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的东西难以得到全部承认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16:33 南都周刊

  南都周刊:有这么多人反对,山东还是要做,你们有没有矛盾的地方?

  葛剑雄:比如他们要力推孔孟,我就不认同,我认同的是56个民族的文化,不仅是华夏文化。他们虽然倾向用我们的方案,到时候也会有很多修改的地方,但如果他们把这个方案改得面目全非了,就不能说是我的方案。

  我在总论里面,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必须遵循的原则的第一条,就是严格遵守宪法。还有维护民族团结、展示多元文化、尊重宗教信仰等。还强调它必须具备国家级文化功能,有了这种高度,才可能避免各地模仿。

  我们设想在核心区建一座中华伟人堂暨国家纪念堂。北京现在只有一座毛主席纪念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者是专用的,后者只纪念1840年以降的人民英雄,应该有一座国家级的纪念堂,纪念各民族的祖先、杰出人物。法国巴黎就有先贤祠,不少国家都有法定的国家纪念堂,宗教国家都有国家教堂。如果将这座纪念堂建在“标志城”,今后像清明纪念、抗战胜利纪念、历史伟人周年纪念等就可能在那里举行,平时可供民众瞻仰。

  南都周刊:很多专家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座城是无法标志的。

  葛剑雄:从学理上讲,我肯定是认同的。什么叫中华文化的标志?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都如此丰富,还有56个民族,拿什么去高度概括?

  文化这个东西是自然形成的,有很长期的过程积淀,人造是造不起来的。唯一能代表的地方就是首都,只有它是法定的。所以我首先跟他们解释,这是一个人造的概念,是外加的,外加的是没有人能够全部承认你的,除非得到国家的授权,由国家确定下来。

  所以我认为,你要建随便怎么建,只要一条,除非中央政府给你授权,给你建。第二个,建什么,为什么建在你这里?只有人大授权才可以成为“国家级”,而且我也不主张用祭祀,而是用纪念。

  南都周刊:还有“文化副都”的概念,有些人觉得有夸大之嫌。

  葛剑雄:这个“文化副都”的概念是我想了好久想出来的。中国不存在这样的东西,只能人造一个出来,中国自发形成一个圣地,形成一个文化标志,一千年以后也不会这样。但是在做这件事上面,我是做一个命题作文,到目前为止我想不出有更好的办法。

  “文化副都”的概念,是根据承担的功能,建一座新城,使它承担一部分首都的文化功能。将原来应该建在首都的文化设施建在新城,将原来应该在首都举办的典礼、仪式、活动、展示移到那里去举办。这样做的好处是,减轻首都已经很繁重的压力,缓解首都的过分拥挤状况,不重复建设,且成本更低,设施的大环境更好。更重要的是,建成后的设施能有经常性的、国家一级的活动,充分发挥其文化建设功能,不会造成浪费或闲置,也可避免各地方之间的恶性竞争。

  建“标志城”也无不可

  南都周刊:如果你没有做这个项目,是完全置身事外的,你觉得这样的项目有意义吗?

  葛剑雄:首先,我不会主动提出来要去做。我说了,文化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中国不是宗教国家,不存在一个得到大多数人信仰的圣地。中国文化应该包括各民族的文化,是多元的,并非只有汉族(华夏)文化;即使是汉族文化,也不止儒家或孔孟一家。中国文化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意义极其深刻,无法由一座单一的建筑物或艺术品来显示或象征;济宁市(辖曲阜、邹城)在传统文化资源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并不一定比其他地方更有优势,更不是唯一的。

  但如果国家有这个实力,造一个也无不可。

  对不同的人它的作用是不同的。如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可能意义并不大,因为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我都知道,不必通过这样一座“标志城”来了解或体会,而且我也不喜欢搞这类形式。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对历史和文化的认同离不开具体的内容,包括各种仪式和活动,“标志城”就能发挥作用,自然有其必要。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