开放初五年的260万件的10倍多。

  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全国检察院又有哪些突破?

  董倩:您感觉到什么样的变化?

  张耕:我们的职能作用切实地发挥,我们的检察改革扎实地推进,我们的队伍的素质在逐步地提高。

  面对面——董倩专访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人。

  张耕, 一级大检察官

  1944年9月生,陕西蓝田人,

  北京政法学院法律系法学基础理论专业毕业

  1968年7月参加工作

  曾任司法部党组成员 副部长

  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

  2003年10月至今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

  解说:2008年3月10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向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董倩:在关注过去的五年的时候,您感觉到什么样的变化?

  张耕:我感觉五年来,检察机关的工作确实有很大的变化。总的来看它是发展了,五年来,我们在中央的正确的领导下,我们的法律监督全面地加强。我们的职能作用切实地发挥,我们的检察改革扎实地推进,我们的队伍的素质在逐步地提高。我们的执法保障比过去更加有力,检察机关通过发挥自己的职能,应该说为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我们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解说:2003年到2007年,全国各级检察院进一步加大打击刑事犯罪的力度,共批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4232616人,提起公诉4692655人,比前五年分别上升20.5%和32.8%。全国各级检察院在加大惩治犯罪力度的同时,也在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过去的5年,检察院系统对涉嫌犯罪但无逮捕必要的,决定不批准逮捕达149007人;对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决定不起诉73529人。

  董倩:为什么要这样?

  张耕:主要是为了缩小打击面。比如说:青少年犯罪,我认为就是要本着一个教育、挽救的这么一个方针。我们现在不是说抓人越多越好,你如果抓上一个人,那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他可能涉及好几个人,这样我们可能社会的对立面就会增加。如果说我们能够挽救一个人,可能就会化解很多的因素,减少很多的社会的矛盾,社会的对立面。

  董倩:宽严相济这里面就存在一个界限的问题,一个度的问题,由谁来把握?

  张耕:那当然还是要有规定了,宽严相济不是意味着一味地宽,不是只强调宽,它是宽和严要相济,该严的一定要严,所以说现在这个刑事犯罪还处在一个高发的这么一个形势下,对严重的刑事犯罪不能够手软,还是要依法打击,但是相对来说,对那些应该从宽的,那你还是要从宽。所以这才能起到一个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这样整个社会它就处在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

  解说:在过去的5年里,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在依法查办职务犯罪上工作成效显著。

  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79696件209487人;已被判决有罪达多116627人,比前五年上升30.7%;2007年有罪判决数与立案数的比率比2003年提高了29.9个百分点。

  董倩:在查办职务犯罪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检察机关强调叫务必搞准,为什么会提出这四个字?

  张耕:因为务必搞准在什么时候都要强调务必搞准。过去我们讲打击犯罪要做得稳准狠,其中一个就是准,所以说准就是你真正能够查清他的犯罪事实,不冤枉人,不搞错人。那么查证职务犯罪为什么还要更加强调这个问题呢?因为职务犯罪我们查处的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如果说,你不强调搞准,那你可能就会出现错案或者冤案。那么一个国家工作人员如果被错了或者被冤了他肯定就影响这个部门的工作,影响国家权力的运行,这个带来的后果很严重的。

  董倩:那么在提出这样的一个务必搞准恐怕对你们找线索方面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张耕:这样就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认真地依法去办。不管是你发现线索也好,查证线索也好,获取证据也好,最后你决定对他逮捕还是起诉,在每一个环节你都得搞准,这是对我们检察人员的一个高标准要求,但这个要求是对的,正确的。

  解说:在过去的5年里,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在依法查办和积极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中,一直强调紧跟热点,重点查办发生在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和经销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立案侦查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19963件,涉案金额34.2亿多元。

  董倩:商业贿赂肯定涉及到的就是一些热点的部门。那么在跟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是什么?

  张耕:这些人他往往都是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而且他都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因此你在查办职务犯罪,在办案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对于检察人员来讲,我们要求是你要敢碰硬,要敢于去克服这些阻力。克服阻力这个方法有很多,一个我们要依靠党的领导,依靠群众的支持。另外,对下级如果遇到阻力,那上级机关要支持下级机关来查办案件。对一些重要的案件,或者阻力比较大的案件,我们可以把案件提上来,由上级机关来办,我们叫提办,有些我们可以督办,就是我派人下去督办,就是采取这么多种的办法,来克服办案中间的阻力。

  董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检察人员他处在了这种,应该说他处在反腐败的最前沿,那么在涉及到这些热点问题,商业贿赂问题的时候,他一个人,一个检察人员,恐怕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诱惑,他能不能经受住这个考验?

  张耕:当然他会受到各方面的诱惑,这是肯定的。但问题就是说,首先检察官在查办案件中,你先要做到清清白白。如果说,你在查办案件中出现了违法违纪的问题,那我们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因为在我们检察人员中,也不是说是什么问题都没有,不是这样的,有一些检察人员,甚至包括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如果你构成犯罪那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该捕的捕,该诉的诉,要把他送上法庭去接受审判。如果你是违纪的问题,该党纪处分党纪处分,该政纪处分政纪处分。所以检察人员是受到这样那样的诱惑,也受到严峻的考验,但是关键是你自己要能够经得住这种考验。

  解说:5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对失职渎职造成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犯罪继续采取高压态势,同步介入事故调查。

  董倩:以往在不是同步介入的时候,在面对重大安全生产事件的时候,它是一种什么样的介入方法?

  张耕:事故基本上查清楚了,涉及到了有关人员的时候,检察机关当然要去立案侦查。

  董倩:那现在的同步介入?

  张耕:现在的同步介入就是及早地发现线索,就是在查这个事故本身的时候检察机关就进去了,进去了以后,在查事故的过程中,他就更容易发现职务犯罪的线索,因为这种安全事故,之所以频发,我们从实践中感觉到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这个安全事故背后的职务犯罪往往打击不力。比如说一个矿难发生以后,处理矿难的时候,往往很容易就这个事故来处理这个事故,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有的甚至判刑了。但是对这个矿难背后,国家工作人员不履职,或者滥履职对这种现象往往可能考虑的不是太多。

  董倩:有没有见成效,就是实施同步介入这种方式?

  张耕:有啊。比如说现在发生的这些煤矿的大的事故,安全的主管部门,他们在查这个事件的时候,检察机关就同时去了,去了以后就比较容易发现这样的线索。那么这几年来,从检察机关查这一类事故的职务犯罪情况来看,确实是发现了一批犯罪。

  解说:5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纵容违法违规生产、不报、谎报重大事故等涉嫌犯罪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193人。

  董倩:这个数字,1190多人这个数字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张耕:这就说明起到一个震慑的作用。那将来这个主管部门也好,负责人也好,就会从里边吸取深刻的教训,减少事故的发生。

  导视:顽症——超期羁押,5年来,全国各级检察院取得怎样的进展?作为法律监督部门,检察院系统又是怎样监督自己,人民监督员制度实施5年来,收效如何?面对面——董倩专访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院长张耕。

  解说:2003年到2007年,全国各级检察院在加强刑事诉讼法律监督的过程中,注重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在过去的5年里,全国各级检察院进一步加强对侦查、审判环节超期羁押问题的监督,建立健全纠防超期羁押的长效机制。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各个诉讼环节新发生的超期羁押从2003年的24921人次下降到2007年的85人次。

  董倩:为什么五年来,数字会下降得这么大?

  张耕:这个主要是检察机关把这件事情,作为一个专项的治理工作,因为超期羁押它所带来的后果,实际上就是严重地侵犯了这个当事人的权利。而且,造成了案件的长期不能得到处理,不能得到结案。所以这个问题在一段时间群众反映很强烈。要治理了那就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所以检察机关就和侦查机关、审判机关三个部门联合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你要来清理,就是现在在哪个环节上有多少超期羁押的问题,一个一个清理,清理以后就来解决,你超期羁押了,你现在该放人就放,该处理的案件就抓紧处理,所以经过三个部门的共同努力,超期羁押的数量就降下来了,也是逐步降的。

  董倩:那这三个部门共同做这件事情,这种情况能够持续多久?因为以前也是存在过这种前清后超,边清边超这种现象?

  张耕:我们不能够期望通过这一次的专项地治理或者叫清理把这个问题全部解决,以后就不再发生。实际上在我们的诉讼环节,现在超期羁押也在发生。那怎么办呢?我们现在就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就是治理超期羁押的长效机制。怎么建立这个机制呢?就是我们每一个诉讼部门,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大家都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都要严格地依法办事,在你那个环节上,来防止超期羁押,就是各自要做好各自的工作。另外检察机关要发挥监督的作用。比如说,现在我们就建立一些制度,像提示制度,我们看到你这个时限快到了,那马上就提示你这个时间到了,你赶紧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现在也不能说将来一切超期羁押都不会发生,问题在于发生了以后我们就很快解决它。

  董倩:恐怕对你们来说也是一个压力,因为你们将来的数字,如果比这个再高,老百姓意见就会大。

  张耕:压力大是有的,但是问题我想只有我们重视这项工作,而且不断地完善这些制度,还是会减少的。超期羁押的数字还会减少。

  董倩:是在85这个人次的基础之上减少?

  张耕:我们还要争取再减少,越少越好,最好不发生超期羁押。

  解说:过去的5年里,全国各级检察院在履行监督职能的同时,也在加强对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从2003年9月起开展了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截至去年底,全国已有86%的检察院开展试点。

  董倩:2003年到现在,人民监督员这个制度实行得怎么样了?

  张耕:我感觉实行得还是很好的。那么从2003年到现在,监督员监督的案件有21700多件,经过人民监督员监督之后,他们对检察机关的决定有不同意见的据统计大约有930多件,这个意见提出来以后,检察机关要认真对待的,在这930多件案件里面,检察机关接受了人民监督员意见的有514起,说明这500多起案件,作为检察机关原来的决定,不管是批准逮捕也好,还是撤案也好,还是不起诉也好,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董倩:因为以前都是我说了算,现在有了人民监督员制度,我就要听你的意见,能很愿意接受吗?

  张耕:那就是要转变观念。要强化这个意识,有了这个意识就感觉监督员监督是好事,是帮你找问题避免你犯错误,避免你出问题。

  贾春旺同期:当前检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检察职能的发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

  董倩: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里面,后面也有一部分提到了自身工作的不足,怎么看待在过去的几年里面,自己自身工作这些不足?都有哪些方面的不足?

  张耕: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法律监督的能力,我们队伍的素质,和现在人民群众的这种诉求的要求不适应。现在案件的增多,也有这个问题,再一个信访案件的增多,也是一个反应。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检察机关作为一个法律监督机关,你应该有能力来很快地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现在看来我们这方面的能力还不适应需要。

  董倩:您讲的能力不适应需要,这个能力怎么理解呢?

  张耕:比如说,我们能不能敢碰硬,你遇见阻力能不能自己去顶着干?这也是一个法律监督能力的一个表现。

  董倩:要这样说的话,那还不如要求每一个检察官都恨不得做到这个像铁人一样,因为现在我们知道,社会的诱惑越来越多。

  张耕:所以说这个是个客观现实问题。我想一个就是刚才我讲的要从思想上有一道防线,再一个就是从制度上要有一道防线。

  董倩:哪个最重要?

  张耕:制度,严密的制度。就是经常说的使他不能够为。

  董倩:不敢碰这个高压线?

  张耕:不能为,制度很严密,不能为。还有一个就是要解决他的保障问题,对吧。你比如说这个检察官如果说他的保障很充足,那也可能他对一些问题他就看得很淡了。

  董倩结束语

  董倩:在过去的五年里,为了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都在做着各自不同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有成绩也存在不足,但是人民始终相信,只要他们心中时刻牢记着司法公正、一心为民这句话,这种意识,他们未来的工作一定会做的更好。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