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两高新掌门人尘埃落定 延续专业化特色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11:12 人民网
王胜俊(后右二)当选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代表们向他表示祝贺 新华社发 曹建明(后排中)当选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代表们鼓掌祝贺 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摄 最高人民法院历任院长 最高人民检察院历任检察长 各负重任的“两高”之长,作为一把手,他们将必须保持法律家的思维,也必须扮演政治家的角色。 不同政治路径 3月16日,“两高”新掌门尘埃落定。 曹建明,将脱下中国一级大法官袍,走向首席大检察官之位;王胜俊,在披上首席大法官袍时,身后是陪伴他15年的副总警监警衔。 这可能是1949年以来最有意思的法检两长交替:在“首席大法官”、“首席大检察官”、“副总警监”这些现代法律语汇中完成转换。 1992年,王胜俊成为被授予副总警监警衔的13位政法人士之一。当时他是安徽省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这一年,曹建明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7岁的他已是华东政法学院的著名教授。 十年间,曹建明第一个走进中南海讲法制课,之后从上海来到北京,由学者成为官员。2002年,他以最高法院副院长之身荣任中国一级大法官。有人说,当年在最高法院副院长提名人中,曹建明的履历让人看到了“学者的出路、教授的荣耀”。 此次当选最高检检察长,曹建明又创造了法律学者从政所能达到的最高级。 相比之下,王胜俊的上京路并无熠熠星光。正如和他有过接触的人所说,他的仕途如其个性般“稳健从容、中正平和”。1993年,当了近18年安徽省政法委书记的王胜俊来到北京东华门——中国司法体制运行的中枢——中央政法委。 在中国政治体制下,政法委是党委的职能部门,是同级党委协调各政法部门工作的重要机关。政法委在维护治安形势、维护重要时期政治利益方面承担中坚作用。现实中,政法委又似司法机关,它经常是某些大要案的协调机构。一直以来,因其地位的特殊性,政法委也饱受干扰司法独立之非议。 1998年,王胜俊升任中央政法委秘书长,一当就是十年,而这十年正是体制内外司法改革要求最迫切的十年。 王胜俊任职15年的中央政法委是中国司法改革重要的发动机,近些年几乎每项重大司法部署都从这里发出,而且也只有强大的中央政法委才可能协调中央编制办、中组部、财政部等政法系统外部门,共同开启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船。 正因如此,有着30年地方和中央政法委工作经验的王胜俊,尽管非法律科班出身,亦被法律界人士看作深谙中国司法体制运行逻辑的“内行”。 在法律界人士看来,“内行”有另外含义:就是懂法律、懂现代意义上的法律理念和法律规则。鉴于法律职业的专业性,学过法律被视为“内行”的最基本条件。 从革命人到政法人 从1949年沈钧儒、罗荣桓分别出任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检察长起的之后40年,“德高望重”是“两高”首长人选的共同特点。“延安五老”中的二老董必武、谢觉哉就曾担任最高法院院长,他们的继任者杨秀峰、江华是参加革命多年的老前辈,多位最高检检察长如张鼎丞、黄火青、杨易辰也不例外。 他们中有学法之人,也有人在任院长前从事过法律职业,如沈钧儒曾经是大律师,董必武曾在东京私立日本大学攻读法律,杨易辰早年就读于天津法商学院。总体而言,历任两高之长多数都是久经考验、功勋赫赫的老一辈革命家。(来源:南方周末)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