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历史看西藏之十四:回顾西藏医疗条件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0日15:13 央视《今日关注》

  主持人: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老照片也来回顾一下,在西藏民主改革初期,当时的西藏医疗卫生条件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说从这张照片来看,我们看到这是西藏当时和平解放以后创建的第一所西医院,这是昌都医院。

  喜乐:

  对,昌都地区医院。

  主持人:

  这个医院现在还在吧?

  喜乐:

  还在。

  主持人:

  这个照片是当时解放军给群众看病的。

  喜乐:

  对。

  主持人:

  我们还可以看看当时还有很多西藏卫生防疫人员给农村的儿童接种牛痘,这就是当时的情况。

  喜乐:

  对。

  主持人:

  其实如果要是在以前的条件下,可能像农牧民的孩子我估计很好有机会能够接受这种免疫。

  喜乐:

  可以说根本没有。

  主持人:

  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就是那曲医院的护士在给患者洗脚。

  喜乐:

  对,给住院牧区的牧民洗脚,那时候西藏是住院包吃包住包治疗。

  主持人:

  这是60年代的。

  这就是医务工作者在海拔4500公尺高寒缺氧的条件下开展外科手术的情况,这也是60年代。

  虽然可能那个时候医疗条件跟现在也没法相比,但是我们看到普通的农牧民已经有机会接受到这样的治疗了。

  喜乐:

  是的。

  主持人:

  我们还看到当时的很多医务人员深入牧区义诊,这是就是在草原上吗?

  喜乐:

  这就是草原上巡回医疗,送医送药。

  主持人:

  还有就是拉萨人民医院他们在医疗条件非常简陋的情况下,当时就已经开展手术,给很多的农牧民治病了。

  所以就像我们从这个老照片当中曾经看到一幅照片,就是昌都医院是1953年拥有的,那么现在西藏的医疗卫生规模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图表进行一下比较。

  1959年和2006年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还有卫生机构的床位数,我们看到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现在西藏的医疗卫生条件在全国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喜乐:

  就一个指标而言,每千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可以说是由于西藏的特殊情况,大大超过于全国,全国人平均下来每千人一点多一个医护人员,但西藏已经超过接近4个了,这样大大超过全国的水平了。

  主持人:

  这是什么原因,是不是也很多的藏医?

  喜乐:

  一个和西藏本身居住比较分散,第二,原来的基础非常差,同时需要更多地考虑服务的可进行角度和提供更好的服务角度去考虑的,整个普及率尽可能覆盖到。

  占堆:

  服务的半径比较大。

  主持人:

  我听过喜乐厅长,您好像也曾经当过赤脚医生是吗?

  喜乐:

  对,我是从14岁开始当赤脚医生,也是60年代末了。

  主持人:

  当赤脚医生主要在做什么?

  喜乐:

  当赤脚医生主要还是巡回医疗,送医送药,同时就近治疗和就近服务,基本的医疗和基本的预防接种就由赤脚医生承担。

  主持人: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在西藏现在农牧民看病是享受免费的医疗制度的,这个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

  喜乐:

  这个制度是咱们五十年和平解放以来,解放军进藏随行的医护人员给牧区农区送医送药形成一个传统,这个传统上升为一个政策,作为一个特殊政策延续下来的,目前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正式建立。

  主持人:

  占堆院长,您是在西藏藏医院一直从学徒最后干到了院长,是吗?

  占堆:

  对。

  主持人:

  60年代的时候,当时西藏的藏医院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如果和民主改革以前相比的话有什么变化吗?

  占堆:

  差别太大了。

  主持人:

  6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了。

  占堆:

  60年代的时候,藏医院不仅有门诊,而且有住院病人,在这之前就只有门诊,没有病床。

  主持人:

  已经各个门诊都有了。

  占堆:

  对,人员也逐渐增加。

  主持人:

  全科门诊了。

  占堆:

  对,不仅是内科门诊、外科、妇外科、藏医院这类都已经建立起来了。

  主持人:

  像妇产科等等这些是不是也都建立了?

  占堆:

  产科没有开展起来,主要是妇科和儿科都建立起来了。

  主持人:

  都已经有了。

  占堆:

  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