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政协副主席称海南体制创新先行全国一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21:19 南海网

  南海网3月12日消息: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长期从事改革研究的我省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成为了“两会”记者争抢的采访对象。

  海南实行多年的“小政府、大社会”体制,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探索实行的大部门体制有何相同之处?面对国务院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海南应该如何进一步努力?迟福林委员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予以了耐心解答。

  海南只实现了初步的“大部制”

  早在1988年,省政府就提出要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构想,加大了政府体制的改革力度,实行政府职能转变。迟福林认为,海南推行“小政府、大社会”改革,使行政体制走在了全国前列,曾在全国产生很大的影响,也积累了重要的经验。

  迟福林指出,海南“小政府、大社会”体制,体现出“大部制”的一些特点。一是把职能相近的机构有机地组合,如将人事劳动保障、文化广电出版体育整合一起,与本次国务院调整变动机构的方案一致。二是海南一开始就强调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弱化对投资项目的管理,这一指导思想与“大部制”的初衷一致。三是海南原来把政府的一些职能转移到社会,取消了一些主管厅局,这与国务院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也相吻合。

  但迟福林认为,海南只实现了初步的“大部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根据新阶段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

  进一步推进有海南特色的行政体制改革

  迟福林说,海南要按照“大部制”的要求,进一步调整政府机构,进一步推进有海南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更加明确地将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作为目标,进一步推进政府转型;进一步的按照决策、执行相互分离、相互协调的原则,强化政府作为决策主体的决策责任,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执行系统,建立良好的权力运行机构。

  迟福林还认为,要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进一步把公益性的、社会性的职能转移到社会,使社会组织能够广泛地参与到政务中来,建立政府与社会的良好关系;要实行政务公开、社会监督方面出台相应的措施,使政府真正能在阳光下运行,减少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迟福林指出,海南各地政府正在积极探索权力下放,在权力下放过程中要注意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在严格责任划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下放权力,使各级政府都能尽职尽责,发挥应当发挥的作用。

  省工业经济与信息产业局:海南体制创新先行全国一步

  (记者张中宝)“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是中国发展工业化的新思路。这种思路恰好和我省2006年组建‘海南省工业经济与信息产业局’相吻合,海南在创新机制体制上,先行全国一步。”省政协副主席、省工业经济与信息产业局局长赵莉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次机构改革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举措。”赵莉莎说,通过推行大部门体制,整合工业和信息产业的职能,明确界定了政府部门职能,理顺了部门职责分工,从管理体制上做到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实现权责一致。这种体制有利于解决目前存在的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等问题,能够更好地为公众、为企业服务。

  同时,她认为,这次改革进一步优化了政府组织机构,在加强对工业行业和信息化领域指导和服务的同时,国家政府机构不仅没有膨胀,反而达到了精简的效果。

  “海南省委、省政府早在2006年就决定组建‘省工业经济与信息产业局’,这个改革走在全国的前列,而且现在看来,是符合全国的机构改革方向的。”赵莉莎说。

  回忆起省工业经济与信息产业局设立的原因,赵莉莎说,时任省长卫留成在工信局的成立挂牌仪式上指出,工信局的设立是海南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要求,更是海南工业迅速发展的呼唤。这些年来,海南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发展不足、发展滞后,工业一直是海南经济的短腿,要拉长工业短腿,没有一个管理工业的机构,工业化就缺乏组织保障。因此经过一年多的反复酝酿,2006年7月,省委、省政府决定组建工业经济与信息产业局。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