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义要和极端民意区分开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3日08:43 中国青年报

  4月2日,本版刊发《民粹一咳嗽 大众就发烧》一文后,许多读者打电话到编辑部,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态度,其中持赞成观点与批评观点的都有,阵线泾渭分明。与此同时,该文在网上也引发了激烈交锋,双方意见大相径庭。遵从媒体客观、公正、平衡的报道原则,我们特从批评文章中选出有代表性的三篇,略为删节,以飨读者。

  民粹与民主

  月落如烟

  4月2日的《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刊发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吴稼祥研究员的文章《民粹一咳嗽大众就发烧》。我一气读完,应该说分析是深刻而精辟的,作者对中国当代社会的问题的了解也是较深的。然而,作者在文中的一些不经意流露出的观点,特别是最后,认为宪政民主是解决这一切问题的最终方法,恕我不能同意,想借贵报一角,表达一个《中国青年报》忠实的普通读者的看法。

  首先说文章的主题——民粹主义。作者直接将其定性为“病毒性精神流感”,充满贬义。其实民粹主义(Populism,又译平民主义)的原文涵义是个中性的单词,固然民粹有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没有必要把它看成本质的恶,否则极可能会误解民粹的意涵。通常所说的贬义的民粹主义指的是,通过民主手段达到反民主目的的畸形政治形态,其典型症状是通过某种较为极端的那一部分民意来裹挟占社会主流的温和民意,利用“沉默的大多数”来营造主流民意的假象,而反对者往往被冠之以“卖国”、“出卖民族”等罪名遭受围攻,当没人再出声反对他们的时候,民主制度往往也就名存实亡了。远如纳粹法西斯,近如台湾的陈水扁,这才应该是值得警惕的民粹主义。

  真正的民粹是一种人民不满现状的意识形态,而为什么不满现状呢?不外乎权力分配的失衡、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大等。在这样的条件下,人民自然会滋生不满。在如今的中国,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可避免地在某些领域产生了腐败、贫富分化等问题,于是也就随之产生了暗潮涌动的不满情绪,产生了对社会有负面影响的民粹主义的温床,这是不争的事实。

  作者并没有分清在这股潮流中的“大众”与“愤青”的区别。文中所列举的几项民粹主义者的症状:发烧、恐高、自恋、好斗,其实都是属于极端一派的愤青举动,是较为极端的那一部分民意。如果用他们来形容平民主义的危害,不免冤枉了占社会主流的温和民意。

  社会的不公,人所共见,人所共愤,怎么能说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反对特权阶层就是因为嫉妒,是因为“他到不了高处,或者害怕在高处,不埋怨自己,却埋怨世界上为什么有比自己高的位置”?这不免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笔者有很多朋友在聚会时都会对权力阶层滋生的某些腐败深表愤怒,与舆论口风一致,可算是民粹派吧?但是并没有人说就不应该有权力阶层,大家并没有谁羡慕他们,而且我们对人民的好公仆依然充满敬意,你能说这样的民粹不是一种民主精神的体现吗?孔子也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种思想,如果按作者的标准,算不算民粹主义?

  作者在文中似乎有意无意地在替厉以宁、茅于轼、吴敬琏等所谓“精英”人物辩护,说作为改革先驱的经济学家总挨骂。但是这话恐怕不全对。同是经济学家,郎咸平却极受大众欢迎。你能说郎教授就是个迎合民粹主义思潮的民粹主义者吗?自由的精髓在于人人生而平等,那么某位经济学家高傲地宣称被残酷剥削的民工等的存在是极其必要的,以保证某些人的舒适生活的言论,还能看作是思想解放的表现吗?他心中还有自由与民主的精神在吗?

  如今的中国,民众对政治的参与热情在逐步高涨,勇于点评时政人物,这是好事,是社会主义民主精神的体现。但是在作者的这篇文章中,我看到的却分明是作者对这一思潮不断流露出的恐惧不安心理,对左派思想的排斥心理。那么作者希望什么样的状况呢?难道是万马齐喑的局面?要说真正对旧体制下的特权思想有留恋,那么这便是了。

  作为一个80后,一个在改革开放的时代里在城市中成长起来、并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我想我应该不属于作者所说的中国民粹主义联盟的几种人吧:从旧体制下过来的曾经的当权者;对传统乡村体系的怀念者;受教育程度低的人。但是我对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却是发自真心的。作者在文中很有倾向性地把具有“左”的色彩的“乌有之乡”等网站和书籍都归入贬义的民粹主义者之列,却不提同样众多(恐怕更多)的“右”倾色彩浓厚的网站、杂志,是何居心呢?这恐怕不是一个忽略所可以解释的,而是因为作者带入了自己的立场倾向。“乌有之乡”等网站,其实知道的人有多少,影响有多大呢(至少我读大学期间从未听说过)?现在最流行的词汇恐怕不是社会主义,而是资本主义。遍观如今我们的周围,充斥着的言论并不是什么如作者所说的“六反三仇三热爱”,而是金钱至上、金钱就是力量。拜金主义思潮的日益公开泛滥,才是真正应该严加警惕的具有了作者所说的发烧、恐高、自恋、好斗等特征的“民粹”主义。

  我是个普通的电子工程师,不是个理论宣传家。我讲不出许多书本上的大道理来驳斥作者。但是,最起码,从实际的感受出发,我觉得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哲学的这一条规律是不朽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当肯定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现有的性质、特征和倾向,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战胜肯定并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趋势就会发生变化,旧事物就会转化为新事物。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变革和继承相统一的扬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

  然而,并没有人(除了少数愤青)会想回到全民穿绿军装、闹文攻武斗的时代去,并没有人反对发展经济,所反对的是改革开放中对原有的保证公民权益及平等性的破坏,是为了使改革开放向创建和谐社会这样一个更美好的前景发展,这正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哲学“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怎么能将其贬为民粹主义呢?

  民主与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人民一直在努力追求实现真正的民主与自由,这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是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制度,问题在于社会主义民主到底应该怎样实践。

  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不过是网上被人炒烂了的宪政民主之路。如果这样的结论出自网络也就罢了,但是作者身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部高级研究员,如果在一番研究之后所得出的结论只是如此,未免让人心寒。宪政民主制度,到底能不能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我想似乎不必我多饶舌了吧。在各种杂志、网络上,对此有过十分激烈的争论,归根结底,欧美式的宪政民主“看上去很美”,但是最终会成为富人们与政客的游戏,而落入民粹主义的漩涡不能自拔。

  由此,我想到了现在的一大怪现象。在社会上,如果某人大谈马克思主义以及共产主义时,就会遭受许多人的嘲讽,好像是见不得人一样,这确实是学术理论界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几十年用话语权愚弄大众的成果,弄得现在谈这些就被认为是落伍或愚昧,其实,这种话语权的垄断让大家失去了理性思考的机会,置自己于傻瓜的境地而不自知,成为别有用心的民粹主义者的利用工具而不自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