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布达拉宫第一次大修竣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4日11:43 三联生活周刊

  1989~1994:“迷宫”抢险

  在五世达赖重修布达拉宫后,这座宫堡从未间断过各种修整。距离较近的一次大规模维护是在1923年,十三世达赖修复了金顶、斗拱、经幢、飞檐等设施,还修复了九世达赖灵塔的前回廊、圣观音殿一带,并更换了所有腐朽的木质构建。

  1950年,山南墨脱一带发生地震,拉萨有比较明显的震感。十四世达赖派人重新检查了布达拉宫,发现多处损坏,但没有能力全面修复,只进行了抢险加固。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此后,布达拉宫不再作为政权与教权的象征。1961年,布达拉宫进入我国首批文物保护名录,在最动荡的“文革”期间也得到了中央政府的特别保护。

  解放后,在这座宫殿内维持着一支较大规模的维修队伍。包括50多名管理处的工作人员,50多位香师喇嘛,还有300多个杂役小工。他们负责日常的小修小补,布达拉宫每日安详地接待着它的信徒和全世界的游客。

  布达拉宫不是一天建成的,它的隐患也是一年一年积累的。

  1984年5月的一个夜晚,强巴殿突然失火。经抢救大火被迅速扑灭,未造成太大损失,失火原因在于照明电路短路。然而这次火灾却为布达拉宫的保护敲响了警钟。国家文物局迅速派出罗哲文等古建筑专家前往调查。

  西藏自治区政府随即向国务院提出了申请拨款维修布达拉宫的报告。这份报告中罗列了布达拉宫初步的问题与隐患,包括木结构的变形损坏,地面下沉,屋顶漏雨,电路老化,以及消防设施陈旧,以致佛殿失火后,水泵的水打不上去无法救火等问题。自治区政府希望中央拨付2500万元的维修经费。1988年10月,国务院对西藏自治区政府的报告做出了批复意见,同意由中央财政拨款3500万元维修布达拉宫,并要求1993年完工。到竣工时,实际花费了5500万元。

  1989年5月,国家文物局组织全国30余名古建筑保护技术人员进藏,对布达拉宫进行前期勘测,制定维修计划。时任国家文物局副总工程师的姜怀英受命主持布达拉宫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维修。姜怀英从上世纪50年代工作起,就从事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积累了大量一线施工经验。修复布达拉宫,是他在退休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20年过去了,姜怀英对当初的很多细节依旧记忆犹新。“国务院最初的批复已经超过了自治区政府申请的额度,在当时3500万元是个很大的数字了。”姜怀英向本刊记者回忆,上世纪80年代,他从事的多项石窟古寺的维修中,最多也不过几百万元的经费,上千万元的都非常少,可见对布达拉宫的重视是史无前例的。

  布达拉宫的修建分属不同年代,施工没有整体规划。比如,1933年,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圆寂。但是红宫区域已经找不到合适位置为他修建灵塔,不得已,只好拆除部分僧社,将其建于红宫西侧。灵塔殿的通道利用了五世达赖灵塔殿南部上方的回廊,其殿门置于红宫回廊内。

  维修小组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建筑诊断调查,摸清布达拉宫的病患。负责第二次维修工作的文物局工程师张之平也在1985年来到拉萨,介入维修前的调查。张之平调阅了西藏地区多年的灾害记录,发现地震和降雨是危害布达拉宫的两大灾害。“造山运动隆起了喜马拉雅山,这一区域直到现在还有微地震。尽管布达拉宫地区强震不强,但是微地震很频繁,而且是浅沿地震,这对布达拉宫的砖木结构危害较大。”张之平对本刊记者说,“此外,由于高差大,拉萨夏天的暴雨对房子的冲刷造成的损害也非常大。”

  在勘测的同时,姜怀英组织对布达拉宫进行了较全面的测绘与制图。在布达拉宫多年的营造历史中,没有留下一张图纸,或者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规划总图、单体建筑图。尤其后期建筑更是层层叠叠,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在这一阶段,维修小组将布达拉宫的整体立面图、剖面图以及每个单体建筑的平面剖面都测出来。这就保证了即使有的建筑需要落架拆解,最后也能够按照图纸原样修复。

  1989年7月抢险工程开始,首先抢修布达拉宫正面的上山步道。1989年10月,布达拉宫维修工程正式开工。

  1990年,姜怀英向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维修领导小组名誉组长的李铁映做前期调查汇报。姜怀英认为,尽管布达拉宫外观宏伟,内部却隐藏着极大的隐患,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建筑的结构与材质。这是布达拉宫先天就存在的危险。

  依山建筑的布达拉宫以大量的地垄(楼脚屋)作为支撑,许多建筑从山腰起墙,地垄最多深达8层。这些地垄越靠下面,进深越小,更加阴暗潮湿,而且多为封闭式结构,难以进入。支托各层地面的椽子不规整,虫蛀腐朽状况普遍存在,地面坍塌时有发生。同时,壁画的起甲、开裂、污染状况也有多处存在。

  此外,布达拉宫内墙开裂现象比较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内墙和上层的地垄墙为泥土墙,墙内没有使用早期常用的红柳、石片分割做木筋的方法,整体强度较差。最严重的是白宫东大殿,由于后两排柱子位置与下层支撑的地垄墙左右错位,柱子没有完全落脚在地垄上,架在垄墙上承托柱子的木梁将墙体压裂,并已经造成了局部坍塌,上面四层建筑随之下沉。

  木质构建的虫蛀和变形状况也非常严重。抽样调查中,原藏军司令部的木构件中腐为38%,重腐为26.8%,白宫东大殿木柱中腐为34%,重腐为10.7%。很多木椽子虫眼密布,稍触即断。另一方面,布达拉宫的木构件多为西藏杨木,质地较软,容易腐朽、变形。此外屋顶漏雨现象比较严重,地垄墙酥裂,多数出现险情的地方只能暂时用临时构件维系。

  针对这些问题,姜怀英提出了应用传统工艺、加固地垄、更换腐蛀木构件、修复壁画等六项应对措施。

  “当时李铁映提出了四个尊重的原则,即尊重民族传统、尊重民族风格、尊重科学、尊重宗教需要。”姜怀英说,“对于我们的具体工作来说,就是一定要坚持整旧如旧。建筑格局不能变,原建筑群的组合,建筑群的形式,建筑结构、材料、工艺不能变。这是我们的底线。”

  由于经费与技术的限制,姜怀英定下了此次维修的性质——“抢险加固,重点修复”。“以当时的条件,不可能做全面维修,只能挑重点的保护。”姜怀英说,“当时希望能够维持若干年,有财力有能力再修。”

  第一期维修确定了111个项目,首先要做的就是清理垃圾。由于布达拉宫内物品都是圣物,300多年间不能随便处理,大量垃圾存在于地垄之内。在经过僧人的同意和检查后,总计清运了496卡车垃圾,每辆车的载重为40吨。

  打牮拨正和偷梁换柱是我国古建维修的两种传统方法。将下沉的构件抬平,称为打牮;把左右倾斜的构件归正,谓之拨正。打牮和拨正在实际工作中密切相关。偷梁换柱则是指不大拆大卸,而是采取巧妙的方法更换残毁的梁或柱子。这两项传统技艺在布达拉宫的维修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大量的建筑都是在不搭起落架、不揭顶的情况下巧妙地完成的。

  在维修五世达赖灵塔殿时,姜怀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他要将倾斜的梁柱拨正,但是,一方面五世达赖灵塔殿上层有巨大的金顶,无法也不能揭顶,另一方面,殿内五世灵塔是价值连城的珍宝,上面点缀宝石无数,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姜怀英先将所有能移动的文物进行了装箱转移,不能移动的则搭起保护棚,一层一层包起来,里面衬上棉花、塑料布,外面用整块木板围合,就像钉了一个大箱子。接下来,再用千斤顶将屋顶托起,把歪的梁柱调直。整个过程异常谨慎,如履薄冰。

  白宫东大殿的地基下沉十分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地垄为夯土墙,已经酥裂。姜怀英用千斤顶将上面整整四层殿堂托起,地下用钢筋混凝土打了地梁,完工后再平稳落下,完整保护了上面西日光殿等重要建筑。这里也是一期工程中唯一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的地方。使用钢筋混凝土是维修工程中比较有争议的部分。但在四层地面下沉的情况下,继续使用传统工艺,整体的安全性又难以保证。今天,姜怀英仍旧相信这在当时是个正确的选择。

  原有木构件都注射了防腐防虫的药剂,更换的木构件则在加压舱内进行了特殊处理。新的木构件都使用西藏的高山松,比原先的杨木性能更好,同时含水率严格限制在20%以内。

  1994年,布达拉宫的第一次大修竣工,总共维修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不支持Flash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