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冠军后罗雪娟的生活发生许多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7日17:11 央视《面对面》

  『片 花2』

  第二次参加奥运会,面对劲敌,她是如何取得奥运金牌的?

  记者:你呢?

  罗雪娟:我不紧张。

  记者:周围的人是不是比你还急?

  罗雪娟:其实我无所谓.

  <面对面>董倩专访北京奥运会火炬第一人罗雪娟,正在播出。

  解说:这是拍摄于1959年的故事片《水上春秋》。片中的主人公华小龙的原型是中国最早并三次打破世界记录的游泳队运动员。这部片子经常在游泳队放映过,罗雪娟也曾多次看到过。其实在罗雪娟锋芒毕露的性格后面,始终有着一颗要成为奥运冠军的心,九运会后,她并没有太多在意外界的对自己看法,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备战。

  记者:压力主要来自什么地方呢?

  罗雪娟:各方面。

  记者:期待是一种压力,别人的好成绩是一种压力,还有吗?

  罗雪娟:还有自己给自己的压力。

  记者:自己给自己什么压力?我必须得一块金牌,是这样吗?

  罗雪娟:有一部分。我是告诉自己说,我有这个义务来完成这个中国游泳队,一枚金牌的这个人物。

  解说:2004年8月14日,第28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开幕。已经8年没有获得过奥运会金牌的中国游泳队,几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罗雪娟的身上,但在半决赛中,罗雪娟只是以小组第四名的身份勉强进了决赛,她的表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罗雪娟:特别惊讶的就是,我当天的半决赛是第一组,当我游完是小组第四,所以当第二组如果有五个人比我快,我就会被挤出决赛。所以临时包括教练是特别紧张的。

  记者:你呢?

  罗雪娟:我不紧张。

  记者:为什么?万一你要被挤出去了呢?你这个有所保留不就会亏了吗?

  罗雪娟:因为我们会大概估算,能够游进决赛的前八名,大概在多少时间之内。

  记者:也就是说你心里非常有谱,非常有把握。

  罗雪娟:对。还有另外的一种感觉,自己自身的这种感觉告诉我,我不会出决赛的。

  记者:我觉得你挺有个性的。这是你自己的策略,还是说你的教练包括…

  罗雪娟:特别奇怪的是在游半决赛之前,教练没有跟我讲太多,只是说正常地游就可以了,也没说我们要去力争决赛时的排名第一,还是说我要怎么样的一个策略,并没有讲。所以我是自己想去这么做,因为我就是想,我要在决赛的时候游边道。

  解说:但是在这次决赛中,罗雪娟却碰到了自己多年来的老对手澳大利亚蛙泳名将琼斯。琼斯出现在中国游泳队成绩最差的时期,她不仅是近几年来女子100米和200米蛙泳世界记录的保持者,同时在本届奥运会女子100米蛙泳的预赛上,她还打破了奥运会记录。媒体预测,这个项目的金牌最终将属于琼斯。

  记者:那么在那种情况下,你可要知道,你是带着去冲夺金牌的目标去的,结果预赛的成绩这么糟糕,对你的一切有影响吗?

  罗雪娟:没有。其实自己也是一直告诉自己说,要不断地给自己自信,不是那种自大,而是自信,当别人都不相信你的时候,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

  记者:当时你预赛成绩只有第七,周围的人是不是比你还急?

  罗雪娟:其实我无所谓。

  记者:真的无所谓吗?

  罗雪娟:无所谓。当时其实我每年从2000年到2004年,几乎每一年最好的成绩,只能出一次,我基本上只能出一次。就是我把我的体能分配什么,就在那一次100米的比赛当中,所以我在我的半决赛的安排是有所变动的,我并不要求我一定奥去争抢四道的冠军道,不一定要说,我要做半决赛的第一。反而我希望跟我的对手,不只是琼斯,还有别的国家的对手,远离她们一些,我可以更加专注于我自己的比赛。

  解说:2004年北京时间8月17日凌晨一点,女子100米蛙泳的决赛即将开始。罗雪娟被安排在了第一泳道。由于第一泳道处在泳池最边上,总是会有反浪影响选手的游泳速度,因此它也被称为慢行道。第四泳道位置在泳池的中央,视线好,没有反浪,被称为冠军泳道,而琼斯则以半决赛第一名的身份,占据着第四泳道。同时,琼斯比罗雪娟高出了整整10厘米。但是此时,泳道位置和身高都处于劣势的罗雪娟,却看起来显得漫不经心。

  解说:比赛开始了。这时的罗雪娟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很快就冲在了第一位,琼斯处在第三。50米转身后,罗雪娟开始发力,频率明显加快,虽然琼斯曾一度缩短了差距,但是75米过后,罗雪娟已经把琼斯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最终罗雪娟以半个身位的优势首先触岸,以1分06秒64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打破了琼斯刚刚创造的这个项目的奥运会记录。

  记者:你不仅得了金牌,还破了奥运会的记录。当时你跟谁第一分享这种喜悦?

  罗雪娟:其实在我的内心,在我触到池边,回过头来看到计时板的时候,我自己就为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然后我会握紧双拳,我会用亲吻手指,向天发出的一种讯息,其实就是想说,把这个第一带给大家,跟大家分享。其实在我的内心,这个冠军第一时刻是跟所有的人分享的。

  记者:你刚才说是有义务去得到这块金牌,那个时候你想到这些了吗?

  罗雪娟:那个时候没有想到。但当我起水以后,然后我的队友给我丢下一面国旗的时候,当时就觉得我完成了这个任务。

  『片 花3』

  面对名与利,她如何看待?

  记者:那换句话说,要价也不是你自己的要价。

  罗雪娟:对。

  临近北京奥运会,23岁的她又为什么选择退役?

  罗雪娟:我想在生命面前,每一个人都是会有所选择的。

  <面对面>董倩专访北京奥运会火炬第一人罗雪娟,正在播出。

  解说:成为奥运冠军后,罗雪娟的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她不仅被评为中国体坛十大美女之一,而且还被当年的福布斯名人榜,以400万元的年收入,排位第二,仅次于跳水女皇郭晶晶。

  记者:有人说你个性非常强,个性强的人,总是就像你说的,喜欢你的人就是真喜欢,不喜欢你的人,可能也会觉得你这个人毛病多。比如说,就从一些媒体的报道里面,曾经说过你,比如说出场费要价高的问题,我想这里面是不是也充满了一些误解?

  罗雪娟:其实出场费这么讲,中国运动员所有的收入,都不是进我们自己的口袋的。所以很多的安排也不是我们自己安排的。

  记者:那换句话说,要价也不是你自己的要价。

  罗雪娟:对。

  记者:对于金钱的问题,因为现在这个社会,我们不回避这个问题,你看你从小就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都放在这项事业上了,你得到了金牌,你有没有得到和你付出的努力相对应的酬劳?

  罗雪娟:对我个人来说,我一直是满足的,我觉得跟别人去横向比较,有时候是不具意义的。其实我觉得我自己走的一个运动生涯,包括我从一个不被看好的游泳运动员,一直到一个奥运冠军,我一路走来,都是一步一步非常踏踏实实地在进行着。那我从作为一个全国冠军,一个世界冠军,甚至到一个奥运冠军,都是在一层层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那是一个阶梯式的,所以在接受大家对我的关注和评论的时候,我觉得也是很自然而然的。当然名利这个时候,我觉得作为一个奥运冠军,那不是最重要的。

  记者:那什么是最重要的?

  罗雪娟:就是你需要做出一个奥运冠军的样子。

  记者:奥运冠军应当是什么样子?

  罗雪娟:我们是传递奥林匹克精神的大使。

  记者:你是因为坐在我面前,所以才这么说,还是从得到奥运会金牌,包括在追求它的过程中,就已经想清楚这个问题。

  罗雪娟:是在整个过程当中。包括我退役以后,也一直希望能够为中国游泳做一些事情,为体育做一些事情。

  解说:多年来,罗雪娟凭着一副不服输的倔强脾气不断地向冠军发起冲击,一次次登上冠军领奖台。然而,就在距离2008年奥运会不到600天的时候,也就是2007年1月30日的时候,却传来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刚刚过完23生日的罗雪娟退役了。

  记者:你退役的那一天,在那个新闻发布会上,当时是你的教练哭了,你没哭。

  罗雪娟:对。

  记者:为什么?

  罗雪娟:其实在我自己跟自己的运动生涯说再见的时候,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那个时候距离大夫跟我讲的时候,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所以那段时间自己也是,整天在内心挣扎,说服自己,尝试着去接受这件事情。其实当真正应该跟自己运动生涯说再见的时候,也是跟很多喜欢看我在游泳池里,发挥我所能时候的那些朋友们说再见的时候,也许他们以后再也看不到我,能够这样地去游泳,去竞赛,所以我觉得是怀着一种对未来的更多的期许,微笑着跟大家说再见。

  记者:那教练为什么会哭呢?

  罗雪娟:他在对于这样一个学生,离开他的身边,会有很多的情感。

  记者:我看了一些媒体的报道,外界对于你和你的师傅,教练之间的关系,也是认为可能你们出现了一些小故障,是这样吗?

  罗雪娟:其实最关键的,我们之间的问题,可能是说,当我教练把我带出一些成绩之后,他就提升为副总教练,后期又成为总教练,那他管的不是一个运动员,不只是我或者说我周围的几个运动员而已,是管的整个队的训练和平时的事物。那作为自己小小的私心,我可能会觉得教练带了我十年,就跟我的父母一样,一直都是,我们两个并肩走来,一路的荣誉都是共同分享的。那我也希望教练能够一直跟我走向2008年奥运会。

  记者:你最后的辞职,跟换教练有没有多少,一些关系。

  罗雪娟:没有关系。我相信即便是别的教练,我也会用一样的努力,去冲向2008年奥运会。

  记者:对你来说,很多人,都希望能够看到你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能够参与,而且能够再得奖,但为什么你没有坚持下去?而是选择2007年的时候就退役?

  罗雪娟:其实在选择退役的最大的一个关键,就是继续从事竞技运动,会给我带来一部分的生命危险。因为我是心脏方面的问题,所以随时有可能出现非常让人惊讶的情况。2006年参与,备战亚运会的时候,身体有一些过激的反应,也是很多的专家,相关方面的专家给我进行了会诊。也是考虑到说,我需要继续从事体育运动的这样一个特殊性,最后做了手术,得出的结论是我不太适合继续。

  记者:做什么手术?

  罗雪娟:心脏的手术。

  解说:事实上,从2004年开始,罗雪娟先后六次在国际大赛的赛场上晕倒,2006年12月,她不得不接受了心脏手术,但是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却并不理想。

  记者:那你就得做出选择,是放弃这个目标,还是放弃自己。

  罗雪娟:对。

  记者:这个过程痛苦不痛苦?

  罗雪娟:非常痛苦。因为包括后期我自己都在想,如果身体情况转好,或许我还能够继续去游泳,而并不一定要把自己的目标放在一个奥运冠军的目标上,我只是想说,我希望去参与北京奥运会的这样的一颗心。可是在冒着对生命的这种,非常严肃的问题的时候,我想我还是应该选择保护自己。

  记者:其实尊重生命也是,尊重奥林匹克本身。

  罗雪娟:对。

  解说:现在,罗雪娟正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读书,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学生。如今虽然已经远离了赛场,但罗雪娟还是心系着奥运。

  记者:我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你作为一名退役的运动员,作为火炬的传递手,已经贡献了你对这一届奥运会的一份力量了,你还能做些什么?你准备做些什么?

  罗雪娟:其实我现在,平时一直都在用我的心,在我的行动,言语,去鼓励我身边的这些队友和朋友,包括所有的中国军团的这些运动员、教练员。那后面我想,我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分享。

  『董倩串场』作为上一届奥运会金牌获得者,罗雪娟当然期望能够在北京的水立方里面去争夺此次奥运会金牌,但是由于身体的伤痛,她不得不放弃了这样一次异常珍贵的机会,当然遗憾,可是对于罗雪娟来说,懂得了舍也许才会懂得,如何更好的去得 ,而在得和舍之间恐怕罗雪娟会对奥林匹克精神有更深的感悟,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您的收看。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