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燕笔下的外滩风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7日14:21 SMG《七分之一》

  (黑转)

  (解说)

  [换配音]

  "两边的门都关着,走廊里静悄悄的,连人影都没有,窄长得不可思议。地上黑白两色的马赛克,拼成令人眼花缭乱的图案。"

  在这本《外滩影像和传奇》中,第一章叫做《黑白马赛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在外滩某幢灰色大楼里寻找父亲的女孩,事实上,她的原型就是童年的陈丹燕。1958年生于北京的陈丹燕,儿时随父母来到上海。上世纪60年代,陈丹燕父亲的办公室就在外滩的渣打银行大楼,当时,那里是中波轮船公司的办公楼。

  (访谈)

  答:我父母在那里工作,所以我常常跟他们进大楼。我小时候在大楼里面是非常害怕的,后来我因为写这个书,我开始访问到像我一样由父母带着进到大楼里去的小孩子,我访问到好几个,都是害怕的。

  记者:你们有没有讨论一下为什么?

  答:有,然后就是说很神秘,然后很漂亮,但是那个漂亮好像有点有压力,对我们来讲有压力。

  记者:小孩子的时候?

  答:小孩子的时候,我想也不知道这么多事情,但是就是怕的。

  记者:大家都说小孩子的感觉是一种天然的感觉。

  答:我想是的。

  记者:你那时候感觉到的,大概就是外滩跟你的一种距离感?

  答:我觉得好像它是完全的一个他者,不像别的地方虽然陌生但是还是自如,在那个地方它是一个完全他者,而且并不友善。

  记者:上海的外滩它虽然给您的感觉会有一种距离感,但是它又时时刻刻在我们的世俗生活当中存在。

  答:是的,我就觉得这是我要选择外滩写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它跟上海人的精神生活,然后跟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当中那一部分比较社交的生活有很深的联系,虽然很少人住在外滩,但是每个人都不能说他对外滩......

  记者:毫不在意。

  答:对,他不能这么说,然后每一个旅客来都认为要去外滩拍一张照片,表示来过上海了。/它有一种天然的象征意义。

  [解说]

  陈丹燕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外滩,灰色的大楼外,码头不再喧嚣,曾经华丽的建筑也渐渐蒙上了灰尘。

  【片花2】

  (解说)

  青涩的外滩

  (访谈)

  我就记得我们班上同学男生去那里,然后回来就开始很激动的说那里是13频道。

  (解说)

  厚重的外滩

  (实况)

  我真的是非常非常希望,它更具有文化上的象征意义

  (解说)

  稍后请继续收看《1/7》。

  【正片(下)】

  ("情人墙"资料实况数秒)

  解说:

  小时候,陈丹燕眼中的外滩是神秘而带有距离感的。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这种感觉开始变得青涩而温暖。当时,陈丹燕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对于那一代年轻人来说,当时主要的约会方式,就是去外滩"压马路"。当时,这条百米堤岸有了一个新名字:情人墙。

  (访谈)

  答:我就记得我们班上同学男生去那里,然后回来就开始很激动的说那里是13频道。因为当时我们的电视机只能收到12个频道,那12个频道都没有爱情生活的,然后这第13个频道就是他们看爱情生活的地方。

  记者:这/在那个年代的背景下很真实。

  答:对。/我也访问过当时在那里谈恋爱的人。/有一个人给我的理由觉得很有意思,就是说这是唯一的可以让别人不要看到你脸上表情的地方。因为你面对的是江水,你给人家看到的都是后背,然后他不希望他恋爱的时候的面部表情被别人看见。我觉得这个解释是一个很好的解释,就是很可爱的解释。

  【换配音】

  "恋人们在人行道上散步,并不当众亲热……甚至不挽手,但他们周围流动着显而易见的默契和甜蜜……"

  (解说)

  随着恋人们勇敢地在外滩追求爱情,进入改革时代的外滩也开始焕发新的活力。

  (实况声少许,汽笛,大轮船)

  (解说)

  1986年,外滩完成大楼清洗工程。1993年,外滩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面积扩充为原来的5倍,此后市政部门陆续搬离原大楼。进入21世纪,这里成为了顶级品牌的旗舰店,高档餐饮以及高级会所的集中地。当年陈丹燕的父亲上班的大楼,现在有了一个新名字:"外滩18号"。对于已步入中年、创作了《上海的风花雪月》等上海三部曲的陈丹燕来说,已经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和审视外滩。

  [换配音]

  "外滩18号开张了,外滩6号接近完成,外滩5号也开始开工,接下来,听说还有……仿佛APEC的那次焰火表演,在明亮焰火的爆炸声中,外滩大楼一个接一个,一跃而起,光芒万丈。"

  (访谈)

  答:为什么到后来改革开放以后/它呈现的面貌,那是它自然呈现的面貌/开放性/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在这一点上它像一个动物一样的,它迷路了,知道去闻一闻,它就知道该往哪儿走了,我只是跟着它走的。

  记者:你在寻找它的脚印?

  答:就是。/后来我发现它走的是它自己,从它诞生那一天,这一条路就是这样子的。

  (字幕)

  2008年3月16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实况)

  我在外滩的店里面买过衣服,太贵了,所以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我可以去过日常生活的地方。

  (解说)

  今天的陈丹燕是上海当之无愧的畅销书作家,在这位女作家的眼中,今天的外滩很繁荣、很商业,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始终留存着一个关于外滩的文化梦想。

  (访谈)

  答:我觉得建筑它是一个承接物,它就像一个碗一样的,/它会负载一些东西,我觉得这种商业性其实是上海的特征,就是这是不可以否认的。

  1038记者:所以你在外滩找到了,你觉得是可能是代表外滩最本质的特点?

  答:其实我找到的时候也蛮失望的,我总希望它有更好一点的,所谓的更好就是更有文化那特征。/作为一个上海人来讲,我真的是非常非常希望它更具有文化上的象征意义。

  1539记者:按你的想象外滩是什么样子才算是有文化气息的?

  答:我也一直在想,/我是真的希望外滩有一个,在某一栋楼里面可以做一个外滩博物馆,然后让大家看到这个通商口岸城市是怎么兴起,(插照片)/它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又做了什么事情,那我觉得就是在历史上面是非常有意义的。

  (照片+"上海声音"隔断)

  答:有我们自己的一间口述历史的房子,可以插耳机就可以听。你想听谁的就谁谁的。听到他们的声音,听到他们讲自己在外滩,因为这些随着一幢一幢大楼的改造,然后这些人都消失了。

  记者:为什么你会觉得在说外滩的历史,表明它那段存在的时候,用口述历史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答:我觉得如果有这样的东西,对我们自己城市的历史是怎么转变的,是有很大的意义。/

  我觉得整个上海的历史,特别是外滩的历史其实在非常草创的阶段,不如伦敦的历史,甚至像北京的历史这样成熟,有这么多人去研究它。/比如就是北京有《故宫》那么大的个纪录片,但是上海是没有的。那我想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其实是留素材,/我觉得留素材就可以给后面很多人做研究的人,可以留下最结实的/可以依靠它做判断的材料。/那我觉得现在上海逐渐开始有这个/意识。我想可以开始了。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