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调查显示超八成中国网民认为CNN有意冒犯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8日21:42 央视《新闻会客厅》

  李小萌:卡弗蒂是不是隶属于CNN的?是它的员工吗?

  杨锐:据我们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的《劳动合同法》,如果你要是被我们雇佣了,出现在这里,并被支付了劳务报酬,你就应该是有这样的法律关系,因为法律的关系CNN要对此负法律责任。其实如果你回顾一下美国的新闻史,由于语言不当,新闻事实严重失实,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而被迫离职的大有人在。

  庞博达:我们经常说新闻要平衡,报道要中立,也许对绝大部分的新闻媒体来说这绝对是要遵守的一个准则,但是确实有一些另外一部分媒体,他们的准则是哄动至上,他们的惟一目标就是吸引观众,如果报道的事件普通,那就一定要把它搞成一个很激烈的争论,这样他们才觉得叫有所作为。

  杨锐:但是我觉得庞教授,但是在卡弗蒂先生这件事上,他所说的话是做价值评论,而不是新闻所应该有的对事实的评论。

  李小萌:其实我们不妨把当时卡弗蒂言论的原文我们拿出来看一下,看一下我们就不用空着争论了,我们那个原文我们也找到,看看这些被横线标注出来的字眼或者是句子究竟是属于一个新闻范畴里边该出现的词,还是说它应该是被杜绝的?来,擅长英语的杨锐。

  杨锐:首先这两个词,海外华人和中国政府最不满意的是他在评论结尾用的两个名词,一个叫goon,goon就是受雇的暴徒、呆子和愚蠢者。另外一个是thug,thug就是暴徒的意思,是一个目无法纪的人。

  李小萌:庞教授,在英语当中,在母语是英语的人看来,这些字眼是怎么样的色彩呢?

  庞博达:首先这些字眼在严肃的新闻报道或者新闻节目中是绝对不会出现的,像我刚才说的一样,这是一个为了引发争论而做的评论,如果你想激起评论的话你就要夸张一些,你就要说比如说他说的在中国给工人每个月一块钱就能让他们做出货物来,这是不可能的,它是一种夸张,但是他是要夸张的中国跟西方的工资待遇的不同,为了激起争议,你就要夸张一些,我们一直在谈论的都是夸张夸大,在遣词造句上处心积虑,都不是为了能把道理说清楚,只是为了刺激观众,但是就像我刚才和杨锐讨论的一样,在记者当中也会有一些很不负责任的人,他们就职于一些很不负责任的媒体,他们看到卡弗蒂的所作所为,会说老天啊,如果我们对中国用一些具有火药味的字眼就能吸引相当多的收视率,所以我建议,我们应该有更强的抵抗能力,不给这些人这样的可乘之机。

  杨锐:的确说到不应当给卡法蒂先生以足够的公众的注意力,有的中国人说CNN一夜之间变得著名,我觉得不是著名,用错了一个词,是臭名昭著,跟著名是同义。

  李小萌:不管是卡弗蒂还是CNN,对这样的言论广泛传播出来的负面影响没有做过评估吗?它不担心这样还是恰恰希望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杨锐:我的理解是长期以来美国媒体关于中国形象方面一直在进行误导,我刚才讲过卡弗蒂先生在他的讲话里边,他进行的是价值判断,不是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很明显带有个人的偏见,个人的感情色彩,而这些往往是基于不正确的、不精确的和不完整的,关于中国的信息之上,比如说他这里说到了一个铅含量,儿童玩具铅含量,关于这个事实是怎么回事,是美泰公司招回了几十万所谓的含铅过高的儿童玩具,并不是这么回事,是设计方面有问题,美泰公司自己的发言人后来做出了澄清,但是美国的媒体依然不依不饶地,还沿着以前的错误的事实和错误的,不是事实,是错误的一些根据来追究这件事情,我就说美国媒体在这方面的公信力失分。

  李小萌:同时CNN作为一个国际媒体,它应该对全球的观众,不同国籍的不同种族的观众一个尊重和负责的态度。

  卡弗蒂发表辱华言论事件发生之后,引起海内外华人的强烈抗议,网上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中国网民认为CNN是有意冒犯中国人民,CNN在其网站上发表的声明不能视为道歉。

  李小萌:我这里也拿到了一个中国的新浪网做的一个民意调查,也跟庞博达分享一下。您认为CNN是否真的无意冒犯中国人民,第一个题目是你认为CNN是否真的冒犯中国人民,选择否的人高达比例是83.59%,您认为CNN是否他的声明可以作为道歉,选择不是的也高达将近90%,您对CNN的声明是否满意,很不满意的高达81%,您觉得CNN要怎样处理才能得到华人的原谅,需要更诚恳的道歉是投票人数最多的,您认为CNN记者新闻职业道德的公信力如何,选择不相信的也达到了67.51%,这是在28万人的群体当中做的调查结果,庞教授,你对这样的结果应该不会让你意外吧?

  庞博达:首先我在加利福尼亚的法律部门曾经工作过二十多年,我发现在敏感事件发生的时候,如果当事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他们就会认为对方是蓄意的,而通常我调查过这些案件以后发现,有蓄意的情况其实是很少的,我相信CNN并不是事先召开了一个会议,商谈我们如何做这个节目能激起中国人的愤怒,我想不会是这样的,我想中国现在在国际社会中正在不断地越来越多地被关注,而在报道中国这些西方媒体来说,有的时候他们会有惊艳的感觉,有时候会让我们觉得有攻击性,我们要经历一个学习的阶段,彼此了解。

  杨锐:不管文化之间有多么大的差异,但是文化是要有良知的,良知是讲道德的,要讲道德底线,在中国政府严正的抗议之下,CNN必须诚恳地对中国有一个交代。

  李小萌:我们把话题再放长远点来看,其实在西方的媒体当中,对于中国的不管是经济问题、军事问题、人权的问题,都存在着偏见,我要问为什么,尤其是近期反华的言论更加鲜明,为什么?

  杨锐:前两天我跟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的创始主席格罗斯先生聊了两个小时,请他吃晚饭,我就跟他讲,我说西方的政客和媒体是不是在藏独问题上小题大作了,而且反思这件事情,西方从政府到媒体,一定会在若干年后认为他们犯下了一个巨大的昂贵的错误,为什么?咱们先说年轻的这一代中国人,一般来讲80后的年轻人,对政治不大感兴趣,但是他们的父母倾家荡产把他们送到国外去,为什么?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人就在寻求从西方找到先进的管理、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理念,人文方面的很多价值都是值得中国人去学习的,所谓西学东渐,大批的中国留学生涌向海外,欧洲跟北美,想寻求真理,以往这些年轻的孩子因为他们缺少政治经验、判断,认为西方媒体很多的报道是客观的,是全面的,是准确的,但是在一个不讲,对于这些对政治不是特别感兴趣的年轻人来讲,奥运会是什么?不是一个政治事件,是一个享受欢乐的活动,好吗?我们一起来享受快乐吧,你为什么要把一个纯粹的体育事件变成一个哗众取宠的政治事件?年轻人认为不能理解,并且像德国RTL电视台把尼泊尔警察用警棍爆打示威游行的藏族僧人,这样的照片嫁接到中国的身上,包括BBC也犯了类似的错误,把救死扶伤的一个军用的医护救护车说成是警察在镇压拉萨的暴民,恶意丑化中国政府的形象。

  李小萌:作为一个西方人您认为西方的媒体对中国是不是存在着偏见?

  杨锐:我还没说完,从冷战结束,中国到底应该何去何从,到中国进入WTO,和我们北京市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成功,西方对中国一再出现了战略误判,认为中国今后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会按照他们设计出来的民主化的市场经济的路线图去走,但是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一个古国,我们有自己的思路,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庞博达:我很赞同你们有自己的判断,但是作为人,大家看事情的时候,会先从自己的角度发现什么是真的,但是各人找到的真实并不代表真理,我们希望找到真理,但每个人都对真理有不同的理解。

  杨锐:就像盲人摸象。

  庞博达:我同意。在中国你们强调的是结果,就是在意这个故事的结果是什么样的,而在西方大家关注的更多是进程,我们现在看东方跟西方要意识到,我们双方不应该是互相争斗的,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像你刚才提到,也像你刚才问到的,我们还不太了解,我跟我一个来自外交学院学法律的学生说,东西方的进一步融合将是贯穿他们的生命,甚至他们子孙后代生命的故事,而这是一个过程。

  李小萌:我们中国人有一个美德,就是当我们跟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即便自己是有理的一方,我们也会尽量从自己身上找找问题,说我们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周到,哪些地方我们应该去做调试,就拿这个在西方的媒体当中,对于中国有偏见这个事实来说,作为我们中国人,作为中国政府,或者作为中国的媒体我们该做怎样的一些调试?从您的观点来看。

  庞博达:我觉得尼克松的水门事件之后,我们的新闻学有了很大的变化,强调调查,更相信没有人是没有秘密的,我想中国人民可能误读了西方的公司对投资中国的热情,把它误解为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友好,当然我知道西方人对中国的理解还不够,但是我相信未来的十年这个理解会大大增强。

  杨锐:第一句我说谣言止于智者,今天做这期节目我很不情愿,实际上好像给了CNN更多公众的注意力,但是又不得不出来质问CNN,就是他们的道德底线到底是否存在,他们的职业操守在哪里,这是我作为新闻同行要问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如果要反思这件事情,我们要反思的不是说中国媒体在火炬接力和藏独问题上,我们有哪些不当之处,首先我要问一下,在舆论如此强大的西方阵营里边,为什么他们对一个后来者如此恐惧,为什么中国成为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具有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他们指责中国,是不是带有一种冷战的心态,一种偏见?而且中国从一个遵从西方游戏规则的一个大国,是否应该也对目前的国际游戏规则做出自己的判断,也参与到游戏规则的制定当中去,不然的话我们永远在西方的强势媒体前面被人家辱骂,我觉得这件事情是我们深深思考的一件事情。

  庞博达:我想我们彼此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希望中国不要仅仅遵循西方的游戏规则,希望西方也向中国学习一些东西,听到一些指导,我们应该能够彼此学习。

  李小萌:很高兴我们今天有这样一个有益的讨论,我想东西方的碰撞,东西方的交流从古至今,在未来也会延续,但是需要记住的是有一个原则,就是尊重彼此,尊重事实。好,谢谢我们今天两位来宾。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