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委书记破解官场迷雾获网民赞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5日10:03 中国网

  -本刊记者 吴明华

  “一夜之间,可以建一座豪华的政府大楼;但一夜之间,能不能改变政府的办事态度呢?连维良想改变我们的观念,转变我们的作风,在我们心里建起一座高楼大厦。”

  在“洛阳城事”这个洛阳人气最旺的网络论坛上,一直存在着两大派:“拥连派”和“拥孙派”。“连”即为洛阳现任市委书记连维良,“孙”是连维良的前任孙善武。连维良和孙善武主政洛阳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和风格,常常让当地网民们争论得不可开交。

  就在互联网上激烈争论时,现实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给这场争论不断增添新鲜的话题。从洛轴改制、创卫运动、“LYIC”,到公务员“大考”,每一次都让外界聚焦这个沉默已久的千年古都。在这些事件的背后,洛阳究竟发生了什么?主政者连维良是如何让洛阳人在网络江湖上形成“拥连派”?

  《决策》在洛阳多方走访,试图从执政者的角度,拨开掩盖真相的迷雾,梳理出了一条清晰的主线。我们发现的是,主政者力图振兴老工业基地实现千年古都复兴的努力,以及对于现实的无奈。

  “出师不利”

  2006年2月,连维良调任洛阳市委副书记,随后任代市长、市长,7个月后出任市委书记。连维良的前任孙善武瘦小精干,做事颇具魄力,他主政洛阳5年间最大功绩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城市建设,让这个“越来越像县城”的城市在外表上焕然一新。在洛阳人看来,孙善武使日渐衰落的老工业基地重新走上了振兴的道路。

  尽管孙善武已经离任,但仍然有很多洛阳人拥戴他,以至在当地网络论坛上形成了“拥孙派”。作为孙的继任者连维良,将如何继续这条振兴之路,并展现怎样的执政风格,这是当时洛阳人最为关心的话题。

  对于“兴也国企,困也国企”的老工业基地来说,无论是连维良还是他的前任,首先要面对的都是国企改制问题。从1998年开始,经过几年的改革,洛阳市中小国有企业基本完成改制,剩下的都是一些难啃的“骨头”。洛阳的几大国有企业历史包袱重,职工安置压力大,改革进展迟缓。

  连维良在新乡任市委书记期间,就以新飞冰箱厂等国企改革著称,此时调任洛阳,自有希望其加快洛阳国企改革攻坚之意。

  2006年初,洛阳大型国企之一的洛轴第一次重组以失败告终,此后洛阳市与国内外多家战略投资者进行合作谈判。连维良到任后,谈判的步伐陡然加快。3月初,世界第二大轴承制造商德国舍弗勒集团代表团访问洛阳,就洛轴事宜与洛阳市政府进行实质性洽谈。5月末,洛阳市国资委即与舍弗勒正式签订了整体收购的框架协议。

  据有关人士透露,此次舍弗勒并购洛轴正是洛阳市政府主导的。尽管没有消息表明是时任市长的连维良主导并拍板的并购协议,但吸引外资参与国企改制是连维良一贯的思路。在他看来,外资不仅可以带来资金和技术,更可以提高国企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从而能达到拯救国企的目的。

  然而时过境迁,令连维良没有想到的是,新飞冰箱厂的成功改制模式已经无法复制到洛轴身上,因为此时国人已经对外资并购潮感到恐慌。在舍弗勒并购洛轴的消息传出后,中国轴协以涉及国家产业安全为由立即公开表示反对,经过媒体炒作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外资并购洛轴也随即被商务部叫停。

  虽然后来在河南省政府的行政操作下,由永煤集团二次重组洛轴,让闹得沸沸扬扬的洛轴事件最终落下帷幕,但外资并购洛轴的流产给洛阳国企改革蒙上巨大的阴影,连维良的攻坚计划“出师不利”,此后洛阳的国企改制一度陷入停顿状态。

  温和整顿

  洛轴改制的功败垂成让“拥孙派”有了批评的口实,作为刚刚主政洛阳的连维良必须另行寻找施政的突破口。

  对于发展区域经济来说,选择国企改革这条工业改造之路,远远没有投资兴建新产业见效快。在2006年12月的洛阳市第九次党代会上,连维良确立了“项目引资双带动”的发展主战略,把招商引资放在了第一位,寄希望用外来资本为这个步履沉重的老工业基地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在招商引资白热化的竞争中,洛阳更为落后了。2005年,洛阳经济总量在中部六省城市中排在第4位,而实际利用外资数额仅相当于南昌的12.5%、长沙的12.6%、武汉的6.5%。许多投资商望洛阳止步,已经投资的知名企业要想办法撤出,这对于急于输血的洛阳经济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环境是竞争力,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加快发展的宝贵资源。哪个地方在优化投资环境、创业环境上抢先一步,生产要素就往哪里流动,财富就往哪里聚集,哪个地方就能在发展上占得制高点,就能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争得优势。”在连维良看来,洛阳招商引资未能突破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经济发展环境差,其中最主要的是吏治问题严重。2006年,在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120个城市投资环境排名中,洛阳排在100名以外。在河南省统计局的经济发展环境排名中,洛阳的政府效率只排在该省第12位。

  “洛阳官场中有一种‘迷雾’,有一种不知是何年沉积下来的‘官场病毒’,它们存在于公务员队伍中,成事无能,败事有方。为达到自己的私利,在重组止血过程中无事生非,制造障碍,浑水摸鱼。在投资后极尽沾油之能事。”一位知名投资商在洛阳投资失败后,给市政府的一封投诉信中写道。

  对于洛阳官场的“迷雾”,上任不久的连维良就有着切身的体会:“现在有些机关效率之低、质量之差、扯皮之多、上班之不务正业实在让我们无法容忍。我的体会尚且如此,我难以想象许多企业家、普通市民该是多么无奈。”

  连维良把洛阳吏治中存在的问题概括为效率低下、以权谋私、信用缺失等十大方面,并且下决心整顿吏治。与孙善武铁腕施政不同,个性温和的连维良整顿吏治的手段也比较温和。

  2006年下半年,连维良连续召开了几次优化发展环境大会,并先后建立了首席服务官、企业事项代理服务制、企业安静工作日等多项为企业服务机制,在政府中建立请办事项周报、工作提示函、工作沟通函等多项工作制度。

  “我们非常想突出这样一个概念:就是要把洛阳建成最佳投资环境城市、最佳创新环境城市和最佳人居环境城市。”洛阳人把连维良的施政宣言概括为“三个‘最佳’,一颗雄心”。

  “一夜之间,可以建一座豪华的政府大楼;但一夜之间,能不能改变政府的办事态度呢?孙善武给我们创造了优美的硬环境,让我们心情愉悦,而连维良想改变我们的观念,转变我们的作风,在我们心里建起一座高楼大厦。”一位洛阳人如此评价前后两位主政者的不同思路。

  连维良的吏治整顿得到多数洛阳人的拥护,网络论坛上“拥连派”也日渐增多。 (来源:决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