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对话—发泄情绪 他选择了迪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8日09:52 《法律与生活》杂志

  文/万秋实 杨寅

  他是一个性格开朗的17岁男孩,从体育特长生到电脑尖子,他的求学路并不坎坷,可是花季的他偏偏迷恋上迪厅的 灯红酒绿,为了支付高额的费用,他伙同他人行骗,步入歧途。

  【上篇】

  非常故事:缺少夸奖与鼓励的成长经历

  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的少年法庭内见到吴晨(化名)时,他刚刚从内蒙古老家回到北京。见到年轻的主审法官温 小洁,他先是喊了一声“阿姨”,随即改叫“姐”,然后用左手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将近1.8米的个头,一张帅气 的脸,灿烂的笑容,让我很难将眼前的这个阳光大男孩与他的敲诈勒索行为联系在一起。“过年还好吗?”落座时我问他。他 憨憨地一笑:“还行。”但我想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在辞旧迎新的日子,回首这一年吴晨所经历的,是让他终生难忘的 。

  2007年3月,16岁的吴晨从内蒙古来到北京学习电脑语言编程,准备参加成人高考。他这样形容自己的学习生 活:“在学校老师要求很严格,每天都要对着电脑,心里很烦。”为了排解压力,他和几个朋友经常会去迪厅玩。“有时候玩 得比较high,把身上的钱都花光了”。

  一次,因为玩得太高兴了,他们竟然忘了留下回学校的车钱,滞留在北京近郊。于是,吴晨的朋友小A设计了一个骗 局——吴晨假装生病,到私人诊所开药,并在服药后假装出现不良反应,由小A向医生索要赔偿。由于这位医生没有正规的医 疗营业执照,担心事态扩大,就加倍赔付了他们。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他们多次施技,在2007年6月到8月之间, 以同样的方式先后4次诈骗,涉案金额共计5500元人民币。吴晨和他的几位同学因涉嫌敲诈勒索于2008年1月接受审 判,吴晨被判处管制3个月。

  被问到为何要去迪厅,吴晨说这是他发泄心中烦闷的一种方式。“在老家的时候,中考结束后的那几个月无事可做,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同学到一家迪厅去玩,发现那里很不错,能够让自己很放松,就迷上了。”从那以后,吴晨只要感觉不 开心,就喜欢去迪厅。迪厅成为他放松减压的场所。

  吴晨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他父亲和爷爷都是军人,不善言谈。母亲是公司职员,因为工作忙,陪吴晨的时间不多。 在吴晨的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赞美,更多的是批评和要求。父亲说话很刻薄,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看某 某学习多好,你看看你。你为什么不能像某某?”就这样,吴晨和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我学习成绩一直不好,我爸不是打 我,就是损我。我妈也骂我,有时也能开导开导我,但不多。”

  我试图帮助吴晨回忆一些美好的瞬间,引导他仔细想想,父母是否曾经用言语或身体语言表达过对他的爱与欣赏,比 如跟他说“我儿子真棒”,或者是拥抱他,拍拍肩膀什么的。吴晨不假思索地摇摇头,说:“从来没有!”看着吴晨肯定的表 情,我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伤害。

  如果孩子没有感受到被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他会没有安全感,不会与父母谈起学校发生的事,不会诉说他遇到的 困难和压力。失去了与父母沟通机会的青少年会付出多少代价?无法进入孩子世界的父母将错过多少帮助他们的机会?

  因为得不到父母的爱与欣赏,所以吴晨从小到大,在感到痛苦和害怕的时候从不会向父母寻求安慰和支持。他苦笑着 说他小时候父母经常吵架:“他们一个在(屋子)这头,一个在(屋子)那头,两个人就对着吵。”而夹在中间的他,只能“ 劝劝这个,再劝劝那个”。说话时,吴晨眼中充满了无奈和茫然,很显然,他不擅长这种劝说。

  【下篇】

  专家剖析:错误的减压场所

  今天的青少年面临着许多的压力,繁重的学业、父母的期望、社会的竞争……加之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产生的一系列变 化,让他们更为敏感脆弱,此时的他们最需要的是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然而,有些父母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甚至没有 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以及自己和配偶、孩子之间的互动会给孩子带来多么巨大的影响。

  在儿童成长和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对于儿童行为和性格的塑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儿童会模仿和学习父母的行为方式和沟通中的互动模式。如果父母能够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就能够教会孩子如何正确 适宜地与他人沟通,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应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压力。

  相反地,父母在这些方面的不足也会影响到孩子,使得他们长大后的行为和互动模式中存在缺陷,使得孩子在面对压 力和挫折时缺乏应对的能力。在吴晨身上我们也看到这种影响,他的释放压力和不良情绪的方式似乎过于单一,除了去迪厅以 外,没有其他的方式能够帮助他调节或者发泄情绪。

  虽然吴晨经常去迪厅发泄情绪,但他并不喜欢迪厅里的一些人,常常避而远之。他只是喜欢跟几个好朋友玩。他把这 几位朋友看得很重,他甚至一点都不后悔交了策划骗局、带他步入歧途的小A这个朋友。他说:“只要对我好就是朋友,也许 小A在别人眼里并不是很好,但他对我好,我就愿意跟他交朋友。”他这样“忠于”自己的朋友,其实也跟他童年的生活有关 系。

  事实上,在一个家庭中,孩子通常是最没有力量的个体。孩子在家庭中为了要生存,必须尽力讨好父母。父母吵架对 于孩子的生存和安全其实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通常会发展成一种不安全的过度的依恋。这导 致在日后的人际关系中,这类个体也会过分地依附于其他个体,即便他们会给他带来不安全感,但放弃这段友谊对他来讲是更 为困难和不能忍受的。这也许也是吴晨如此“忠于”朋友的原因之一。

  这也似乎证明了心理学的研究,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家长不履行引导角色的时候,他们的角色就会由朋 友、同学,甚至是犯罪分子取代。我相信,如果父母能履行他们的角色,用爱心引导孩子,就能满足孩子最大的需要。

  但与吴晨的交流中我发现,吴晨对自我形象评价不高。自我形象,简单地讲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拥有健 康的自我形象的人,通常会比较爱与接纳自己,从而表现得自信、乐观,有更强的心理防御能力,以积极的状态应对各种压力 。

  吴晨的自我评价比较低,他形容自己“挺笨的,学习不行”。在交流的过程中他多次地对自己做消极的评价。这样的 自我评价,就可能使他对周围给予的评估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批评,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 比如吴晨在初中时的一次经历,一位数学老师把他叫到教室前面罚站,他自此之后就不愿上那位老师的课,考试时会做的题目 也不想答。遇到困难的时候,选择放弃或逃避成了吴晨的一种习惯。

  那么,自我形象是怎么形成的呢?一般来讲,一个人在0~6岁时,他所获得的身边的人对他的评价的信息,就形成 了他的自我形象。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孩子通过爸爸妈妈的眼睛来看自己。”吴晨的爸爸妈妈经常拿他和别人比较, 表现出对他的不满,这也使得他对自己不甚满意,他甚至从来不参加爸爸妈妈的活动,免得自己在别人面前被数落。

  吴晨说:“我喜欢迪厅里的灯光、音响,感觉很放松。”也许,是因为在那样的幽暗的灯光中,嘈杂的音响中,他可 以把自己很好地隐藏,完全地放松。

  感悟与反思

  在对话即将结束的时候,我问到父母知道这件事后是怎样反应的,吴晨沉默了一会儿,眼睛湿润了,“他们二老哭了 ,他们虽然对我严厉,但还是心疼我的,我知道他们是爱我的。我以后一定不让他们再为我哭。”

  通过这件事,他们一家人学会了沟通。吴晨说:“出事后,爸爸每天给我发短信鼓励我。”现在,妈妈也来到北京陪 伴他,他说他要考大学,将来要当网络警察。

  在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免地要面对压力,而实验证明,适当的心理压力能增加我们的警觉性。如何能帮助青少年面对 压力呢?首先,认清压力的来源,不要逃避压力,而是反思压力的来源;其次,倾诉内心的感受,心理学实证研究证明,倾诉 能有效缓解内心的压力;最后,适当的运动也可以使心情放松。除此之外,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满足青少年对爱的渴求,青 少年出现偏差行为的主要原因,归根究底都跟缺乏爱有关,这并不是说他们的父母不爱他,而是有许多青少年感受不到父母对 他们的爱,学习如何表达爱,是我们中国父母要学习的。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转折点,很多学者将这个时期称作“暴风时期”或“狂飙时期”,这个时期的心理历程犹如一次 风暴中的旅行。吴晨在这段旅程中经历了挫败,希望他能从中学会如何面对挫折、面对压力。

  (本文作者万秋实系专职心理老师、心理咨询师;杨寅系北京大学心理系研究生)

  记者手记:

  本刊记者在联系心理专家与吴晨见面时,恰逢春节与寒假。为了能让吴晨年前与母亲同时回家,为了能让吴晨安心地 为姥姥过完生日再回京,心理专家万秋实两易时间。真正见面时,已近本刊截稿时间,她宁可自己深夜写稿子,也不愿让吴晨 对他们的见面存有怨言。她的这一决定,不但感动了本刊记者和法官,也感动了吴晨。谈话结束后,吴晨悄悄地要走了心理专 家的电话,他“希望长期与心理专家联系”。

  (感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的支持)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8年3月下半月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