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燕:我眼中的外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7日14:21 SMG《七分之一》

  上海东方卫视4月6日播出《七分之一》之《陈丹燕:我眼中的外滩》,以下为文字实录。

   【片花1】

  (解说)

  外滩改造,引发上海集体记忆

  (访谈)

  这时候你就发现,他们真的很爱这个城市。

  (解说)

  6年创作,记录外滩的影像与传奇

  (访谈)

  我觉得外滩,它第一代表了上海的开放性。

  《1/7》本期人物:陈丹燕

  【正片(上)】

  (字幕)

  2008年3月16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实况)

  我写上海有超过十年的历史,/上初中的时候,我妈妈对我的警告就是不许去黄浦公园,因为那里有人谈恋爱。

  (解说)

  这是一场关于外滩的讲座,听众近乎满场,作家陈丹燕向读者诉说着她眼中的外滩。这次讲座,来源于她推出的新书《外滩:影像与传奇》。为了这本书,陈丹燕花了六年的时间。

  (访谈)

  记者:怎么会想到去写一本专门关于外滩的书?

  答:其实我/一直在想哪一个街区可以代表上海,它可以代表上海的基本气质,那时候的确找了很多地方。

  (特技)

  上海地图放大到淮海路,推进,叠城市街道快进镜头

  (访谈)

  答:我找过淮海路沿线,比如像茂名路这一块。这一块有很多很多当时的上海故居在这里,有时候一条弄堂走进去,你一段段地看到挂牌子,何香凝住在这里,然后过一点点周恩来住在这里,再过一点点梅兰芳住在这里,那个街区里面有好多名人故居。

  (特技)

  上海地图放大到南京西路,推进,叠城市街道快进镜头

  (访谈)

  答:我也找过南京西路的整个沿线,也找过愚园路,那里有圣约翰大学在这里,然后有比较大的弄堂,在那里发生过很多故事的。

  (特技)

  上海地图放大到外滩,推进,叠车下第一弯沿路万国建筑群车景。

  (访谈)

  答:后来我觉得外滩可能是比较具有地区性。其实外滩的代表性,是从30年代到80年代的时候都是不断地被质疑,然后也不断地被认同,后来我想我要试试看这个街区。

  记者:你觉得外滩是代表了上海怎样的城市气质?

  答:我觉得外滩它第一代表了上海的开放性,/对工业文明,对全球化,对整个这一套系统它呈现的非常开放和认同的态度。/还有我想就是外滩的确代表了上海还有一个部分,就是商业性的一部分,就是买卖贸易。/商业性在外滩是表现得非常明显的,整个外滩的来源其实是商业用途。

  记者:每一代的移民、每一个人这里都会找到自己的感觉。

  答:我想是的。/因为有的东西像白开水一样,你写来写去就是这个,但是这个东西它虽然不完美,但是它非常有生命力,你可以不断地在它身上有新的发现,这是一个我现在可以说,这是一个最值得写的地方。

  (解说)

  无论是巧合也好,计划也罢,陈丹燕刚刚推出的这本新书,和外滩综合改造这一上海市民当下极为关心的话题不谋而合。2008年2月初,上海市政部门宣布,上海将对外滩地区进行全面的交通综合改造。随着被称为"亚洲第一弯"的延安路高架外滩下匝道的拆除,随着外白渡桥整体移桥修缮的开始,外滩综合改造已经初见雏型。

  (访谈)

  答:其实,我很喜欢现在的改造,就是把车子放到下面去走,这样会恢复外滩的坡地。就是外滩不再是凹的,它会和水面自然地连接。我觉得这个是很好的,其实这是外滩比较好看的景色。

  记者:现在外滩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有一些建筑可能也没有了,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来看这些变化和改造的?

  答:如果从自己(角度)出发那最好什么都别动,我一回去就是原来的样子。但我觉得这个不是一个理性的态度。/ 我觉得很可爱的就是(亚洲第一湾)快拆的那个星期,我们是偶然经过那里。

  记者:好多人在拍照留念。

  答:然后我看见警察在那个弯道上面站着,然后拿个大喇叭叫:开起来。因为很多人都尽量开得慢,想拍照片。/后来我们去了外白渡桥,很多年纪大的人在那里照相。

  (拍照镜头小隔断)

  记者:我们知道它的整修无非就是修桥一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会赶着去看一眼?

  答:我觉得这是这些上海市民非常可爱的地方。就是/很懂得珍惜自己和这个城市共同生活的历史,这样你觉得这城市跟它的市民互相有很深的感情联系。

  记者: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面抓住(记忆)。

  答:对,因为平时你觉得他又到处扔垃圾,然后他又乱穿马路,就觉得这个市民一点都不爱这个城市的,这时候你就发现他们真的很爱这个城市的。

  (解说)

  和许许多多的上海人一样,外滩,同样承载着陈丹燕的成长记忆。在《外滩:影像与传奇》这本书中,陈丹燕采访了许多与外滩有所接触的人,记录下了他们的感悟。

  记者:所以在你书里写到的你探访过的很多人,包括你的小说里面的一些造型,其实都是有原型是吗?

  答:全部就是有人物原型的。

  记者:就是你看到的观察到的素材?

  答:对。/我接触的人一定是跟我自己的圈子有关系,然后我做的所有的、就算我做口述历史,我也可能是挑我有兴趣的人做。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