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防御极端气象灾害的体系和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2日01:35 21世纪经济报道

  构建部门联动的防灾机制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气象局在灾后提交给国务院的评估报告中,提出了四点建议:由国家应急管理机构牵头制定重大气象灾害的政府专项应急预案,构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社会联动机制;尽快出台《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从法律层面促进气象灾害应急部门联动;制定和实施《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建设;加快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形成和建立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实时充分共享的信息交换机制。

  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政协发言中,提出要建立防御极端气象灾害的体系和机制。

  他的建议包括:加快制定重大气象灾害的政府专项应急预案;完善应急预案的启动机制,在灾害尚未发生或未造成大的损失之前,根据灾害预测评估,提前启动应急预案或紧急响应;建立多灾种早期预警机制并完善部门联合、上下联动、区域联防的防灾机制;尽快出台《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防御重大气象灾害中的职责和义务。

  《条例》初稿已经上报国务院,气象局正在争取列入国务院法制办今年的立法计划,许小峰说,最终形成政府条例,还需要一个过程。

  《条例》将突出气候灾害评估的地位和作用。“国家划分主体功能区时,要根据气象灾害分布的特点进行经济布局。这也是《条例》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于新文说,这个问题很重要,政府要拿它作为决策的依据,“国民经济规划、建筑设计标准和城市发展规划,都要考虑气象灾害评估。”

  郑国光还建议国务院成立防灾减灾的统一指挥常设机构,统筹调配各方面资源,强化对全社会和各部门、各地区应对防范重大灾害的领导。

  “部门间联动的指挥权应该放在国务院应急办。”许小峰主张强化国务院应急办的指挥权。

  国家应急办设在国务院,比较容易做到统一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要加强它的责任,提高它的影响力,各部门服从国家的统一指挥,比较符合层级管理的关系。与此相对应,各部门和地方上虽然也设有应急办,但作用都很有限。中国气象局应急办在紧急状态下相当于一个信息中枢,负责信息的传送汇总、启动应急响应,并在系统内进行综合协调。

  为了强化国务院应急办的指挥作用,许认为有必要将其提升为部级单位。“气象部门发布预警信息,应急办根据不同的预警级别进行指挥,各部门按照预警要求采取行动。”他认为,这样指挥关系就理顺了。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