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走出去”不容易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10:49 《环球》杂志

  民营企业“走出去”不容易

  在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骆金星坦言,运营瑞典中国商贸城项目确实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但他同时表示,在项目运作的过程中学到的经验教训也很值得和其他企业分享。

  据了解,骆金星在瑞典注册的瑞典凡尔顿集团于2005年开始就与瑞典有关企业商谈多方面合作,目前已是一个集工业、科技、经贸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企业。凡尔顿集团参股了瑞典的西波罗的海控股公司,拥有42%的股份。西波罗的海控股公司是一家在瑞典拥有7个子公司的科技工业集团。主要以加工、生产工业零件为主,为很多瑞典著名企业生产配套零件,在瑞典拥有员工80多人。凡尔顿入主后目前正大力开展与中国的全方位合作。

  收购瑞典企业与独立在瑞典运作一个企业还是有很大差别。中国商贸城虽然在瑞典各界获得了很大支持,但也遭遇了一些因为文化差异而带来的问题。比如与当地工会的关系、安全措施、环保问题等等。

  在凡尔顿初入瑞典因“水土不服”而出现一些问题时,对“中国威胁论”有些“过敏”的一些瑞典媒体进行了放大式的报道,猜测“这个中国企业到底要在瑞典干吗”。

  幸亏,时间能说明一切。去年9月试营业那天,卡尔马当地报纸用非常正面的文字叙述了市民对瑞典中国商贸城项目态度的改变。

  “为适应瑞典社会,我们下了很大工夫。”骆金星说,为保障施工安全,按瑞典标准规范施工,凡尔顿特别雇用卡尔马地区建筑工会主席尼尔森作为瑞典的建筑工地施工环境安全员。尽管该项目是由中国工人所建,但目前其工地环境与规范,已经完全符合瑞典标准, 并通过了瑞典环境署检查,得到了瑞典建筑总工会和卡尔马地区建筑工会的认可。凡尔顿的质量监理、建筑规划等环节也全都用的是瑞典人。凡尔顿还聘请翻译在工地服务,施工人员来瑞典之前都进行专门培训,考核上岗。

  由于瑞典入境签证是可以通行欧洲许多国家的申根签证,因此签证制度是非常严格的。但到今年春节为止,200多名中国工人还有数百人的商务考察出入瑞典,都没有出现一起问题。“这给了我们很多信心。因为跨国生意,这种事情最敏感。”骆金星说。

  目前,世界上实现跨国投资的企业都是私营企业居多。骆金星说,因此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民营企业更应该受到重视。在采访中,他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在立项融资、外汇政策、签证手续甚至外交方面给走向海外的民营企业更多的扶持,“当然,前提是那些经过调研的好企业”。

  “每次我看见某国总理比如瑞典首相访问中国时带一个庞大的企业代表团都很羡慕,因为我知道,那里多数是那个国家的私营企业。当然,我相信,国家对民营企业给予更多的支持是迟早的事,但我还是希望这一天早点来临。中国优秀的民营企业必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贡献自己的力量。”骆金星说。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