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为何缺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30日06:21 大众网-齐鲁晚报

  “一位旅游局局长的候选人在回答代表提问时有点答非所问,我听完有点似懂非懂的感觉,不知道是我的水平差,还是候选人的讲话方式改不过来了。”收看了电视直播的市民王建直言。

  而一种有代表性的质疑意见则指出,直播只满足了民众的“围观权”。这是因为,“公推公选”和“电视PK”,形式上轰轰烈烈,社会也高调关注,但人选的最终结果还需要经过常委会和全委会票决,民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邵建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此次电视竞选干部仍有值得完善的地方:“应该有更多、更广泛的普通民众来参与”。他建议,可以通过网络、短信的形式加强互动,“让老百姓来表达,形成更大的压力”。

  对此,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安宁说,南京市委组织部目前有热线、网站、邮箱等多种方式接受市民的建议留言。

  民意在这次直播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点评时报以乐观的态度,他说,公众各种形式的参与实际上“变相成为某种选举权”,南京市此次探索迈的不是一大步,也不是一小步,而是“迈了一个中步”。

  人大为何缺位?

  有专家建议,干部选拔任用改革应该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演讲答辩应当到人大进行。

  “直播演讲答辩应当到人大进行”,闾小波教授说。他希望干部选拔任用改革能够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

  闾小波认为,电视演讲答辩是公推公选模式的一部分,而从成本的角度看,“公推公选”是不太划算的。“有人告诉我,公推公选一个科长,组织部要向财政要4万元。”“可以想象,如果各级官员均采用此种办法,将使得地方财政不堪重负。”闾小波说。

  “其实我们有现成的制度可用。人大常委会是常设机构,可以随时开会。”闾小波主张,这种电视演讲答辩应当移到人大,以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为什么对同一人选每个代表只能提一个问题?为什么每位人选只回答两个问题?要是我有很多问题要问呢?”闾小波认为,代表应该能“问到满意为止”,并当场投票,当场出结果。

  对于此次演讲答辩中民众通过热线电话、网络留言等形式的参与,闾小波不以为然:“这是很民粹的形式”。在4年前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闾小波教授就指出,民意必须通过各种合法的投票选举来上升为权力意志,最终使之具有法律效力。

  记者接触到的南京市鼓楼区一位公务员认为,公推公选是制度上的改革,许多有可能引起负面效应的程序问题必须考虑周全。他担心,如果改革形不成制度化,而是领导一时的兴趣,这一届搞“竞职”,下一届觉得不成功就收回,会对民意造成伤害。

  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和担心,南京市的探索精神仍然是值得肯定的。局长候选人在电视屏幕上抛头露面,任由群众臧否,当下仍属罕见。

  在电视演讲答辩会前的讲话中,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奇说,16位候选人“都是今天的主角,我们向他们表示敬意,今天没有失败者,今天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或许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评价南京市的这次探索。

  (实习生张月、朱爽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